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6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在這一天,你說你用車子載兩個女同學去影印東西,沒錯,在這地方,要影印不可能直接走出去學校就有,而是要開車的。你有車,女同學需要車,當然就有機會載女同學。

而你載著的,居然再次是這一個你正在喜歡的新女生,還有另外一個女生叫Elaine,這一個女生是誰我只隱約記得,或許可能是一個看起來很老成的香港女生,多她一個電燈泡,當然不開心;然後後來又必須和Darry等人「去餐廳聊天」,他是比我們年長了好幾年的、當時比較少見的大陸來的學生,國語講得很好,和我們一起做專案,同一組。

難得有機會和喜歡的女生相處,但卻多了一男一女,所以你才說,「真不值得」。

你提到,明天要Social考試,開書考。你鬥志堅強,想好好考。很高興聽到這個志氣,看起來你已經找回你的鬥志,必須說,在國外高中,真的很難有鬥志,它不排名次,考試的結果,差異也不大,當然最主要應該還是你似乎沒辦法真正的絕對的考贏別人!不過,你也終於改變了,為了準備這開書考,你念書的方式可能已經不太一樣,這為後來半年或一年後,你開始苦讀理科,是個重要的轉淚點。

「晚了,不寫了。」顯然你的重心又回到課業,很好,不過,苦澀的高中生活,就算只讀這短短一篇日記,彷彿也可以感受得到,在這一天,雨下的好大,陰陰的,雖在沙洲城市上面開車、走路、生活,與兩個女同學、一個男同學,是多麼有說有笑,環境無比空曠,空氣也好,風也涼,但,來自課業的莫名其妙壓力再加上同儕之間還在緩慢的穩定下來中的互相之間人際關係,再加上家裡的壓力,一股濕濕鬱鬱的氣,都可以從你寫的字裡行間聞得到。不過如果沒有日記,到成年後你就只有一個印象──那是一段孤單的日子,或者「少年維特的煩惱」,就這樣交代過去。有日記,年輕的你,很立體的站在面前了。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4月6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最近開會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在AI上面的責任又更大了,不應該再只使用ChatGPT,必須要將目前可以用的AI工具都盡量開始試用;我也想出來應該對「今日頭條知識」做如何的新一代的改版,每天介紹新的「詠唱」方式,會追得很辛苦,然而後段絕對是美好的,每天我都可以強迫自己進步。然後也將這一些進步,再做成MSM內容來展現AI強大的創意活力。

禮拜三與四早上,都可以個別載哥哥與妹妹上學,妹妹的部分我已常與她聊天了,主要是與這位經常關在房裡的哥哥,今天主要和他聊到,爸比在高中的時候停止長高,但後來因為打籃球在大學又多長了好幾公分,鼓勵他,目前180公分,可能有機會長到185哦,但講講又覺得不妥,有違經常與他講的價值觀,又繞回來說:「知道不應以貌取人,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高一點,優勢多」、「人類真的很白痴對不對,只高那一點點的幾公分,觀感都不一樣了」。

溫哥華飄著灰色的雨,沒關係,好隊友說雨季到4月20幾日便結束,真的嗎?這樣算起來,溫哥華下的雨肯定仍沒有台北多。我們遠赴衛星城市Surrey,過了那座高聳入天的Alex Fraser大橋,大橋讓我們想起上個月新聞傳來一位台灣爸爸的青少年兒子因為失戀,在這附近尋死,人不見了,至今沒有新的消息。這裡的辦案效率大概就將此事糊掉了,求助無門,想找民意代表或開記者會大概也沒人理了,只能默默吸收極度的苦痛。我特別瞄一眼那橋,好高,人類建築能力將橋路的底面都弄得好平整,下方的水面的白波也是緩緩的,但跳下來,人體著水瞬間就粉碎了,還要被沖走;想著就為那家人感到徹心的傷心。好隊友說那個月有兩起這樣的事。

活著的人,則活得很好,在如同像Surrey圖書館這樣的超現代建物中,雖然今天挑空大堂邊緣的座位皆全都被選光光了,它位子夠多,好像尋寶,仍到處找得到空位,我們在角落找到一張沒人坐的大方桌,兩人坐上去還有很大的空間,椅子很深,桌子高度又對,實在太舒服了。這才發現左邊、前面兩桌已各坐了一對情侶,前方那對是華裔,一人一台電腦,也一人一杯鮮豔的檸檬冰沙;旁邊桌則是比較黑的,應是南亞或印度人,男生架開一台超粗大的電競筆電,女的拿小盤子在旁邊吃東西。

我們買了咖啡。耳朵時有聲音,像舊車站大廳或古舊的大教堂,遠處傳來的人聲迴音,非常空靈,空調的呼呼低頻,大部門人的家都不可能像圖書館這麼大,圖書館的空間感覺像家一樣的放鬆。我在這裡申請並完成了第二個AI工具、早已很流行的Midjourney,也付了錢,它製圖的精緻度遠遠超過DALL-E 2,不可思議。這天的新版今日頭條知識,我則簡單教一套給自己10個艱深英文單字的詠唱技巧,也完成一篇H文章,又開始動起來,其中呼叫了ChatGPT好幾次,還請它幫我summarize了一段法國人寫的petition文字。而看不見孩子的爸爸傳來一個有趣的對談式新書計畫。

回家的路上,我善用安靜時刻,咖啡因讓我大腦有效的跑電路,我想到兩點:一、如果去參與很明顯的現在最流行的東西,譬如昨天說的中美升高中的矛盾、AI的混亂,聽起來不錯?但從歷史來看,會混亂不清,除非我是那個主導者,若不是,我的參與頂多只將文字投入大眾作品中,不會留名,如同張愛玲在那個年代肯定有幾篇文章是講戰爭,但她寫的戰爭並不會是她讓人記得的──儘管她那個年代最大的事就是戰爭。二、不過,要把最流行的東西(如中美之爭、AI之進展)用來當作我的「工具」,拿它來助我衝上浪尖,但它僅止於我的工具,不是我的主題。

對今天的圖書館之旅很滿意,我們的咖啡廳四處駐點工作計畫,會開始變成「圖書館」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