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12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就在這一天,你又形容了寫日記當下的感受,坐在自己房間裡面的小小桌上,你看著窗外寫日記,你形容,在溫哥華的春天,「天還沒黑」,不過,和上次你形容的一樣,「外面有房子和紗門窗擋住」、「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要知道那個時候我們一家人住的可是令人稱羨的獨立屋呢!想像獨立屋應該是很舒服、打開窗子應是風景宜人,看到自家庭院,但顯然,你看到的不是那樣。獨立屋的後院接到其他人家的後院,看過去其實也只看到屋頂,居然只剩「一小片天空」,不就和我們住在園區街的正隆晶鑽看出去的景色一樣了嘛?不過也看得出,來溫哥華以後,你也被寵壞了,其實一走出去就是美好的社區環境,各家美麗的草皮與花朵爭奇鬥艷,天空的顏色是鮮的,空氣是無雜質的,但,以你學生的身分,最重要的仍只有書桌旁邊的風景──看來你有點抱怨。
而一輩子了,至現在46歲,一生中大部份看出去的窗景也都不怎滿意,只有偶爾住到旅館,或以前小段時間在辦公室看出去是沒話說的。我到現在還在痴望有天能有好風景。
你提到了你花很多時間在做的英文課的「小說的Presentation底稿」,因為花太多時間而壓縮了念其他科目,可見,這天,你念書動力比先前強了,你真的想好好的念了,但,花太多時間在一個不確定分數且你並不在行的科目上(英文),你感覺沮喪,但你已經把努力的感覺拉回來了,接下來的方法就簡單了──就是不囉唆,念更多,花更多時間,而你的確也會這樣做的。
你又說,好想多念其他科目卻沒時間。忙什麼?居然是因為你必須練習電子琴,你形容很精準,上電子琴課,已改為兩星期一次,應該輕鬆多了,但時間永遠都不夠,這解釋了為什麼後來電子琴課就沒了。雖然你很希望留著這項「才藝」,想彈好聽的歌,但你顯然已完全沒有動力練琴,歌一不好聽就不想練,到最後,二星期上一次課,你仍來不及練,只能繼續請假,請到最後,就不見了,人生中的很多自主學習好像都是這樣子,不過,這些不成熟不成功的學習不了了之,過程中,你也真的持之以恆的成功達成一些驚人的學習,比方說,後來學程式,再好比說後來成功減重10公斤以上(一生有兩次呢)。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4月12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昨天我真的發揮了ChatGPT的功力,在外頭的時候,我開著ChatGPT對話框,靠它先寫文章,怎麼寫呢?我給它的點子,大概就只有三個小點,將這三個小點化為問句,請ChatGPT幫我elaborate,然後,我就將它寫好的那三大段留在ChatGPT網站記錄中。等到回家,拿那個記錄,直至完成一篇文章,只花了15分鐘左右!這破記錄了,上次最快記錄也得花上20分鐘(也是靠ChatGPT)。這可能就是寫作的未來了──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寫作,直到抵達定點,再將我在各地方寫作的整理起來,甚至最後貼稿的時候,其實並沒有真的「讀透了」每句話,大概只檢查了30%不到,剩下的70%直接信賴了ChatGPT的嚴謹了。
但,與這位看不見孩子的爸爸的一本書不太一樣。寫書,不是只把內容寫完,是要靠emotions帶著走到底的。我心中有深刻的emotion那是一定的,不過由於我已不太理它,要封它進甕──我已經回來加拿大,我已經贏回我的人生了,我要到下一步,我要站起來,所以封它進甕。但,我沒有交待好這些emotions,怎麼到下一步?所以,我需要把才剛剛封起來的甕再次打開,把裡面的魔鬼蛇神全都放出來再整理一次,讓裡面一些emotion出來也很好。
曾從規畫到下筆、計畫時程,完成,再校稿這樣高達17次(出過17本書)的我,竟然會下不了筆寫這本。因為我抱著它必得是絕大的傑作的壓力來寫,因此當然是難以動彈。今天坐在我和好隊友都喜歡的City Square,果然這裡的玻璃屋完全的將今天的陽光吸收進來,我們找一個陽光沒直射處,旁這地方的挑高,我下了一個schedule,9月底也就是孩子開學後完成。
明起要下雨,好隊友建議今天我們來看櫻花,市中心的Stanley公園這邊應該是有一整排的櫻花,門口就看到了,這裡櫻花樹果然特別整齊,樹幹肥大,櫻花的「髮型」也各有型,在它之前每個人的動作都是一樣──伸長手,鏡頭向上,拍那些櫻花。
Stanley公園已變成一個很熟悉的地方,來到圖騰柱的停車場,熟練的打開手機就付了1小時的停車費,我們以為只是小瞇一下,沒想到在粼粼海水前真的睡足了幾乎一小時,於是再多付一個小時,下來享受陽光,今天這裡好多遊客,水上飛機隆隆的起飛了,陸地上遊客都是旅行團,旅行團帶來三輛大型的巴士,太久沒看到這種巴士,覺得它比人類又高又長太多了。大多遊客是東歐白人,亞洲人幾乎沒看到。身處異國都知道,最歧視亞洲人者其實是像這種非黃皮膚的其他移民或其他遊客,就算他們是遊客而我們是住民。
我們這間咖啡廳,評分四點多,蠻貴的,它的鮭魚只是一般的沒有炸過的魚肉,生菜和洋蔥隨便,麵包鬆鬆的,但它強的是「用餐環境」,為了這環境我們給了10%小費,我們選了一張石頭圓桌,旁邊是綠色的地毯(草),天花板超挑高(天空)還有表演舞者(各種身形婀娜的加拿大雁)。吃完後我們飯後散步,離開了六棵極茂密的櫻花樹,海鳥站在大草地上,獨居老人也帶了一張自己的沙灘椅坐在草地正中間,女孩子獨自躺在草地上滑手機,一桌台灣人五六對老夫妻聚餐,還看到一根很奇怪的紀念柱,柱子頂端竟是一個類似亞洲的廟宇翹瓦頂,原來是日本風格,紀念1914到1918年間為加拿大政府打仗而喪命的日本人,那個時候就紀念這種東西了,人數非常多,大概有一兩百個日本名字,建此碑時顯然還不知道後面還有更可怕的二戰、韓戰、阿富汗戰爭,不過這三場戰的名字就少一些了,分別只有一兩個。
好隊友說:「一天收集兩個公園,真的是今年最棒的一天。」我們回到南方沙洲城市的漁港Gary Point,這才發現兩個禮拜前觀察的櫻花,不是真的開花,來到海邊,今天,櫻花樹才真的開了,花朵比之前大很多,顏色較淺,變成粉白色的,所以真的是有規劃,海邊大片的草地已不是重點,重點在它周圍停車場旁邊全部都是櫻花樹,不用錢的,三排停車位,全部都停滿車。樹底下全都是人,不只是中國人,有很多各國家的人,還有車子在等位子。這是平常的上學日,感覺起來好像春假中的賞花季,大家都不想錯過,因為明天開始會下雨。我把手機伸出去天窗拍照、錄影,車子移動,整個鏡頭都塞滿粉紅色的櫻花,旁邊的幾個東歐人看了開心的笑我,大家都很開心。
這裡拉麵電話一點10分鐘就做好,我愛的Steveston披薩也只要15分鐘就做好。這樣的陽光地方,是不會有犯罪的吧,但我心中卻沒有因為陽光而開心太久,看到這世界的AI又有進展。應該說AI天天都有進展,弟弟貼給我看有一個叫AutoGPT最近在GitHub是排行前三名的,微軟最近要出的Jarvis我都還沒弄懂,馬上又來了──它會自動的知道要做什麼事,啟動後它就一直做下去,故名AutoGPT。這表示果然我原本想的「我要弄一個指令庫」也不需要了,因為AI已經可以自己一直跑下去,它應該可以自己完成一本書或完成一本課本,不需要我的「指令庫」。沮喪感又起──那我接下來要做什麼?
一念:AI會一直往前發展,但它沒有「理念」,沒有「願景」。當年米斯特六的願景是爆紅行銷,把人傳人行銷推廣出去,那現在我一樣是有個願景──永遠浮最頂。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