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最基本的「我願自費看醫生」或「我拿錢想買網路」,都需要「說服」別人。已經說服到好累、好累的了,無法形容,找不到家庭醫師,又找不到人來裝光纖,心裡有多麼的不知所措,變成了心理陰影,明知道今天要再打電話去催但我卻不想打,寧可「今天」當作沒這回事。過今天一天平靜,明天再弄,只因那實在太創傷了。

有些人說,在加拿大寧可老年在家安寧終身,但從國外這種拖拖拉拉的、一直掉信、溝通斷鏈的狀況來看,我看,他們會待在家,實際上是因為「約不到醫師」吧?乾脆找個理由,才會變成自己在家。因為找不到醫師這種事,實在太沮喪了,大家必須想辦法從心裡源頭去捻熄掉那個掐死人的無力感,讓自己覺得自己好像仍做了決定,在家安寧,裝作自己還在控制自己生命,心中才真的「安寧」。

早上起來,還不是亞洲的上班時間,因為還是這裡早上,叫兩個孩子起床上家教課,也開始自己的奮鬥。孩子的家教課,第二次由住在溫哥華、當年在台灣念美國學校的年輕老師視訊教他們數學,上次分開上,這次兄妹一起上兩小時。這老師直接將所有數學的單字連同數學的理論都教給孩子們,比方說「內角的和」等等,哥哥說,有些數學理論他在台灣從來沒上過,妹妹更不用說了,大概是聽不懂了,只能把好多好多單字抄下。這樣教學是對的,先給他們一些重要的單字,有了印象,剩下的交給他們學校的數學老師。事實上,下一次上課,家教就會轉向教「社會」,數學到此為止了。我們要教的時間也不多了,春假下週結束後就要開學了。

兩個小時家教課的期間,我則在電腦前面苦思、再苦思,怎樣「交貨」這一段「如何交貨寫作」的課程,這課程對我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和日記有連結,它與我的專長(寫作)有連結,它和我的人生有連結,它為我帶來一群可寫作的人,為我現在努力的平台增加寫作者,可是我該用什麼方法身為「老師」與大家互動?他們寫的文章又要怎麼交出去?我想了很久,終於確定了以下的做法:一、課程大約每三天出一次,每一次都用影片,影片都公開發送到我的教室裡。二、其他的時間也就貼出公告,但是利用私下的互動,讓他們真的交出東西來。三、不使用任何互動的群組,使用上對下的群組。四、他們被鼓勵一直寫文,寫到哪?就是寫到平台(教室)裡面去。

今天沒辦法出門,所以今天的溫哥華天空就下雨了,讓昨天的晴天留在昨天。溫哥華的一切,都是好完美的安排啊。我們的家裡,也是完美的安排,孩子們好充實、好開心,剛剛跟你一起看了烘焙節目,中午一起吃昨天韓國超市買來的海鮮煎餅、甜不辣湯,你說那個甜不辣味道跟韓國路邊攤一樣的香,孩子們開心討論韓國超市;在國外,單單生活本身,就可以是無限的樂趣。只可惜我肚子痛,心理恐懼,沒辦法享受。

可能是太有意識的注意「它」?肚子痛,今天仍在,沒這麼痛了,但不可忽略,依然在那邊。我打算等到明天台灣放週末了,就去walk-in某一家診所,今天還在忙課程、忙開會,沒有心情。但是肚子痛著,我更慌、更沒心情。如同網路文章寫的,因為怕想吐、怕胃痛,我的食欲大減,幾乎什麼都沒吃,可是到了中飯,我又想證明自己沒事,所以又刻意的把兩串甜不辣都吃掉,吃的時候我有注意,其實我根本就不想吃,它不是難吃的,我知道它很好吃,但是我吃到這些味道並沒有「享受」的感覺。不像以前吃什麼都好吃。吃完後,仍有微微的不舒服。

突然想起,來溫哥華以後,我似乎比較想吃「甜點」?是不是鹹食好像都缺乏胃口?就甜點還稍微可刺激我食慾?對我向來的胃口來說,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昨天晚上我第一次吃了以前曾經為了治療胃食道逆流常吃的胃藥「得喜胃通」,這藥會有骨質疏鬆的副作用,但現在沒有辦法,先測試看看,會不會讓胃痛好一點,昨天晚上吃了,並沒有效。今天仍沒有喝咖啡。不敢,也不想。

晚上一開完會,胃痛就突然好很多了,我甚至第一次感覺到肚子餓,想吃鹹的(不是甜的),把妹妹從韓國超市買來的張君雅小妹妹餅乾吃了三分之一包,再把菠蘿蜜乾剩下的吃掉,可愛啊,在這裡的食物,突然間又好吃了起來,這才想到,其實前幾天還是有在吃的啦,是中間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沒胃口的。真是胃酸的原因嗎?今晚會繼續吃「得喜胃通」。

身體真的是特別的工具,這工具一出點問題,就馬上無法供應給大腦該有的支持了,大腦就會瞬間變成無法運作,即便大腦本身沒問題。

在我開會的時候,哥哥上日文課,聽說又被日文老師訓了一頓,細節我不知道,但可想而知應該是不認真、沒做功課或沒複習…以前我很慌張,哥哥怎麼會一直賴皮成這樣,但,我現在決定:我既已經將孩子帶到加拿大來了,已經前所未有的了,現在,我要立刻進入下一個「放任時代」,我要「管理我的整片人生」,不再讓任何事,驚犯到我;雖我仍有責任要導引我的兒子女兒往對的方向去,但可以用一種比較大而化之、大而括之的態度,看最糟可到哪裡,先設立好。

我蠻驚訝,先前在台灣,從來沒有真的動念去找那些當年在溫哥華的老闆們,今天用手機隨意查了一下,立刻就找到了──Dr. Kossentini,天,長得和以前一模一樣,現在在Intel做Director,好奇怪,他這麼成功的教授生涯竟就在我畢業那年停止,自己去開公司了,還去Cisco過,再開公司,然後現在在Intel,該不會是兩次賣掉新創公司吧?現在他回到溫哥華。另一位是Robin Tivy,曾在他的Yaletown那邊一家叫Bluesoft的小公司工作過,看到他寫的自傳稱那時候開的那家公司是「燒錢的小小的資料庫公司」,後來他也老了,自開YouTube頻道,我聽他說話,一聽口音與口氣就確認了是他。

嘩,我要去與這些老闆們見面嗎?他們可能就在開車半小時以內處啊。唔,好像又沒動力。一方面是因為我也沒過得多好,最主要的是,總覺得大家的人生都已經走到後半段,不會再有什麼發展,好像沒必要去打擾前半生的回憶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