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終於喝到PK咖啡,我去電預訂,老闆娘認得我聲音,親切泡了一杯有奶泡、一杯無奶泡的給我們倆,也吃到了好吃的蛋餅、你買到好吃的飯糰,我們在公園邊邊喝完了咖啡一邊聊天,終於,咖啡因入注,我「醒」了。

「醒」後,來到這處美好的城「男」舊事,竟然覺得這空間怎麼有點不一樣,好像裝潢過,怎麼好像變大、變寬敞了,原來是擺上了一條一條的桌子,桌子是鮮白色的,一張一張的鮮豔椅子,前面兩支麥克風都以小小的腳架立著,看起來像大人的幼兒園。今天大概會有講座,講座就表示有人,來這裡的一定是與心理學相關,就覺得很愉快,雖然知道答案但我還是問了一下,這裡有裝潢過嗎?沒有,是我心裡裝潢過了。

算算,來城男舊事認識這些夥伴的年份已不只是一兩年,時間就是必須過這麼快,現在的我應已比2018年那時候還要進步,也比一兩年前還更知道怎樣合作最確切,真希望現在的我趕快追上去,今天談的主要是五月底要辦的講座以外,還希望多辦一場,明確的要辦一場有深度的、有學理的,把學到一些理論運用在離婚市場上,做一個開場,時間定在六月,也就是五月底講座的下個月,打算講「給離婚男子的情商課程」,馬上得到這些專業朋友的認同。

從前在民生東路這裡,走出來就沒有地方坐,只能唯一一家怡客,連坐在窗門邊偎著玻璃那個座位都仍覺得它好黑暗,照不亮心裡的角,然後,路易莎來了,它一開店,本身就已經合乎所有現代咖啡廳該要的標準、漂漂亮亮的,門口貼著公版的招聘訊息,也輕鬆的找到一個富有光源的座位坐好坐正,落地玻璃看出去,是民生的林蔭,此時我也無暇欣賞,因為───感覺到腦筋動得非常非常非常快,趕快把握這難得機會,快速的把剛剛那個「情商課程」給寫完了,這次我才想到,如果這時候開始跟任何人講話,包括你,就會被阻斷,或許我實質需要的並非一個講話的人,我需要的是可以很快地將趁此(頭腦順快)機會將這些東西快快做出,不被任何人的回應給影響;所有人都是來幫忙我的,而最好的幫忙並不是回應我到底做的怎麼樣。

原來這就是我搞錯的地方,真正的實業家,他心中自帶一種極大的渴望,無論那是想出人頭地、讓人看得起他、或心中有什麼憤恨、什麼很大很大的空缺?總之,他為了成功,無所不用其極,所以,他腦中會自帶一個密閉隔間,因為他不需要和別人談,靠自己一人就可以將所有一切差不多全部都想了一遍,若需要和別人講話、說說此事,無論這個案子cook得多「不完整」,都不怕,他並沒有期待從別人那邊得到什麼正面的回饋,他只是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想辦法再推前一格、推前一格,推前一格,直到成功為止,而身邊所有的聽者都全部都是他的幫忙者。不幫忙,沒關係,他腦中那個東西非常非常的堅定──其實我腦裡已有這麼一間隔間,唯一不同的是,我腦中這間隔間,並不堅定,我仍然渴望被被他人肯定,所以跑去跟別人說,然後就又被打槍,然後又潰散了。想想,會被肯定的案子,也表示它可能已經非常確認,那它也就不會是多麼劃時代的新創,不會是多麼了不起的新創。

所以今天做的,是想辦法再多做一點東西出去,約了地方法院演講排在10月,東西都在進行,往後起每月應該都會有一些重點式的亮點講座可以推廣,然而,收入在哪裡?收入在哪裡?今天我想到一些,也是在腦子快速運轉下的,比方說「平權認證」,這是非常棒的東西。再來是某種「極高階離婚」,這也是正確的方向但後來因為我為了求市場就慢慢變成平民化、自己搞不懂自己在做什麼。

松山後站,這區有菜市場,街面上面的小店都亂了一點,每間餐廳和隔壁的界線分不清楚,有的疑似衣服店裡面有餐廳,餐廳裡面又有一個無關的攤位,這裡有這麼一間專賣玉米排骨湯,在婚姻期間蠻常來吃,來吃的時候對方心情總是好一點的,我們經過,推薦你來,你一眼就看到那個我從來看不見的招牌,上面指出在這麼多亂七八糟的店面中這個「玉米排骨湯」在哪一間,此時才發現這裡的東西我都不能吃了───刈包有肉,玉米排骨湯有肉,所以我吃旁邊的自助菜,青菜都快沒了,在方向盤旁邊吃,你下車自己吃,多幫我點了一碗沒有肉的玉米湯,才發現他們玉米湯好鮮甜,但那甜我現在會煮飯了判斷應該有加糖。

來到公司倉庫,看到倉庫裡面現在擺了超多箱的我之前的書,門口就滿滿的《英雄爸爸》,不知道有多少箱了,看了會心痛嗎?奇怪,以前看到這些箱子全都是難過,好多悲淒的感想,現在我不心痛也不難過了,看到滿滿的賣不出去的書,我開始覺得是「機會」,「我還有這麼多《英雄爸爸》書可以賣呀!」我覺得接下來一定會有機會賣掉的,想想為什麼最近心裡有這麼大的轉變?還是要謝謝總編幫我出的這一本《「1」的力量》,啟動了氣勢起飛,我的第三春要起來了嗎。

但畢竟這(我)是一個44歲的身體,今天心臟不是一陣子而是幾乎一整天都有點怪怪的,必須閉上眼睛才能止住它發作;今天依然偶爾想吐,這些輕微的症狀我都可以知道如果我去排隊看醫生最後還是換一個什麼都沒有,我又不能隨便照胃鏡。就這樣子吧。

我坐在冉冉那片大窗下,有的窗子你一看就知道它很厚,這個窗有弧度,左右兩邊的柱子都是敲下去響亮的硬金屬,比玻璃還厚了十倍,在這裡看著捷運軌道後面的那些全新的南港住宅大樓,樓下方還有腰身拐左彎右婀娜多情的細樹幹,雨停了,雲漸漸薄,太陽還沒出來但知道明天應該是晴天了,這時候,我卻「疼」到沒辦法享受。感覺到胸間一個梗住,類似打嗝打不出來,沒這麼嚴重,但它已經麻掉了周邊其他、我身體近一半的器官,讓我整個的疼著、不舒服的皺著。這才發現這狀況今早就一直有,時好時壞的,幾乎一整天了。這是怎麼回事?

天氣溫暖了,所以不是因為太冷,那唯一的嫌疑就是我在三天前健身了。難道我真的不能再健身了?那表示的是我不能再放肆的吃東西,我將一輩子很辛苦的克制自己每餐只能吃一點點才能維持體重,好不容易健身的習慣已學會卻遭逢這樣我真的很扼腕呀。不過,開心的是至少你已經上第三堂教練課,你已經知道怎麼練肌肉,每次肌肉都痠痠的,這一定會提升基礎代謝,你會代替我享受這應有的美好人生。

晚上我全部投入在紀錄片的主持現場工作上,在這次的工作我給自己一個目標──能讓現場的專業工作者都能夠在「情感」上達到最高程度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不以「理」服人,我們除了理之外還要觸動情感,而我就要是負責觸動觀眾情感的那個人。

看「傳記文學」這期,提到一個被稱為台灣才子的「呂赫若」,每次到這部份的連載我就跳過,沒有仔細看過,這期是因為我已經全部看完,沒東西看了,只好看呂赫若,看到了他當年的日記記述他從台灣到東京,寫著「只是害怕,怕產生不出偉大的作品!」、「寫出偉大的長篇小說!」、「今後專事文學、文學!」而寫作的過程又常常「修改構想後,開始寫作,下筆流暢,可是重看時,感覺極其乏味,總覺得生硬」、「聽著雨聲寫稿」、「定不下心,終究沒寫完」。最有感的是他提到他在東京生病了,懷疑是肺病等,然後寫了一句「死非所懼,唯恐沒有可以傳世之作」。日記真是很有威力,這些碎片的記敘和此人一生實際發生何事,互相一比較,就會看到一種水面下划水的動能,而這種「寫出傳世之作」之動能,在一些人身上,包括我,是「共通」的,而以這位作家為例,他似乎也得到了他要的,因為至少我在已過世快要100年的此時我竟還讀得到這個人的名字、讀到他的日記的碎字片花。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1:30pm-2:00pm angina level 0.5、3:00-4:35pm angina level 0.7、4:35pm angina level 1.0、5:31 angina level 1.0、6:00-7:30 angina level 0.3;服藥:10:33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