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0月4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好吧,今天的你又是「沒記」,這是全家人終於奔喪結束帶著我們爺爺的相片回到溫哥華團聚的第二天,你仍在極美好的三代家人團聚的美好當中,但以今天也看了爺爺的喪禮的錄影帶,我自己已經忘記了是如何看、在哪間房間看、看的感受細節為何?
今天之後,15歲的你剛剛上加拿大公立高中的11年級,還會有新的事等著你。後面幾天的日記會愈來愈精彩。
以下則是30年後、45歲的我在今天(2022年10月4日)所發生的事:
早上我們和女兒說,今天送妳一個大禮物,以最尊榮的方式送妳去上學喲。兒子在旁聽到,困惑說:「可以開車了嗎?」我馬上又拒絕了,沒有,不行開車,是和好隊友一起帶妹妹上學!我先帶著妹妹走上路,好隊友追上來,我們三人走在路邊(哥哥則自己走自己的路,跑掉了),再踏著落葉的草地回來。我們有說有笑,盡量讓女兒放鬆,因為等一下她就要去見輔導老師(之前翻成「顧問」是因為我小時候將他們稱作顧問,現在覺得或許將Counsellor稱為輔導老師較貼切)。過了一個小時,輔導老師寫email給我,說她剛剛與女兒有場非常愉快的對話,後續有問題歡迎再與她聯繫。我也會盡量保持與她的聯繫的。
昨天我聯絡的兩位英文家教都回信了,我和其中一位通上電話,是個講話非常非常慢的老媽媽,我覺得這麼慢,在內容上可能像在教小學生,不太適合妹妹的年紀。我還想再找一找。
今天開始和朋友約行程,我來到溫哥華的Main Street,跟這位住在Burnaby的好友說,我們應約一個在你住的Burnaby和我住的Richmond兩者中間處,以上這兩處都是很多台灣人居住處,我自己兩者都住過,朋友開了一個有趣的玩笑:「兩者中間就只有河了啊!」
我們來到這間也是另一朋友之前帶我來的地方,叫做「火柴」咖啡館Matchstick,外面很漂亮,很大氣,進來發現它基本上只有一條非常長的桌子,室內大部分都拿來做成吧台了,盤子亂放,說真的就只是一間長得漂亮的店面而已,咖啡量小,味道普通,這樣就可以有生意了。我們去坐在外面木頭圍起來、佔用停車位的露天咖啡座,一開始還有陽光,聊了兩個多小時。
我和朋友細數說明了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除了主流工作的計劃,更重要的是一些要做不做、也不太成氣候的「志工」,這些沒有付我錢的熱情小任務,幫助爸爸們的這些熱情,好像佔了我們聊天內容80%以上,朋友也慢慢的理解這些人所遇到之困境;我指出桌上一只杯子和一團紙巾說,真理只有二者之一,其一是他是真的有打人,就像這個杯子,或是他沒有打人,就是這一團紙巾;打人的話看不到小孩那就沒這麼糟,但如果真的沒有打人呢?那他還有什麼路可以走?答案就是他應該會想去自殺了,因為實在是太糟糕的誣蔑了,會讓任何有人性之人對此世界失去所有興趣,這就是為什麼這事值得做。
朋友有聽懂我的DB專案,就像維基百科一樣,但又可給大家合法爆料,和「爆料公社」類似。還有一個是LIST專案,和律師收錢上架,找較無人氣之律師,但願意被追蹤成效,因為這個原因得到客戶也幫助了爸爸們。另外(我現在稱為)FUND專案,就是一筆錢給爸爸們去搶孩子;我講到幾乎沒有聲音了才回到了溫哥華的飄著落葉的人行道上,天空是陰陰灰著。
不過,此時我心裡雄壯威武。我知道,到了傍晚又會die down漸降到零,我開始領悟,這根本就不是一場「爸爸隊」與「媽媽隊」的網路戰鬥,看誰取得人們同情、輿論,它在戰鬥之前就已經不是平等開始,因為「爸爸隊」根本就不想打仗,只想安居樂業,恢復一個愛的家;因此才剛開始打仗,每一天都快速的消耗靈魂,還沒打完即已失去了太多,打完之後已經沒有靈魂去投降。反之,另一方是trigger-happy,打仗第一天就興奮得很,所以這戰鬥根本就不是比勝賽負的戰鬥,而是各自的一段噩夢(爸爸隊)與美夢(媽媽隊)。(性別也可能倒過來)
我們今天來到Langara這裡,也是我和我爸爸剛至溫哥華住過的公寓,來這邊讀「今日頭條知識」,這裡整區全部是出租的,大樓都已經50年,公寓的外牆漆了一次又一次,砌成全白一樣是非常有魅力,至今仍在招租,兩間房間和當初一樣是沒有家具的,地毯應仍是長毛舊式,但是不貴,環境好,樹都會修剪成圓弧,我們想辦法避開刮草聲,完成了錄影,在當年每天搭公車都會踏過的大草原,原來,當年我和現在的妹妹一樣也都要跨過大草原去上學。
然後再到South Granville一家泰國餐廳買了Pad Thai(和Subway捲餅),見到一桌難得台灣來的OL,大家都在講「神」的事情,依我這個人這麼容易遇見相關人士的緣分,說不定她們和看不見孩子的爸爸案件有相關。
今天亦難得收到了一位《國語日報》讀者來信,是來自於知名大學傳播管理學院的教授,她是以一個媽媽及小學家長委員的身分感謝我在國語日報上面寫的「數理邏輯」相關文章,她說,寫得很好,也認為台灣的基礎教育似乎不重視數理邏輯,但我卻可以教小孩如何結合數理與寫作閱讀,她說,我的文章是非常好的教材。
這位媽媽同時也是部落格前輩,比我還早,曾流量20萬,她認識我,也大概看到我的近況,所以特別在信末祝福我,在未來再創人生與事業的高峰,並誠懇的建議我將數理邏輯與寫作相結合,可能是一個未來可行的方向?這樣的一封來信的「重量」,在我心中留下了。請勿忘,要好好的思考之。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