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7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你說你終於找回了努力準備考試的感覺,你也真的努力的準備了一陣子,這是開書考,是社會科,你「準備充足自信滿滿的前去考試」,結果,「因時間不夠」,「第二題並不是寫得很完全」,你的心情是「洩氣」。

再接再厲!你說,今晚本來要準備明天的presentation,顯然是關於英文小說的,英文小說很長,你竟然「不準備了」,因為來不及了,乾脆賭一賭,明天「應該不會輪到」你,不過,你想拿這個時間來「念其他科」,卻又「不知從何念起」!怎麼會這樣子呢?

你形容,日文的大考已經準備得「差不多」,而真正的重頭科目Chemistry卻「不知道實驗要怎麼做」,這感覺是,你想念卻好像都來不及了,於是這感覺是「消極」。

然後是「煩躁」,主要原因還是家人又要別離了,下週奶奶就要回台灣,家裡少了一人,奶奶自己搭飛機,每次都覺得不太妥當。有趣的是這次你有一個點子──想換到奶奶的房間去睡,不過覺得奶奶房間的書桌太小,「腳沒地方伸」……後來我記得我並沒有搬到奶奶房間睡,我一直就睡在我的房間,當時爸媽買的獨立屋,樓上足以讓我們全家一人一間房間,還多了一間可以當書房,非常夠用,樓下還另有一間房間,後來是當佛堂。

這一天,你的心情是「洩氣」、「消極」又「煩躁」,和這天的雨,又有幾分關係呢?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4月7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30年後的今天,心情就比較多樣、可控。46歲的人,可以洩氣、消極又煩躁的事情更多了,但是年紀成熟,情緒較穩定。最不高興的或害怕的應該還是稅務方面沒有受到照顧,心裡很不安,加拿大的會計師已沒什麼涉入,台灣那邊竟也如此了,我好像被遺棄的孤兒,就像一個小嬰兒被遺棄在稅務大道上怎麼可能躲得過那些沉重又無情的大卡車?

和妹妹再次練習作文,她坐在我旁邊,已苦思了,就是想不出來,感覺是創意上的問題。但我一邊講一邊寫了一段以後,她又突然創造出很好的結尾,然後順便她手上那個森永牛奶糖的糖紙,也被她剪出一顆顆小小、小小的銀色的小愛心,我生氣,她有沒有專心啊?要專心!

見她苦思,會開始不高興她太慢,但又想,不,女兒是找我練習作文,她仍是練習生啊!我的責任是要給她信心,給她方向,所以我想辦法再重新耐起性子,慢慢的導引她,問她,再耐心的等她答案,然後再順著她勉強講出的答案,我就用那個,直接寫作文給她看。終於,我們又完成了一篇「My Most Embarrassing Experience」。哥哥本來也要參加,然後又再次沒參加了,在旁邊一直玩Minecraft。

昨天,我們吊在前陽台半空中的鮮紅色的餵食器終於吸引了一隻全黑的蜂鳥過來,牠吸了一口,就到旁邊三公分處,再飛回來再吸了一口,再退到旁邊三公分處,很靈活,然後大約30秒後,突然就頭也不回的飛走了、不見了。傍晚又有一隻。後來我們想,或許有第一隻發現以後,後面同一隻可能會記得路而再次回來,牠的同伴可能也會看到,從此也會回來。

我的記憶好像出現某種斷點,昨天處理扣繳憑單的事候,找到一個地址,陌生的,Google一下發現是群璽商務中心,這名字有點熟悉了,才想起,這是當初租過的延吉街口17樓的商務中心。處理過程中,我看了Google圖片上的商務中心的內部,褐色系列的高級公用廳,對那地毯也有印象,從有印象又突然變得好熟悉起來,我才剛和弟弟說我完全不想念台灣,但突然間,我又想起來了那個商務中心、那個時候。

那是2018年,已寫了小說,已賣掉公司,正印出日記,還要跑大陸設點。那是我人生一段極高的高點,又可以說是準備離婚的俯衝點。

這時候,我再站起來,已是溫哥華時間半夜12:45,收樓下,看了車庫、車子,才爬上樓,變成這個地方(溫哥華),是陌生的了;突然不解我怎麼在一個不太熟悉的荒島上,我突然不清楚哪一個才是真實的。

睡了一覺,才去除台灣回憶的來襲,我又是道地的溫哥華居民了。接下來是本地四天的Easter復活節連假,今天是第一天,妹妹居然和她同學有約,下午3:30 ,要在附近Lansdowne的臨時遊樂場,她一直說不想去,但可能有些同儕壓力吧,同學都說要付一整天40元加幣玩到飽。哥哥也有約,說要和香港同學Rico約在1:00想吃「飲茶」,他很開心,我猜想是他可能被同學冷落一陣子,又被約了,總是開心。身為父母,一開始是擔心,最好都不要有這種邀約,以免他們交壞朋友,但今天,我變了,我說,孩子快要長大了,我們就快要解脫了,開始和同學出去,就是長大的徵兆,這變成必要之過程,大人的人生也可以到下一步。

所以早上的家居生活,好隊友弄好早餐,孩子們玩Minecraft,整理家裡,家裡充滿的歡聲笑語,同一隻黑色的蜂鳥也來短暫的逗留10秒鐘吃我們為牠準備的糖水早餐了。訊息不斷,爸爸們來訊,我也在嘗試著新的在「職場診療室」裡面直接用AI來看履歷並且產出10個面試問題,目前效果不錯,只是看看求職者要不要接受。這過程中看到一位西元2000年才出生的普渡大學的在學學生,16歲才從台灣出來居然可以上普度大學,只因為他是上全軍事化的男校高中?看看別人怎麼符合美國精神的,我們又在何處?才轉頭就又看到我家孩子們一直在打電動──我只能自己放下了,我這個做父母的應該已經幫孩子不少忙了,給孩子不少隱形的軟性的禮物了,最後這一招(來加拿大)是從我爸媽傳給我再傳給孩子的超級大禮物,這樣子夠了。

之前到現在,我在這裡訪問過至少三位離婚的爸爸是與台灣的離婚爸爸不太一樣者;這三位離婚爸爸共同點都是讓我看到了男性有毒特質的那一面,自負,不太聽人講,大男人,極度缺乏同理心,他們離婚,卻變成了離婚爸爸最大的敵人,老覺得是對方沒有走出來或者是幹嘛的,卻忘記自己當初是怎麼痛苦難過的。這讓我有兩個重要的啟發:第一、這位看不見孩子的爸爸,有可能是特別的種類,如果他一直住在加拿大,他絕對不會離婚,這也代表他所提出的這本書(昨天寫及的,打算仿Tuesdays with Morrie)有他獨特的文化上的實驗結果。第二,這種離婚事,雖然全球都有共同問題,但在亞洲以外的地方,受害者的輪廓大為不同,也造成問題的真相,難以達成共識。

兒子晚了3分鐘才下車,衷心希望不要被同學霸凌。我們帶妹妹到Oomomo,妹妹開心的在逛各種文具,然後吃麥當勞。很多心理上發生的事,是在心裡面的,看不見,當事人感覺不錯,譬如說在這個地方看到這些光鮮亮麗的大陸人,穿著這麼名牌漂亮的東西,他們彼此看對方,也是都是不斷的想競爭壓倒對方吧,而其他人則必須被逼著別過頭去,不看他們以獲得心中的平靜。一個普普通通的Aberdeen商場,其實大家說不定都很痛苦哪。

我不管他們,我一邊在shopping,一邊我打開的ChatGPT在跟它詠唱,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比我聽寫備忘錄更好,因為ChatGPT會幫我擴大我的文字,缺點是它還是用瀏覽器browser,我必須隔幾秒就去按螢幕一次,以免它被中斷了。

後來接到哥哥時,他說他被同學凹了「請所有人喝飲料」,花了20元加幣。另,女兒後來玩了四樣設施,好像頭很暈,我在車上用9倍攝影拍到了妹妹開心玩那個黑色的轉轉轉的飛車,但上車後她說她快吐了,應該是耳石的問題又發作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