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也很認真,錄完了寫作課的第七支課程影片,用AI下字幕,做了片頭、片尾,一切都很順的完成。然後,昨天最在意的事是第三次的異業交流讀書會,台灣時間早上八點,溫哥華時間下午五點,第一次請溫哥華這裡講者Tony過來,沒有宣傳,竟也仍來了30幾個來賓,只比上次40幾位少了一點點,且Tony講得不錯,讓台灣當地高階人士「有感」,讓我可以繼續的進行下去,論「北美找人」,我資源無人能敵,這是我的價值。
這活動來了一位好朋友,會後我與她再說了一次我正在做的這些事意義何在,包括我對寫作課程運用的看法,還有我對離婚市場的看法,說了一次,等於讓自己再思考了一次。她認為,這些人是不錯,至於怎麼轉為價值,我講完之後,沒等她說,我自己已經認為,應該再想一個「更簡單一點的」方案。
壓力大,胃又開始痛,從昨天痛到今天,孩子們的壓力也不小,今天是第三天上課,我們仍大概8:03左右打開車庫門、開出去,兄妹又覺得太早,這一次,先到哥哥學校驚嚇他一下,沒下車,開入住宅區,來到商業的plaza,停在「日出茶太」的門口,我跟他們說,你看,來自台灣的日出茶太,提醒你不孤單喔!今天早上趁機會跟孩子們聊了很多,和以前不一樣,在此刻,哥哥妹妹都很專心聽,我鼓勵他們,這壓力,會一直到高中畢業,因為以前在台灣的國中,你是爭取全班同學打從心裡的認同與喜愛,但現在,這種認同與喜愛,你永遠都不可能獲得!因為全班就是這樣子,各族各裔,各有成見,也各有隔閡,各玩各的,「而,這,就是大人的世界。尤其是全球化的大人世界。」我這個老爸又在講「爸爸語」了。我告訴孩子,這種訓練,會讓你在高中畢業後與別的(從沒機會出國的)台灣同學「長的不一樣」──那是一種自信心,做自己,你高中畢業就可以寫一本書「做自己」(妹妹說:這本書名常見啊…),不必管他們(這裡的那些同學),他們都是過客,以後都會不見,你在這裡要念書,同時也加強軟實力。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他們越來越緊張,哥哥說8:25再讓他到學校就好,但我說8:20就必須出發,不然會妹妹會遲到。還是出發了,到了學校,哥哥緊張極,車門開的時候,哥哥叫我們不要大聲;到了妹妹學校,光頭校長還沒出來指揮交通,妹妹也說可不可以不要在太靠近大門處放她下去,我說,依她低調的個性,就在這裡下車好嗎?妹妹說好,默默地下車,看得出來,到了第三天,妹妹狀況相當好,提到昨天全班到旁邊生態公園玩,有一個同學拿出滑板,在比較禿的草地上面滑…。上學路上,妹妹說她仍聽不太清楚同學的名字,有個男生的名字叫做「Aadie」,然後又說,不太對,好像叫「Added」,我困惑,有這種名字嗎?會講中文的女生的名字則好像叫做「ko」什麼的,所有名字都不清不楚,妹妹一邊講也一邊也在笑。想到現在妹妹哥哥七年級、九年級,同學多是講英文的沒錯,但到了十一年級、十二年級,會多了很多亞洲剛來的,穿著與亞洲一樣的服裝,來這裡根本不直接講英文,開口就講中文,那時候,人際交往狀況一定會好更多,趁現在那些移民還沒來,打好底子。
送完孩子,第二次來到溫哥華市中心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我將其他東西排開,今天可以好好一逛,胃還在痛,還在掙扎是不是要真的花大約三萬元台幣做腹部斷層掃描。我是隱約覺得它和我心情緊張好像有直接關係,發作時都是比較緊張的那一天,但又無法百分之百的確認。痛的時候,六親不認,什麼都不能思考。有趣的是,還沒到市中心,時間太早,先到12街市政府對面的City Centre,那是我三十年前來溫哥華第一個念的Dorset語言學校所在地,仍很明亮,我逛到二樓,竟就看到Canada Diagnostic Center,這不就是我打算做腹部斷層掃描的那間嗎!這麼巧,就在這裡,就在我眼前。
來到喬治亞街,從掛著國旗的經濟文化辦事處,拿到了駕照譯本,和我們一起排隊、搭電梯的都是台灣來的,我問自己,以前小時候,看到這麼多台灣人,會覺得很開心,但現在好像一點也沒有特別感覺。小時候出國,會思鄉,待太多年,再來,完全不會想念。
走到溫哥華熱鬧的Robson街,菲律賓知名的Jolibee剛在溫哥華開的第一家店就在此,裡面排的人山人海!會這麼認真排隊的,肯定是很想吃此食物的,果然沒有其他人種,清一色都是菲律賓人。像這種跟文化有關係的,真的容易圈粉,溫哥華只要繼續開設跟各國文化有關的,每一次都會成功的。等了好久,看到一個跟著他媽媽來的、年紀約高中的菲律賓男生,穿著一件深藍色的卡奇外套,左胸有個圓圈的Logo,通常這種Logo好像只會出現在台灣的學校制服上,甚至不會出現在大陸,而且左上角所繡的6個數字的學號也很像台灣的,右邊更看到三個字的中文字──「陳一義」,我上網確認,他外套的那個圓圈logo,確定是台灣的「明倫高中」的制服外套!但此人長相明明就是一個菲律賓小子,媽媽像菲律賓人。另外,我看到菜單上有炒冬粉,卻沒有以前美國吃過的「Pancit Sotanghon」,有點失望,但還是買了那個炒冬粉了。
旁邊的Chipotle,是美國流行的墨西哥捲,代表著我離開美國後再回去的那些日子,都沒有很開心,所以一看到這牌子,我覺得肚子又開始痛了,可是還是買了一個,為了加酪梨醬,從加幣12元加到15元,等於又超過台幣300多元,在溫哥華外食好像無論如何都要台幣300元以上。我們走到對面,博物館或美術館旁,有一區是UBC大學分部,大片的階梯讓這塊場域高高低低的很有層次,頭上是盛開的淺白粉紅櫻花,我們找了一區階梯,附近沒什麼人,街頭旁邊攝影機轉過來拍我們,看起來不像拍電視,比較像拍stock video,我讓他拍,拍我吃了滿嘴的Chipotle,你吃Jolibee的炸雞,喝他們的鳳梨果汁,還有一塊芒果口味的炸派。
離開的時候剛好12點,小小的市中心之旅,實在太豐富了,被這裡特殊的雅痞年輕人的上班族文化給浸潤了。下一站到一間叫Famous Foods的超市,是你找的,有本地的菜、有機的食物,買了三大袋、5000元台幣(每次買菜都要到此數字),回家。(註:後來你查了一下三月的開銷,發現包括食衣住行等等總開銷達35萬台幣)
今天因為肚子痛又發作,決定打電話約時間,拍照了上次看本地醫生的轉介信,等他們報價。今天也用乙太線接上了網路,速度更快(是不是更穩就不知道了),下載速度已到近900mbps,上傳也到130mbps左右了。
下午接到妹妹,再去接哥哥,第三天上課,兄妹又各有進展!妹妹說,她的班導老師傳給他一個平板,上面是Google翻譯好的字:「我需要你的辦公室文件。」她說,老師不必給她中文了,其實她已經看得懂英文!妹妹也說,其實今天英文,她已經大概都聽得懂了!哇塞!然後她也知道了更多同學的名字,比方說講中文的那個叫做Chloe,然後另個長得像外國人的叫Mina,但那個男生仍然只聽見叫「Added」。妹妹說,很多男生找她聊天(呃?),哥哥則成功的吃到了中餐,他去學校的餐廳,找到空位,後來有一個女生來共桌,竟塞耳機唱Lisa的鬼滅主題曲。哥哥也敢上廁所了,我就放心了。兄妹兩人功課依然很多,回家躺了一下玩了一下手機(也吃了你準備的特別犒賞的下午茶:牛排!)就開始寫,從天亮寫到天黑,大約晚上九點多才寫完,妹妹更是解數學題解到十點多。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