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3月28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你繼續在敘述,你新迷上的這個女同學,和「上一位」的比較。這一段的日記真的很有趣,可以看得出來因為你已有一次的單戀經驗,就覺得自己「很有經驗」了。你提到,「那時候在瘋」那個「前一個女生」時,「每天在猜她在想什麼」、「每天在日記上大加評論(她在想什麼)」,現在終於才發現,那時候「想的都太『垃圾』了」。

所謂「那時候」其實就是最近幾個月的事,你也發現了,那時候瘋狂的每天都在「猜她想什麼」,到底是為了什麼,真是沒有意義呀。「那樣的生活,我一點都不快樂」。這裡的不快樂的原因,並沒有交待,但我可以想像,你一定是發現了,男女交往不應該都靠「她想什麼」,你得靠她在想什麼才會快樂,即便在追求中,也是好痛苦的追求啊。如果「順其自然的心態」,她想什麼,就什麼,你做自己,和她聊天,若成,就會「升格」成男女朋友,不成,就一直當聊天的普通朋友,這樣就不會痛苦了。

好厲害的哲學,你打算好了,明天上課,你的「順其自然」就是──「有機會,就上」、「盡量把握」,若沒機會呢?「就等著」。希望週二那個女生會再翹她的Mandarin課,然後你剛好是Study Block的時候,你或許再和前天一樣,可以在一個陽光灑下的圖書館中,再一次與這位談得來的女同學說說話。

但你顯然又對你的新的「順其自然」的哲學不太滿意,因為最後你竟無奈的寫:「我能做的,就只有這樣了。」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3月28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這一次的國語日報文章寫到了妹妹每天唸課文的事情,這件事情依然在進行中:「話說某天,我和好隊友的原子習慣『癮』又發作了,請女兒每天睡覺前,念兩頁英文小說。她當然馬上說她不要,我們說,那,不必查單字,不必看懂文字,只需要『念』出來就好。『親愛的妳念念看。』我們說:『我們幫妳錄下來。』妹妹開始念了,念得怯怯懦懦,吞吞吐吐,小小聲的。有些字她不知道怎麼念,我們就說,沒關係,亂念一通就好,因為我們心裡盤算只希望她不要感到挫折,盡量快點念完,就好了。」

「如此折磨,很勉強的念完了,眼下看起來,明天應該不會念了,此時,神來一筆,我們有個點子───把剛剛這個錄音檔,寄出去給家族的線上群組!於是,妹妹得到了來自爺爺奶奶和叔叔的如山洪爆發似的巨量稱讚,大家都用各種形容詞努力的稱讚妹妹,念得好好聽哦!奶奶還仔細聽了內容,問妹妹後來故事裡的這個人跑哪裡去了?妹妹發現,她念的東西,是有人在聽的呢。」我寫道:「接下來好幾天,妹妹有時忘記念,我們還會提醒她,繼續念,妳就連續一個星期了!哇,妳連續10天了!連續20天了!有一晚,妹妹念得特別大聲,我們在外面就先稱讚過她,結果那天,她念了10頁,是平常的五倍多。最開心的是,過了二十幾天,第一本小說念完了!當天,妹妹竟主動的去學校圖書館,還了那本小說,再換來另一本,晚上繼續念!」

重點來了,「至今,我們從來沒要求妹妹念得正確,也沒要求她了解她念的內容,她就只是像念課文一樣的念,但沒想到,我們發現,她的作文似乎變好了,她開始使用更多的單字,而這些單字,竟然是從小說裡面來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孩子學英文,不必查字典』的神奇學習法?更神奇的是,妹妹有一天開始主動每天背單字,斷斷續續的,但她的確開始有這樣的意念,我猜,大概是因為她發現了她是可以『每天做一件事』成功的。另外,我還發現,妹妹開始每天追著要我教她『文法課』,似乎也是從每天朗誦開始的。」

「就這樣,我們目前已經滿一個月又一週了,還在繼續進行中。原來,原子習慣不只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孩子養成這麼難的『習慣』之前,父母需要先以『原子教養』,每天推動一點點,更為重要。孩子有十幾年的時間可以成長,如果父母從小就會『原子教養』,孩子也從小就有『原子習慣』,每天成長37倍,十年會長成什麼樣的大樹呢!」

早上,開車在往南的平廣路上,路兩側都是沒有邊際的田野,都是農場,田中一棟漆成豬紅色的穀倉,也包括垃圾掩埋場,這麼大的地,可以埋好幾百年的垃圾吧。若能在這個地方,每天早上在這樣路上開車上班,每天心情都會open得和這條路一樣。什麼叫做明亮?當地上所有你認為不應該會反射光線的物體都開始反射陽光了,地上的那些葉子,現在都在反射陽光。今天風特大,車體搖晃,我隨著那些大卡車堅定不搖的往南。後來落腳在南素里一區新蓋的apartment,一樓是各種類型的整骨師和美容牙醫及補習班,還有就是這一間咖啡廳Kaffina,竟是一個印度家庭開的,位子小,評分卻高。我們到的時候只剩一小方桌我們兩人擠,我們專注工作,全部的客人都走掉了一批我們才離開。

好隊友給我看一則傷心新聞,關於一個被刺死的白人爸爸,GoFundMe募資活動目標募600萬台幣,目前竟只募一點點,我們捐了一千元台幣,這個爸爸在前天傍晚還活著,像我們一樣,來到了溫哥華Pender街與Granville的一家星巴克,還帶著他太太與四歲小女兒,居然被一個印度人拿刀刺死;印度人並未戴頭巾,長得像我們平常看到那種小鬍子的年輕人,這樣子的危險,任何人都沒有準備好。我就想,如果那天(週日)傍晚他們不要去買星巴客就沒事,他們只是去買個咖啡,誰知道就改變一輩子?

在Kaffina我的效率非常高,今天主要的事,專攻讀書會的影片,拍這影片、下字幕的意義是什麼?我有了這些字幕稿,拿它輸入AI,用盡了各種的勸說,請ChatGPT不要刪減字,要更豐富的把它重講出來,結果它還是給我刪了一大堆字,很不穩定,每次都講不完,要繼續的時候它就充滿了台灣人稱的「幻覺」,完全無法銜接前面一段,我必須用人工剪剪貼貼,剪完兩片、40分鐘的量,自己花掉了至少40分鐘時間,換來什麼?換來AI幫我理解這段文字,寫出我不需要再修改太多的完美的中文。過程中我不必動腦去看別人講的東西,因為我向來都不喜歡去看、去理解,但然後,下一步呢?

我打算將這些文字,大概只剩10分之一的字量,切成一段一段,看看有沒有辦法拿去餵給另一隻AI去「創造圖片」、「創造簡報」、「創造海報」,大量的產出廣告文案,然後反過來回來推廣這支訪談影片?

孩子的挑食,讓我煩惱太多,我與好隊友說好一天就煮一餐吧,另一餐用買的。今天試第一天,傍晚那餐,我和哥哥妹妹問過他們喜歡吃哪幾家,問到幾家了,我小心翼翼的抄下。我也問妹妹,真的都不喜歡吃中國式的菜色嗎?她一道喜歡的菜都講不出來,好隊友炒了一道香噴噴的(豆干芹菜)拿到她面前也整盤被拒絕掉,連一些高級食物像蝦子、魚肉都可以整個不要。我現在很後悔或許以前他們小時候某階段我應該堅持一點,逼他們多嘗試不同食物,現在,他們吃飯非常受限,造成以後一開始不住在家裡,營養將很快失衡,也可能會生病。最近妹妹更開始喜歡吃糖,到處搜糖來吃,我忙著藏。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