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因為今天是星期五,還是連續好幾天的寒冬終於露出了大陽光,或是,今早九點成功喝到一杯燕麥奶咖啡加一份濃縮(小七店員這次沒泡錯),還是真的是我想的「那樣」。
應該是吧,真的是團隊,真的很合拍,今天第一次覺得確定這地方是我想做更多事的地方,覺得自己待在這裡的時數不夠久,想待更久;當我待更久,一定可以有更多的事情做,每一分鐘做更多事情皆不是在付出或消耗,而是富滿而且建設。回顧在職場的過往,最快樂的幾段,一,剛回台灣的企管顧問公司當一個小業務,與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成好朋友;然後在創投時期,辦公室在信義區16樓高樓,漂漂亮亮的,事情都做高階的;然後是當老闆時期,自己就是最頂端,無所懼,卻戰戰兢兢時時刻刻害怕部屬不工作、我賠錢。今天的這一段,好像是我整個職涯最好的一段。
今天脖子是繞著日本來的毛茸茸小毯子一圈的,外面再加了一條圍巾,這兩條,把我脖子層層圈住,這好像一隻狗被栓著麼?不會呢,比較像是把我整個身體固定在一個檯,像一尊被好好的安置好的人像,淡然、自在;這個地方即便戴著口罩,空氣仍然順暢的不得了。
繼續讀沈復的一段,被林語堂稱為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性角色的「芸娘」還活著的時候,沈復為了與朋友到遠處創業而離家,芸娘也鼓勵他出去闖闖。經過了一條河,河流上面的泊船,正是風花雪月場所,他居然在浮生六記細細提了這些,一個叫「喜兒」的角色;這部分令我對沈復的印象大大扣分,降低了他與「芸」之間的可愛,也間接證明了浮生六記之好與芸娘有絕對的關係,然而沈復身為作者,顯然並不在意,他奮力細刻了那條河上面他所看見各種的聲光舞蹈,船艙的不同層次以及登高至上看見河面自然景觀、再回到艙內擁其而眠之類的,各種古事,透過他努力的描述(應該時而誇大,不然古中國可就是處處像仙境一樣了),彷彿置身現場,和我們現在的景觀非常不一樣,但沈復其實也早我出生大約210年而已,並不久啊。
這樣看,沈復顯然希望大家看他的浮生六記,是一套誠實、透明的人生記載,讓讀者參與他的經歷與遊樂,而他也應該不曾猜到,最後此書竟只被截出「兒時記趣」一段,這代表一件事──所有的文學家、作家,認為自己的筆在什麼樣狀況下最有意義而寫,但最後真能傳世者,往往非他所意,而只被挑出「一般人看得懂的」,如果一個作家從頭到尾都全部就是金瓶梅,那或許根本就沒有傳世的可能性;胡適在演講中提到這件事,雖然他說那個時候車站都賣金瓶梅的小冊子,但說真的,時代沖刷,金瓶梅終究是古書,最後寫成通俗版本流傳的仍是水滸傳。
傳下來與否,說不重要,但若不重要,根本就不必寫這些字了呀。不過我仍要說服自己,我該注重的並不是「保留了什麼」,而是當下那些文章被看到了以後,影響了多少人「種下種子」在心裡,譬如在《國語日報》那些文章,他們會記得「小時候在報紙看到一篇文章」寫到「父母應該公開稱讚孩子」,他們會忘記在哪裡看到,也忘了作者(是我)。
下午訪談再一位媽媽,是好夥伴,對她的故事很熟了,聊三集都覺得聊不完。今天也成功的取得至少五位來自香港的專業家事工作者加入課程。
今天來安親班義務教這些小三至小四的小朋友們,最後一堂課,由於小學最後一週的上學,今天只剩六個小朋友上課,我邀他們錄「猜對了」和「猜錯了」各三句,有夠吵的,一直發出「碰碰」的大聲響,還以為誰打架起來,原來他們開始玩一種「紙砲」,摺成三角形,甩一下瞬間充氣發出「碰」一大聲,我問,這紙砲是新東西耶,是誰發明的呀?他們說,「是四年級的發明的。」好像很偉大一樣。那,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呀?有人說,「前天。」有人說,「昨天。」
實在是太可愛了。最後,我還是主動講了,這是最後一堂課,以後水果叔叔(我)有空再和大家相會、教大家程式(但大概是不容易了);小朋友們聽了以後,起初沒反應,過了一陣子,開始拉著我衣角、或踩著我穿拖鞋的腳,直直問我:以後真的都不來了嗎?我看著這些孩子們,有些還在扒著吃今晚的晚餐便當,他們都在這裡等著父母來接,這裡是他們第二個家,我不來,那他們就無聊一兩個小時麼。
壓力釋放後,就想吃點東西,來這附近的珍煮丹,已關,第二選項「迷客夏」,沒有椰果,店員介紹「波波」,我來以後還有「脆波波球」,真是人類食的幸運。飲料裡面可以加這麼多種東西,後來我們點了冬瓜茶、麥茶,飲料本身沒好期待,是在期待裡面加的波波。
最近「爆量多」的名人離婚,這令我知道,自己這次真的看對了趨勢,做對了志業,埋對了準備。這樣看吧,如果離婚趨勢不像「我觀察到的」「那個樣子」,就不會有這麼多新聞報出來!之所以會有這麼多誇大的新聞、雙方不顧顏面出來對戰,並不是因為雙方太恨,而是因為這社會已有一些嚴重的偏頗,其中蘊含非常誘人的可圖之利益,造成其中一方(可能)容易興兵作亂,這是非常時代的非常事態,然而,抓對趨勢的這一次,我卻沒抓對一件事───此勢並非一般商業趨勢,運動尚未成熟,一次再一次的發生,所以我又只能袖手旁觀了,只因為:我還得填飽肚子、養活家人、帶好孩子,我需要心情的穩定,沒辦法跟著這些當事人陷入;他們的無奈與無助,令我想扮英雄,但我不願把自己的脆弱心身也放進這時代的大型悲劇。這種悲劇,再有幽默感都化不開,再多淨心忍辱技巧也都平攘不下,唯一能解的就是:一定要笨到一個程度,才能半知半解,吞得下去。
離婚事件,知名的法律工作者用文章帶頭作亂,我不禁說出了一句話:「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一定要入地獄,不是此人,會是何人?」賺到時代的財,賺到時代的權,最後留下了歷史的名,我們讀經課本上所念到的這些人,是不是都是這樣子來的呢?如此來看,我這個人不但不喜歡跟風、拍馬屁,還要「對做」(做反的),必定失敗的呀。或,我又故意閃避開,盡搞一些雲淡風輕的東西,不痛不癢,沒有刮痕。這就是為什麼我又賺不到錢、又出不了名,什麼都沒留。今天或許我已經放棄這些,所以今天已經貼上第一篇「日記影片」,打算以後不拍什麼有主題的影片,拍日記,淡淡的就好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2:10am angina level 1.5;服藥:12:08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