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參加婚禮,反映出我「喜歡結婚」(這句是嚴肅話,然而大家常當我在搞笑)。年紀到了,有個空窗期,先前該結婚的朋友都結婚了,下一批輪到這些已婚的朋友的孩子了,孩子又不夠大,沒大到可以結婚,這時候。其實應該還有一群人應該結婚的──同事們。但我長期「沒有同事」,反映出我長期沒在工作,長期又是老闆,同事不是疏於聯絡便是當初沒有培養好感情,還好,有一群叫做「溫暖的205」的可愛同事還記得我,這數字原本是在商務中心的大辦公室的房間號碼,今天中午,一定是特別的好日子,一位下午課程的學員也去參加婚禮,早上亦在路上看到好幾輛白色的禮車,天氣又特好,天上無雲,深情的陽光掛在上面。
由於今天是以前主管或前老闆身份參加婚禮,自知不能如往常的穿得可愛可愛,不能隨便;這是我今天第一次回想到當年的自己,自己婚禮那天,有一桌是我當時正在工作的創投的同事們,老闆們都到了,老闆們極開心的笑著,和平常辦公室都不一樣。現在回想起來,那笑容一定是特別的、特別的用力的,要給這個年輕人(我)最美好最美好的回憶,而我竟也在這麼多桌之中,唯一只記得我老闆的那一桌。所以今天我拿出很久沒有穿的粉紅色襯衫、先前上兩個講台清講所穿的卡其褲,身體好緊,又好冷,再加一條你給的圍巾就夠了。上一次穿是12月初於女人迷上台,現在是一月底,近兩個月的時間,我長了一些肉了,仍每個月都空付給健身房我一次都沒去,教練每個月的提醒信還在寄但我一次都沒去找,已經不能做重訓或有氧運動,我對我體重不是太擔心,因為對這個隨時被心臟揪掉的靈魂來說,能夠活下去,參加到像今天婚禮這種mind-changing的場合,就夠了。
這間喜宴會場是全新的,不在以前我所熟悉的那一列常辦婚禮的地點中(它們都倒光了),而它又比我心中「喜宴」等級又更上一層,不是豪氣,而是……開闊、自然、陽光。總共四層樓全都在辦婚宴,一層有兩側在辦,我們這一層特別的挑高,走進去幾乎三個面都有向外的落地大窗,驚人風景;於是中午的婚禮,陽光居然可以落進每位賓客的眼睛裡,而當賓客(我)害羞的慢慢走近禮桌,給了禮金,簽了名,隨即由一位親戚朋友帶到已經坐滿了的一桌,此桌的人已向我揮手,開心叫著:「威麟哥!」
我環視了大家一圈,大家和以前一樣,只是名字都有點忘記,再掃第二圈我就記得了;有兩位沒看過,問了尷尬,因為兩位其實也是從前的同事,我比較少與他們見到面,大家忙著幫我說話,唉威麟哥你比較忙、你都高高在上之類哈。年輕人自己常見面,大家對新娘新郎的所拍的婚紗讚嘆不已……婚禮嘛,流程都熟悉,都知道接下來哪裡可能會感動,那一條紅毯其實也不明顯,但我依然沒有準備好在新人進場時被極高的感動給淹沒──新郎挽著丈母娘,新娘的手挽著她爸爸,交給新郎,新娘深深地對岳父岳母各一鞠躬……音樂在現代已經不是一首歌,要卡農還是要什麼,而是一首有設計過的組曲;一段紅毯的音樂還分成好幾段,依情緒起伏,好像排練過但又不可能,它是非常非常真心流露的人生大戲,賓客皆拿著手機從沒放下他們的手,一路到新人上台,我卻看著出神。
這情景似曾相識,忽地過了14年,今天這場面即便別人不知道我的故事、我自己都自覺尷尬又彆扭──我不但不是沒有結過婚,而且當年的婚禮就和今天這一場,一樣的辦,每個細節我細心照料,這裡的每一句話、每一段節目都是深深地成功,太多亮點旨在推翻在場所有人對以前婚禮的印象,呈現出新人愛情的獨特──要命的是,我今天才知道我竟還記得非常清楚。今天看到,新娘做的LINE貼圖是這場婚禮的主軸,餅乾、桌上放著這可愛貼圖的立牌;求婚的過程,紀錄影片拍得很有層次,全部都是新人用軟體自己做出來的,就如同當年我也用當時厲害的那些軟體做法在做了東西,總之,每個年代的婚禮都會讓上一代老伯伯、老伯母驚奇,而我現在就是我當年婚禮的老伯伯了,這老伯伯竟在場合想起當年我還輸出了我所寫的書的插畫大圖,粉紅色的,成為拍照面板,喜帖有兩張不同的,上台還有蓋章儀式,從小到大的照片集也有配樂和留言,最後還在大屏幕上跑了一段感人的留言,是表哥幫我做的……一場婚禮,盡力的為我們的年輕,做了「成功」的註解,但是呢。
面對這些年輕的同事,我主動講起這話題,他們都知道我離婚了,很好奇的問我事,我也只能說:「感觸很深。」其他深一點的感想我一時「組裝」不出來,太多細節剎那間一湧而上,完全來不及組整,它們就因為太微弱而又藏回到我心裡的深處去躲著了,大概會躲到我死掉的那一天。今天,新娘的爸爸是唯一在台上講話的長輩,他說今天的女兒非常的漂亮,上次在從剛出生的保溫箱裡,也是這麼的漂亮。一句話就極為動人的把整個「時間」之神奇給點出來,年輕人或許還沒體悟這是什麼意思,但深深被時間過太快而來不及有理想之成就的我所苦的我、百分之百有聽懂了,我也試著為整個人間做一個結論,試著想像他們十三、十四年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但怎樣都想像不出來,相信當年對我的婚姻有任何疑問者,看到這一整個對幸福的堅持,或許也想像不出來──但「它」就是發生了。
年輕就是成功,世代不一樣了,新郎是樂高的高手、大中華區唯一的講師,看起來有點像鄭匡宇的年輕,從我認識的匡宇兄,我知道我這位優秀同事一輩子應該是幸福的。而同事的貼圖賣得很好,充滿創意又天賦洋溢的她一輩子不需要擔心哪天才華用盡,他們也和所有新婚夫妻一樣,願望之一除了白頭偕老、或許有可愛孩子以外,仍是「賺大錢」,而我也知道,他們一定會完成這個願望的,就算再怎樣看起來沒這麼快,他們一定會比原本預期還更快十倍的速度完成這個願望的,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子的。
婚禮結束在三點多,我竟不覺得已過這麼久,而且我還是那桌最早走的,回到這一間關得緊緊的教室,看到我的位子已被你安排在最後面,這又是一場滿滿的、有收穫的一堂課,是第四堂課,只剩一堂,後面我們綿延的更多,不只加一堂,即將再辦說明會、還有第二屆、還有「學長姐制度」。現在大家的氣勢,就是一定要把這個繼續辦下去,不只是我,感覺上大家會幫忙我們一起辦下去,但我身為其中最主要的負責者,我知道,訂下了日期,不表示辦得起來。
錢快燒完,我仍再「加碼」了,安排攝影師帶著器具來我們現場錄影課程實況、以及在茶水間進行一對一的訪談。這部份主要請謝同學幫忙找她認識的高中學弟妹,非常驚豔,現代年輕人都可以做到相當專業水準。這本身在今天形成了又一個新的商業點子──如果台灣這邊的年輕人已經沒辦法接受「全球化」,那就改為做「在地化」及「多元工作」的協助,我曾是超強接案者,接案這種事我行。
回來,我和你、謝同學、孩子們形容「現在的年輕人的婚禮」,謝同學問,誰是年輕人,我驚訝的發現,對呀,謝同學比我同事們年輕了10歲,而我家孩子又比謝同學年輕近10歲。今天我們這些人分成四個組:十歲、二十歲、三十歲、還有四十幾歲(我)。
走進弟弟家,看到一個好美的畫面───三個孩子,正在演奏什麼?為何聽起來這麼的熟悉?原來是「羊毛和花」的「啦啦魯啦」,妹妹彈小鋼琴(她自己摸出音來,還將音寫下來給小姪女),哥哥是打擊部門,打擊部門最辛苦,要一直換鼓;小姪女在吹口琴,好可愛的畫面,而且學得好像!全家叫了三種Uber Eats過來,其中一種是弟弟自己走路去拿的炒滷味。比薩是點評超高的,被我們家最會享吃的兒子評論為「第二好吃」,第一好吃是上次在淡水、爺爺奶奶帶他去的,爺爺奶奶很開心聽到上次這麼成功。爺爺奶奶也找出當年帶兩個孫子到「布查花園」的照片,那草真綠,對照上週到「美麗山林」看到的「假布查花園」,孩子真正的有感覺。
繼上週五哥哥第一次自己戴雙眼成功,今天(週日)晚上,妹妹也第一次自己戴上去了,雙眼都成功。右眼成功後一度左眼戴差了,眼睛滿是淚水,我趕來時已經又紅又淚但妹妹忍住恐懼一聲也不吭,我趕緊拿吸棒為她拔下,她堅持再自己戴,到浴室去成功戴上左眼了。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