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10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你又沒記了,三天就有兩天沒記,然後再隔一天又一口氣寫兩倍量,顯示著你最近的情緒不是很好。
人生是一直摸索的過程,不同於其他人的是你似乎比較敏感,對一些小事很在意且就會被影響,但奇怪的是你又極抗拒為了其他人而改變自己,或,或許你有念頭想改變自己但就是對於改變自己不夠在行。
人生的摸索,你這樣的是比較失敗的。我可以這樣說是因為30年後的我,似乎還在和你用同樣的態度與方式在摸索,所以今天在左,明天又在右,後天又盪回到左,好像永遠都「想」不出一個透路,然而人生或許真沒這麼難,只要從其他人學習,順著其他人走,命運就會帶你走出一條路,然而你好像一直都比較喜歡悶在房間裡、悶在日記裡在看世界,所以你會一直都走不出來,一直都悶在裡面。
所以,當你日記寫得少,那段期間你是最對外的,當你日記寫得多,寫得兩倍、三倍多,你則是全部都封閉的了。這樣看來,當你「沒記」或許是你正在學習的日子。
而30年後的我,每天都在記敘,每天都在繞圈圈,於是我可能一直都是封閉的了。我再也沒有「沒記」,於是我也再沒有「學習」了。是這樣子嗎?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4月10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不管專家說作夢表示睡得不夠深,有時候做了一場很清晰的夢卻似是睡很深的,起床後全身都軟軟的,實在的舒服,昨晚做的夢,一個畫面過來我回到台灣的街頭,坐在人行道,我自己身旁並肩行的這個人是「中本聰」,比特幣的發明人,神秘的人神秘的就像一個日本遊客與我走在台北街上,可能一起參加什麼活動,感覺是有成功了,很風光滿足的走著。
下個畫面,我和好隊友與我爸爸媽媽一起,在夜的台北街頭,好像即將上飛機前,但這次我們似要上郵輪,我說我不敢相信我昨晚上飛機從加國飛回台灣,因為太累,整段飛行都在沉睡,起飛都不知道,所以一下子就到了,氣氛是開心快樂;好隊友說臨行前要吃某小吃,爸爸說要吃另一種,我堅持兩人都買自己喜歡的,再上郵輪,我落單,獨自一人,到最後才走進郵輪,這龐大的船內有一區正排著好幾排長桌、制服員工準備開會,我往前走,走廊好長,走到底我問那邊的人哪裡是「Y Post」,幾個老外說就在這裡,這是船內一個圓形的小廣場,挑高,他們說座位就在這裡正下方,於是我們走進一條扁扁的電梯,好扁,好寬,我拿起廣角手機拍照,這個電梯實在太漂亮了,電梯慢慢地往下,不只一層,門還沒開,還沒看到爸媽與好隊友我就醒了。
捨不得醒哪。那夢裡的感受是安全、圓滿。這夢的引發點也很明顯的是因為我昨天還在回憶之前帶同事們搭麗星郵輪當員工旅遊,還有我一直在想的回台灣的班機,那個感覺就是一種很自在、很成功,那感覺是我剛回台灣前後,從出第一本書開始,我是一直往上飛的,然後,有機會受邀到各種的大演講廳、看到各種大公司,各種大型宴會,公司成功後我來到台新銀行的最頂樓、來到總統府裡頭……或許那才叫做成功,不是一個小老闆糊口飯吃,滿街的雙B的主人那樣子。
早上趕快上傳「今日頭條知識」,趕快出來辦銀行的帳戶,到以前的皇家銀行。早上出來就如同在台北的時候的週末早上,沒有車子的時候,神清氣爽,溫哥華可能又更清,上頭是陰陰的天,下面則整片空白無車的淺白馬路,反射光線,讓大地也亮了。左轉、右轉都沒有遇見車子,只有亂飛的烏鴉,路邊準備過馬路的松鼠,有的時候是小黑兔。
年假最後一天帶孩子們來看電影,我們想看的電影與孩子們不一樣,孩子想看瑪利兄弟,比我們早10分鐘進去,車子鑰匙給他們,卡通比我們快結束,我們看完電影他們已在車上等。他們說他們都沒玩橫的,因為忙著看「愛莉莎莎」,妹妹笑翻了說愛莉莎莎因為羽球教練男友家暴變成「愛莉沙包」,我就想起這件事,在這個黑暗時代,到底我是要做內容的創作者,還是做內容的代理者?這兩個都有大變化,到底我要利用AI這麼多工具顛覆內容創作之際,來加碼創造自己的創作,還是看到這麼多工具,來賺這個熱財去幫忙商家做創作?
好隊友介紹了Nike這部電影由班艾佛列克主導兼演及麥特戴蒙,後者變好胖,這電影聽起來不有趣,就是Nike的掘起史,大家都知道了,它就是因為簽下了Michael Jorden一舉變成最大的鞋商,後來還買下原市佔率最高的Converse,真是奇蹟,這部電影會拍成什麼樣子?一開始沒期待太高,就來這裡感受1980年代(我略有印象但不認識細節)、1990年代(我就能記得一些以前真的看過的)的那些畫面,還蠻療癒的、輕鬆的。
電影真正感人的在,核心人物Sonny怎麼鍥而不捨的說服了喬丹,這個點很厲害的是,它其實不只在歌頌這個Sonny而已,是Sonny的鍥而不捨精神來「預測」了喬丹後來的偉大──它最感人一段就是這個主角果然與他的朋友所說的,在後半段改變了他的演講,告訴喬丹說,其實簽約金對成功的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未來變得什麼樣的人;不是誰幫你到最高點,而是在你遇見人生挫敗,下來的時候誰還跟著你──真的非常感動的是,因為後來喬丹的確經歷很多低潮,經過轉打職棒、簽賭風暴……爸爸又死掉,在這段時還特別拍他也在桌邊的爸爸,這部電影根本就是將喬丹未來一生的縮影,濃縮在那個小小的那場pitch會議中;它感人的部份在於一個相信他會成功的人,一開始就已經斬釘截鐵地說定他即將如何成功。這是最感人的。
當然這是電影,我們都已經知道喬丹什麼樣子了再回來說故事就很容易,然而這點仍給我很大的感動──壓對寶的人,到最後看回來,「每個人都是英雄」。畫了喬丹影子的那個人Peter Moore,名不見經傳、在地下室做鞋子的師傅,他們原本在pitch會議是說所有在場的人都不像喬丹一樣可以留在歷史,但因為這部電影,這些人一樣遺留在歷史裡了。
跟著趨勢,像中美關係,我不會像看Air電影一樣的激動,它不是我真正的想做的事情,我只是看好他,所以這些都叫做「金援」,而真正的留歷史,是另一樁。這兩者我分清楚,各有一個就夠,人生排不下這麼多東西。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