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1月20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日記仍短,是週五了,你寫得很平淡然而內容卻很有畫面──這個你從未有機會表達但已從各管道讓她隱隱知道你對她有意思的Leonie,雖然不太理,卻「昨天、今天的社會課下課都在門邊等你」。社會課是在校舍外面、草地上的portable獨立小教室裡,從那貨櫃屋走下小樓梯,看到Leonie站在牆邊草地上等著你,感覺真的好甜呢。這種「等」,意義非凡,且Leonie話不多,默默的站著等你,難怪你真的搞不懂「為什麼」。
而你也問你自己,其實是在敦促你自己,不必再糾纏她了,應該趕快放棄她了,熱度明明就已經「所剩無幾」了──少年的心,此時已因為一封及時來的來自另一位異性同學的抒情信,而弄得以為自己要談紙上戀愛了(其實也沒有寫什麼),這時候你已經「想快點寫信(給那位遠方同學)」,是什麼心理?你自己當然知道。上一次回信,有日記作證,拖了至少五、六個月,但這次才剛剛收到,你就想趕快寫回信了呢。
原來,在沒有任何交往,一個少年的心裡就可以發生這麼多的「內心戲」呢。
30年後的今年,45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11月20日)所發生的事情如下:
工作愈來愈忙,心理上,面對每天這麼多事,我發明一招──每件事,都先起一個線頭,離開到下一件,再繞回來繼續做,這樣,至少移除了心中一種急迫感,讓包在我身上軟軟暖暖的暖衣可發揮作用,讓我放鬆。
我安排的每週英文口說教室做到今天,大家看法如何?一星期一次的免費線上互動,已進行8次,共有五、六位老師曾來過,最多22人,最少7人,他們總共給我平均4.6顆星(滿分5星),他們認為優點是:「與外語老師互動,以及透過Mr. 6掌握與對象交談的重點」、「可以練習聽力和口說,認識不同背景老師,認識一起學習英文的朋友」、「強迫學習開口、熱情洋溢、國際化」、「可以接觸不同文化的外國講師,並得到他們的生活經驗」,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有主持人」(就是我本人)這件事是非常不一樣的。很好。主持人也是比講師更棒的角色「仲調者」(facilitator)。但,缺點呢?他們基本上都告訴我了,為何主動發言的這麼少,原來是因為──「可以再更有主題化一些,不然有時候等待或尷尬的時間就浪費了」、「若能知道預計分享的主題,有機會能夠事先準備相關問題詢問」、「有主題可課前準備問題或備課找些單字幫助口說」。
綜合下來,我聽的感覺是,台灣人的英文口說其實並不差,真正差的是在講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切入才能俐落──這是心理問題,自己覺得自己因語言差也順便「自降自己的地位」,太過客氣,因此發問時,沒辦法自由的想與講,沒有照原本的習慣來思維。
下午我們去看一間要出租的townhouse,這間房為何讓我們想看是因為它有一個難得一見的挑高中庭,人類的空間感,喜歡挑高,感覺舒服。以前好隊友也沒有對挑高這麼感興趣,但來住在溫哥華住習慣,慢慢地也就有了住此地的眼觀。以前回流故鄉台灣住17年,我不解為什麼我會對挑高、窗子、光線……這麼喜歡,在台灣不多人與我一樣,原來,住溫哥華久了,很自然就對這些特別嚮往啊。
很可惜的是這間雖然挑高、有我愛的地毯,但自然光線不好,這是致命傷了,它戶外已極盡的精緻,感覺已像我們30年前初抵這裡住過的Lanagara Gardens,走出來都是紅磚道,外面有漂亮的公園,已經不能再好!但它離孩子的學校已需要開車,既然需要開車,也就不需要非這間不可,整個沙洲城市都可以考慮──當然它租金還是比現在還多了至少26%,但又沒有達到完美;以前我或許想追求更好,但這次我想保留財務,不要浪費。
女兒也跟著來看,她覺得她房間雖比現在大但窗子怪怪的,也認為自然光太暗,那個中庭在下午三點陰天竟黑壓壓的燈光打不亮……兩個女生輪流說此房不太妥當處,我微笑的看著。目前共識──還是留在這間好了。如小叔叔說的,家小小沒關係,溫馨最重要,現居處有著大家都喜歡的自然光、松鼠、窗外葉木,地毯分布比例也剛剛好。
昨晚濾水器的問題,跨洋向爸爸求助,爸爸問了一下廠商公司,請我用牙刷去將一個面板刷了刷,就神奇的修好了,馬上就可以用水了,讓我開心的唱歌哦!這幾天雖然天冷,我們家裡歌聲不斷,誰開心,誰就唱歌。
「妮芙露」變成我們家溫暖的代名詞,好隊友從朋友那邊買過來,一開始是一小條方巾,後來出現的大毛毯被,昨天再送來一大箱,今天出門的時候,我的小腿綁著妮芙露,頭上戴著妮芙露,身上穿著妮芙露,身體前後也墊有妮芙露,好隊友幫我塞這裡塞那裡,在加拿大的冷空氣裡,關懷的回憶。
不過人類還是發明了一個最厲害的東西──暖氣,冷的時候真是坐著都不舒服,從熱水器壓出最滾燙的水喝下喉嚨仍功用不大,這時候只要打開暖氣,短短5分鐘,瞬間就身體通暢了。暖氣機的呼呼聲穿過所有長孔,有時聽見一樓傳來中央機在轉動,好像救世主。難怪他們說不能停電,停電最慘的不是沒有電或沒有網路而是沒有暖氣。
哥哥今天在家趕了好久的社會科報告,這次和上次Cambie學校從十字軍改成郊狼類似,他找到一篇關於原住民要告BC Hydro電力公司關於水壩建在河中擋住了鮭魚上游,我幫他改了一些文法,鼓勵兒子,退一步,先想出一個真正連自己都迫不及待想趕快上台報告的「特別觀點」,想到之後就順了,不要為了完成東拼西湊……這是我在這裡久的智慧體驗,不知道兒子有沒有聽到。不過他真的蠻動力寫出一篇好的報告,這點我還覺得挺放心的,他真的有在讀文章,真的想辦法寫出英文文章,目前一頁半。
下午我邀妹妹將買回來的四顆迷你「舞瓜」(dancing guard)切開其中一個看看裡面長怎樣,它看似已發霉,妹妹用之前的「南瓜劊子手」細鋸子「滋滋、滋滋」的切了好久,終於剖開,看到裡面,她叫好噁!是乾掉的南瓜子,卻又沒有完完全全乾,纏黏在一起。這次萬聖節關於南瓜,從新鮮到爛掉的體驗我們真的蠻完整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