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五,時間還是過得這麼快,不過當我坐到電腦前,每一分每一秒我就都多接近程式完成的日子一點點。這是一個簡單的程式,它意義在於以後我可以用Bubble.io做更多的程式,但這一份,亦不要浪費,我的時間有限,這套程式一定要讓它有點收入,做出點名堂出來,那到底是什麼?

要推廣這支程式,重點是(昨天說的)我要建立一個base可以讓我一直寫一直做來推廣它,有什麼載體是我可以一直寫一直做的,最好還是「文章」──關於離婚的文章,可以雋永者。這時候你再次與我「說書」,你說,現在網路上的媒體都會節錄新書內容,沒錯,這一次出書,各大媒體、各熟悉的網址幾乎看到我的《1的力量》,出版社實在很厲害,也是時勢所趨,網路媒體需要內容,而我們出版社與作者也非常願意將內容如此灑出去,都灑出超過30%的書了,網路上變成強而有力的搜尋磁鐵,這時候,有一篇文章被你看到,似乎是最近出版的新書。

作者60來歲,久而未有作品而去年第一本今年再接第二本,看來肯定也可以再次擠身婚姻作家之林───你推薦給我看,很可愛的文字但我卻只拚命的察覺到文字背後「到底實際發生什麼事」,她所形容的那個男性,背後又吞了什麼苦。雖然作者提自己憂鬱症且檢討自己做太過份之處,看似在這位「真愛」平反、認證這位男子是真好人(也順便帶出其實前夫也沒這麼差),但其實,過去隱忍的苦水已經這麼幾十年,未來也不會因為一本書的檢討而有改變,這位男子與作者每天每天的生活仍然繼續,看來,到死之前,這位沒聲音的男子都得為了在她的書中繼續當那個「貞操高等男」而忍一忍了───女性在言詞上有一面倒的優勢,有些人天生又是manipulator,因此,即便在未來家庭已完全平權,男性反而變成完全沒有競爭力,得必須靠忍讓、撐著,不能反抗,才能繼續一段看似和樂的家庭關係、一個穩固不摧的家;相較之下,女性在現代此時代即便這樣在家裡呼風喚雨一甲子,最後仍可以寫一本書「回正」,而那位男性多年來的辛苦,甚至還得繼續進行,直至離世那天,天啊,這境遇是比那隻路邊小貓還可憐(匿名群組其中一個半夜有個網友看到剛出生的小貓在路邊,大雨滂沱,另一個女網友熬夜在線上教他怎麼處理)。但誰會可憐一個大男人如同小喵一樣呢?連她自己女性閨蜜朋友都看到了她的缺陷,卻仍繼續交誼,還會幫她推書,一個人類,可以這樣「率直」的活著,不用怕任何後遺症,真的是很爽耶!

若來做一個社會實驗,在一個cubicle辦公室,一個男生進來,砸了自己的座位,即便他再有才氣,恐怕也會被fire掉或隔離;如果是一個女生,進來做同樣的事,還把旁邊同事的電腦全都砸爛了,可能會被旁邊人關心的問「妳還好嗎」、「需不需要幫忙」。針對這作者,有一位讀者「小筆」在博客來下面寫道「作者在書中不止一次提到導致她憂鬱症的原因或事件,木訥的丈夫、只關心自己家人的姐姐、令她擔心的家人。但我看到的是她家人的包容跟陪伴。」連旁邊的人都可以看到她這個在家排行最小的當年的小女兒,如何被「慣壞」的把所有問題都怪在別人身上,所以這本書真的是透過文筆好之人之手來反應出一個社會問題───只是那問題並不只是憂鬱症,而是一個更大的問題而我們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我們仍是宇宙造出來有男有女之別的血肉之軀、受各種感情支配呀。

今天是星期五,小姪女要來,我家妹妹亦早已「報名」,說這星期肯定要去淡水找爺爺奶奶,「以後每週都要來」,我家兒子聽到弟弟叔叔要煎牛排給他吃,也很開心願意來,我現在擔心妹妹與哥哥的補習班動力還是不夠,進度不知道在哪裡,我也抓不了,我爸媽小時候就是沒有在管我作業,我自己也很難管小孩作業,目前謝謝你還在管,一陣子一陣子的管,但背後核心沒治好,這些遲交作業、不想上網課……都只是表面,沒用,比我家螞蟻還解決不完。不過,至少兩個孩子今晚終於都暫時不在家,今晚你與我都可以休息一下,先不要管了。

利用在淡水晚餐時間與家人探問一下對於我若改打AZ,看法如何?大家的意見都沒有很強烈,我也越來越覺得「這是人類共同的實驗」而越傾向不抗拒,讓它下去見證吧,不過就讓我比較「想打」的原因又加了兩個了:第一,雖然最近其實並沒有急切見人需求,但因為我覺得要衝事業,打了才能一直出門開會,這時候最好不要隔絕於人群為佳。第二,孩子們九月開學,說不定可能回到學校,因為相關人員都已打疫苗,他們不怕,且大家會想,都能信任成年人上班族去上班可以好好戴口罩、好好的洗手噴酒精與全身而退,那麼應該也能信任孩子們?但,我可想像,要孩子們從早到晚都可以不被同儕所影響、確保安全,還要處理功課壓力等,實在無法苛求,因此孩子回學校上課,就是我們家防疫破口,風險急促提高,那個時候,萬一沒有打疫苗,肯定是不好。

車子到了城市盆地正中間,接起來弟弟叔叔和小姪女,還有一大袋的牛排,懂得生活美食的小老弟說這只是他冰箱裡的庫存,但肯定也是很好的牛排。我家哥哥妹妹和小姪女三個孩子,非常歷史性的拍了這一張照片、三個人都戴口罩、戴護目鏡;三人身高不同,一起見證人生曾經的這一刻。三個人都坐車子第二排,小姪女坐在我大腿上,我隨意地聊,塞車很嚴重,我也多聊了我在匿名群組的實驗,以及處理何老師在張老師這邊開認證課程繼續之事。

晚上,「那些事情」還繼續發酵,基金會開價要求認證課程必須再多付一倍的學費,在他們已經不穩的關係下又添一筆沒必要的變數,我與你仍做好後勤作業,寫好稿子,給何老師做參考,此過程讓我感受到你對於這教養學問的各種已越來越熟悉,透過大家的討論一起與專家共舞,Bruce Perry、歐普拉、阿德勒等等。所以今天我問你,現在我既可以寫Bubble.io程式,那我們可以做什麼點子呢?想到離婚,第一個點子就是:一個完整的離婚資料庫。以前一想這個東西、需要程式,就覺得麻煩,現在一跨過這門檻,好像開展了一大片可能性。

弟弟叔叔的牛排、孩子們的奶奶煮了我最愛吃的兩種魚、還有鮭魚沙拉、竹筍、地瓜葉皮蛋、手工花枝丸白菜湯,我搶著洗碗了,一邊也分到一根孩子的爺爺自製的純芒果汁的冰棒,孩子們都吃的很開心,然後擺好「拉米」準備要玩。妹妹還很可愛的提醒我:「已經九點了,爸比你趕快回去吧。」

我其實已經準備好,像顆彩彈一樣重重地擊在牆上,只是我只有一顆球的機會,怎樣才能將顏色染出最大半徑、最繽紛的燦爛?問題只變成這樣子而已。能活到這個時候,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求了,原因是因為大概也不覺得可以再往上提升。但真的不行嗎?

今天開始跟弟弟談這個No Code Movement可以做到什麼最好,我說,除了課程這些,我還是希望就是做成B端,因為那是我最會的,那麼這個所謂的B端怎麼樣做才可以最帥氣的「把它拿下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