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0月3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你特地再為日記打上「VT」,代表著從人生的層次來看都是極特別的日子,而這一天特別的原因是──家人奔喪回來加拿大,奶奶也第一次來加拿大,只是爺爺沒能跟來,所以當行李推出來的時候,我們讓爺爺的照片放在行李箱推車上,向著前面,代表著正在帶爺爺來溫哥華了。
而這張遺照,後來就高掛在我們Richmond家的Family Room的牆上。這一天你也在睽違一年後第一次看到你的奶奶,此時的奶奶應該才60幾歲,雖然我從小到大印象中的奶奶永遠都是「好老」,但和後來陪著我們人生一直到我們結婚、生子、開公司、搬到松山又搬到南港的那個奶奶比起來,這時候的奶奶真的還好年輕哪!
有趣的是,你此時也形容得很好,雖然全家終於到齊,但心中止不住的「空虛感、淒涼感」,其實這在你往後一生中會一直的出現,主要原因你也寫了,其實是一種「對未來預知不到的感覺、害怕再失去什麼東西、遇到什麼挫折」。但你說的也對,明天就是新的人生,站起來吧!
偷偷告訴你,大約在一個多星期後,你人生將發生一件大事。
你說,媽媽帶來百科全書來了呢!我現在已經忘記,那是什麼百科全書了。顯然,帶過來以後,幾年後再搬了幾次家,又丟了。
而30年後的今天,45歲的我已不像15歲的你,但我才13歲的女兒今天卻遇見重大挫折──來自學校老師。看見她的淚水,我想,如果她也寫日記,是不是她也會寫下心中有「止不住的空虛感、淒涼感」呢?
以下是今天我的日記:
晚上睡覺後、早上轉醒前,是我最脆弱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我,會覺得我不應該參加這種(離婚爸爸們的)活動,雖然,可以認識更多的辛苦人們,但我幹嘛把我自己的幸福擺旁邊,再沉入他們的深淵呢?但,一旦太陽升起,摸到太陽的溫暖,只要眼睛看到白天,收到白晝的天下無敵、曙光遍地,又會開始覺得「有什麼好怕的!」能夠透過這些離婚活動,更看清人性,探討人生,聽到更多的故事,不是我最想做的嗎?又沒有規定我聽完故事就一定要跟著跳進去,這麼好的「做大事」機會,為什麼不要呢?
這機會就在今天下午五點,等一下再看看是否參加吧!在那之前,今天還要先做一件重要的事──必須要到妹妹的學校,與她的Counsellor和人文科系老師「商量商量」。早上再次帶妹妹上學,與她說我要去見她顧問了,幫妳請家教好嗎?她至今仍堅持「不要請家教」。反而是她哥一聽到就搶著說「他需要」,他說他文法實在太爛了,而妹妹的「不要」是那種很生氣、很堅決、不想說理由的那種不要。
我仍鼓勵妹妹,過個半年一定會變很強,然而轉過來看到她在我身旁走上學路,一路都低頭看地上,背微微地駝著,她背上書包已很輕,然而她怎麼好像仍如同背著台灣國中沉重書包的那種表情呢?尤其妹妹現在都戴近視眼鏡了,更象。今天妹妹出發前突然流鼻血,我趕忙帶了一捲筒廁所衛生紙出門,在大馬路上一張一張撕給妹妹帶著;再輕輕的提醒她,若明天許可,請早10分鐘起床一些都會輕鬆很多唷。
妹妹昨天做科學作業,我才從她聽到,老師把兩個英文最爛的擺在一起做作業,另外一個大陸同學超混,妹妹說她直接用手機「吸」老師的聲音,那個App真厲害,直接就變成中文了。科學作業都只寫一行,剩下的丟給我家妹妹寫,現在要擔心這位大陸同學會不會帶壞妹妹,她和妹妹有兩堂課同班呀。不過至少昨晚妹妹仍努力將這個共同作業做完了,她問我,我試著指導她,妹妹沒耐心到非常生氣甩掉學習單,把我的話都彈回給我,衝去樓上。我不明所以。
我們要去12:55要去見顧問,但還沒有吃午餐,今日頭條知識卡住,我們12點多才出發,不想只吃Subway,還是勉強來統一廣場吃「螺絲粉」了,發現沒有現金了,所以慢慢地湊,把所有的零錢都拿出來,湊到了29塊錢。生活的樂趣就在一點點冒險中,突然發票裡掉出了一塊錢,「我們安全了!」兩人大笑。
剛剛好時間,來到兄妹學校見妹妹老師。剛好中午吃飯時間,校門口很多學生走動,居然也有家長車子流動,難不成家長在送飯?這邊很多華人,保有華人的習慣,不可思議,然而他們的孩子的英文和功課都已經跟上,也跟上的不可思議。而在這個時候我的手機居然摔下,在學校門口的水泥地上,就這樣子,三個鏡頭的最後一個鏡頭也破了,還好是保護貼;走進去,顧問已在門口等我們,帶我們往校舍裡走,來到一間不怎麼明亮但相當乾淨的教室裡,已有兩個老師坐在那裡,等著。
哇,沒想到是這個狀況?人文老師姓鄭,顧問則姓賴,兩位都是華人,說不定至少一位是台灣人,另外一位ELL老師看起來是印度人或中東裔,是哥哥與妹妹的ESL老師。我搞清楚了,其實應該是顧問本人對於我們家妹妹在學校的「跟不上」比較有意見,她主張將妹妹降回ESL第二級,她說原本明明就是第二級,為何就升到第三級,她會再「look into it」(其實意思就是她不許可了),連帶害到哥哥的英文的部份,這位顧問說可能也會做個檢討,令我心生擔憂這位不甚友善的顧問是否會亂拿掉哥哥的ESL?
人文課的鄭老師這邊似很和氣,她說這就是她的教室,她指出我們家女兒的位子,都躲在角落,非常的孤單與孤立,沒有任何人幫她。ELL老師則對我說你家女兒有時對著前面放空、發呆,感覺上她完全沒有接收到──顧問再接話,希望今天就和我家女兒談,降到第二級,然後明春再考一次ESL試,我怕她會對女兒說什麼刺激的話,連忙說,先不決定,我回去再問一下女兒好嗎?這顧問又開始說,說有的時候就是和她們明確的說「必須要降」,沒有選擇;我覺得我從顧問臉上看到了對這種學生(我女兒)的不爽。
當我看到鄭老師給我看的、她對女兒臨時考的「寫15分鐘短文」,我讀女兒的短文,沒有查字典、沒有Google翻譯,其實寫得還不錯呢!裡面很多字,我很訝異他知道。我也將這個跟老師們說了,但是她們好像沒什麼反應,畢竟這個程度,她們可能覺得離合理的英文程度仍落差很多,但對我來講,女兒已真的是有進步。
後來我們到Richmond北岸的河畔,有一個Tait Community Park,有大片草地、乾蘆葦、以及兔子正無憂慮的吃草中。水是很美的深藍色,上面浮著巨型木頭,有老者在釣魚,穿著是鮮豔的紅色。不遠處有高橋,橋上原來是跑天車(捷運)的,由於太美了,我在這裡又忍不住多錄了三部「今日頭條知識」的片頭。
下午我參加一個「BMF」活動,這BMF是一個非常率性的簡稱,來的都是男性,都是曾在家事法庭上碰到歧視者,我原本不想參加,但到了傍晚我終於又變回了積極,參加以後,真的很值得,這些男士都很有水準,有人離婚兩次而兩個ex已連線,結果此位是東岸某大學的教授;另一位還正為了此而攻讀研究所,全都是說話非常decent且sophisticated的紳士,和這樣一群歐美人討論是非常好的體驗,非常自在,智慧的密度濃度皆高,常有有趣的比喻,一直在學到新講法,單單這樣聽一場就覺得自己智商變高了。
妹妹回家後,我與好隊友輪流好好的講,妹妹依舊倔強,非常反抗,什麼都不要,也不知道在不要什麼;我們慢慢進行,也開始積極的找英文家教、打算還帶她去找同儕打羽毛球等。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