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訴說的痛」來自於被特定人誤解,這事情一直存在,只是婚姻讓它變得更嚴重,挖動的通常是那個比較鬆動的人,這種事,若沒有足夠支持系統,極容易引發一個人「厭世」,因為感覺上自己已成眾矢之的、幾個人同時對他這麼說,他覺得被緊緊的框住,不可能掙脫,極大窒息感,而壓住的那張布,就是我最近看到的那個表情──那種「不相信也不屑相信」的表情即說明了所有。心中即便再多的吶喊,也沒有用,實在很危險。運氣好的,傷口會結痂,那個結痂就是憤怒,憤怒用各種形式化為結痂來將那個差點致命的傷口緊緊封住,然後,再由「文明修養」在那憤怒上又加了一層bandage「OK繃」,所有一切於是再次又得以按壓了下去。

這些人的攻擊模式就是「所有錯都怪我」,你從不怪錯,就是最可貴的特質;再怎樣情緒,你從不會這麼做。如果一個人想辦法無中生有的一直怪錯,總是會吸引一些心智比較衰弱者去跟隨,人生一開始就不對盤,靠否定來立定人生,可是我人生可大,還有好多人要我去幫助,謝謝你給我某種程度的支持,沒有怪錯,給了我這支株苗一點點空間在此險惡空間可以活著,不必結痂,也不必包繃帶。

Someone is stupid and mean. Someone is smart and mean. I don‘t know if I am stupid or smart, but I make sure I am never mean. I don’t want to be treated
mean.

今天我專注開始做離異課程的文案,早上腦霧未散,我硬做,寫了一段,主題設定為:「終於有人教成功變形!」、「國內第一屆離異單親家庭如何無傷無痛,國外原裝課程『Family Transition Triple P』今夏唯一一場」。「21世紀的離婚家庭的趨勢讓人猝不及防,很抱歉,它就這樣發生在你們家了。發生在你身上,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都不知道孩子接下來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對他的心理、未來會有什麼樣的挑戰?這是來上課的時候了。」我寫道:「大家時間寶貴,應該選擇最好的離異課程,這是一套國內第一次引進的離異課程,稱為『家庭轉換』(Family Transition),主辦單位是二十年的親職教育機構Triple P,他們從多年的親職教養嚴謹的研究之後,整理出這一套『家庭轉換』的單親課程。此課程專為忙碌的父母所設計,在疫情期間大家又擔心交通成本與無法兼顧孩子,可以『線上上課』,若有錯過的還可以『事後補課』。」

「此課程適合以下的族群:本身有離婚的念頭,擔心孩子是否會因為離婚而受影響、已進入離婚風暴,身心俱疲,需要方法走出去、離婚了卻脫不掉負能量等。」然後是價錢:「通常一場如此的5次學習共10小時的密集課程,收費經常在五千元以上,我們這次特別以接近成本價來承包,全勤且至少一堂課到現場者可得500元誠品禮券,這些設計都是希望能讓最多的父母親能來參與這一套歐美二十年的成熟機構所最新研發的這一套給這個『全球之惱』的離婚、單親、重組家庭趨勢的菁華課程!主辦單位真的很用心的要把原歐美原裝課程用最適合台灣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線上課程、美味點心、貼心的課前課後服務,前面幾屆類似課程皆大受好評。」

這次的課程的關鍵是,我不將它視為「親職課程」,事實上,Triple P自己的設計也顯然已經跳脫親子的範疇,他們談了很多大人的事情。

我和你討論,你現在透過幫何老師處理教材,很熟練這課程,極認真的在管理翻譯,連影片也一併處理,今晚「借」了孩子的電繪家教老師一小時的教課時間來學如何上字幕。我請教你此課程的幾個「pillar」,你提到:「認識情緒、往內看、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個文案是這個星期的重點忙碌,我要把這個離異課程提出去,二星期後就要說明會,這會是所有離婚人所祈求夢想的一個解決課程,而此課程真的有此氣勢可以達成,它一開始就已將格局拉開了。

另,以一個男性的身份,我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探索,這是對此社會相當有意義的另一堂課,我主導,不必成本,只是開端。這些都無法賺錢,只是開出來。

中午你開車載我來跑廣播,上廣播節目真的是身心調劑,廣播不能算小事,至少,有機會見到主持人這些本地大人物,就算大事,但是它同時也是小事──跟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比起來。以後有機會這些離婚志業開花結果,主持人都變成了我路上幫忙拍手的人。我們車子經過了行天宮旁邊,這地方特別有感,以前住國外,每一次回台灣又離開,離開前都在這裡搭客運,搭到桃園,才會上了一架巨大又危險的大機器飛到三萬英呎那麼高卻帶著我回家。幾次之後,龍山寺這邊就變成了故鄉給我的最後回憶,總是在這家超商享用最後一瓶AB優酪乳、茶葉蛋、三角飯糰等,現在這裡多開了一間路易莎咖啡,可是我也不會再離開這裡了。

我們進巷子,走深一點,有個停車位,享用了自助餐三百元(我佔三分之二以上),就在車旁邊一家全新明亮優格店吃了兩球冰淇淋。蘇軾先生大概不知道他的名字有一天會變成這樣一家店的店名,更不知道有種東西叫「玻璃」可以將熱空氣隔絕在室外,又有一個叫「冷氣」的東西可以把空間弄得跟冬天一樣冷卻舒舒服服的可以吃冰淇淋,更不知道有「冰淇淋」這種東西,現代人居然連傳統的都嫌棄不吃而要追求更低脂的「優格」解饞又減肥,我吃杏仁和豆漿口味。如果他真知道的話,那他可能就不會太在意他後半生曾住過的海南儋州,就算回到京城,與這家與他同名的咖啡店比起來仍像廢墟一樣。

來上范可欽的節目,范大哥居然改名字,他不像是會改名字的人;之前廣告公司提案維納斯曾與他有一面之緣,他節目前查網路也知道了我是部落客,講話速度非常快,我還算跟的上,錄完第一段他開心的說:「沒錯,就這個速度,我知道你跟得上的!」於是他開始「飆話」了,很可惜,因為速度太快,所以對他問我的問題(都是我婚姻相關)我還是照我公版去回答,不過,有了新聞哇挖挖的經驗,今天有特別去強調一個感覺:一個人生勝利組(我)也得嘗遍婚姻上的痛苦,當我痛苦的時候和一般人一模一樣,將自己痛苦讓所有人知道。且強調「友善父母」,就這樣40分鐘的訪談就結束了。

今天我有看到這兩天的缺失,要做一個能忍的人,才能享受後面的漫天櫻花。晚上回到家,我又變了,我覺得已經不必忍,因為我感覺到了──「愛」。愛會讓我願意做很多事,就這麼簡單;當我們開始講理的時候,就表示沒有了「愛」,但,愛會回來,然後,等到它回來,我們就有漫天的櫻花。今晚你先煮了這麼多菜,等一下還要和電繪老師請教,我趕快衝進廚房將整個廚房接手過來,這麼多鍋碗瓢盆用很多時間細細的洗淨清理,開始熱了,滿頭大汗,這段時間卻好舒適,我也想出來了───

專業人士來參加這種離婚媒合會,主要為了擴大人脈,認識可能認識其他離婚者的專業人士,因此,主辦單位的重點在專業人士的種類跟人數激增,讓離婚者感到重要,這時候就產生另一種需求:離婚者故事的講師,這一段另外就造就了「師訓」的需求。

第一次在我粉絲團上面放《國語日報》的文章,並寫了我的感想──「我很喜歡自己寫的這一篇《糾正的藝術,陪他一起做》,不知不覺中在《國語日報》寫專欄已經半年了,都要謝謝好友蘭芳推薦主編林瑋願意重用,為我特開『E世代海歸老爸實戰錄』專欄,在國語日報粉絲團,我的文章也履創佳績,分享率非常高。」我這樣寫。然後,今早的第二篇,我則寫:「今天早上幫兒子整理書桌,又看見了文章裡提到的那隻小小的瓶子。我在《國語日報》的固定專欄『E世代海歸老爸實戰錄』,兩個孩子是『忠實讀者』,聽說,女兒班上同學也會讀,常跑過來對她說:『你爸寫得真好。』」

我有感而發:「其實,全世界的大人覺得我寫得不好沒關係,只要一個孩子覺得我寫得好就夠了。在家裡,對小孩唸唸唸,他們聽不進去,一旦成了白紙黑紙用油墨唰上《國語日報》,他們就會乖乖的、一字不漏的讀完,還會與原作者(我)討論───尤其,當我文章寫到他們的時候。」回到家,兩個孩子又在看我本週一的專欄文章,這次我提到日文老師,且這次主角輪到妹妹,她很期待、讀完後又故意向我抗議,哥哥回來也在討論,很有趣。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9:20-9:40 angina level 2.0;服藥:9:30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