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幾坪的空間裡,進行一個四個人的家,真是很不容易,我們有相當不錯的天賦,可以將這個家弄得乾乾淨淨,以後肯定會更乾淨,因為我們習慣了每個東西都要放哪裡,只要記得時時為它們歸位,它們不會出來亂了眼睛。不過,就會多出很多很多的多出來的動作──比方說,一回家必須先掛好我的口罩與掛牌、順手將孩子脫下的鞋子及我自己的鞋子全收進鞋櫃,如果沒有這樣做,進來的那一小塊兩坪不到的小空間,就會擺滿七橫八豎的鞋子,反之,整理了,那兩坪的小空間就會是漂漂亮亮的白色大理石,作為這個家難得的一個讓眼睛的休憩小空檔。類似的道理,脫下的外套、卸下來的書包、剛剛拿的傳單發票、買的書…等等,都要在第一時間拿進儲藏室收好,讓外面的椅背可以四把椅子長得一模一樣,乾乾淨淨的…這些「馬上收」的習慣,都是在小空間裡必要的生活方式。
非常非常多重複的動作,非常非常多,就是我們家居生活的特色。做重複的動作,包括家事,尤其是「衣服部門」重複的做,大量的丟洗衣機、烘衣機、摺衣、燙衣,浪費很多時間,我到底學到什麼?有這些事情可做,每一次一有空檔,就不會想去「多寫一篇文章」,而是「趕快把衣服先洗好」,像後者這樣的「趕快先做好某某家事」的想法永遠都在、永遠都有,我只要去做掉它,就一整晚的美感,就好像每天洗澡的時候要洗耳朵,莫名其妙,不洗,其實有何關係?洗了,感受到乾淨,完美的感覺真好,不過,洗耳朵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開放性、沒有生產力、沒辦法解決任何財務問題,而且,隔天它又髒了一次。
我學到的是,一個成功的人必定不會把這些看在眼裡,也不會怕別人怎麼想───我應該要這樣才對,但我離婚以後變得「反方向」,我非常在意別人,非常在意自己,想要非常非常的完美,耳朵都要洗乾淨,全家沒有一處不乾淨,今天花時間將浴室整個擦洗一遍,真的超級乾淨,那個心中的極度舒適與坦然其實在我心中鼓漲得像一顆好大的氣球,囂張得不得了,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有一天醒過來。
兩個人有時「合作」得「辛苦」的核心原因,說明了為何各種startup的「共同創辦人」較多失敗,因為,對等的合作,永遠都會被兩方同時覺得「我做的比對方多」。每一個人都受自我意識蒙蔽,兩個人,在兩個不同的地方,永遠覺得自己在現在這個地方做的事情,比對方在另外一個地方做的事情還多──當自己在家顧家而對方在外,永遠覺得自己在家做的比較多;自己在外而對方顧家,永遠覺得自己在外做的比較多,所以,婚姻、創業,都一樣,沒有「對等的一起做」這種事,必須明確誰是主導,誰是輔佐,這樣明確的從屬關係才能創出長長久久的互信互愛互相尊重、互相感恩的健康關係。
顯然,這樣的結論,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人類基本公平原則。或許,人類想要再進一步,必須先去除自己腦子裡這麼多的習氣,才有可能看到真真實實的人。不然,所謂的「公平」都是打擊自己的夥伴的武器。
謝謝你,今天是孩子的寒假第三天,你在OT工作室那邊忙碌著地板全部拆卸,我們將幾萬元的地板拆下後暫時放進倉庫裡,順便把倉庫的紀念品再運出來扔了。現在再看到那些東西,的確很可笑,那時候剛搬離前一個較大的辦公室,覺得有一天要讓公司再大起來,所以保留了各種音響設備、各種電話(希望公司有天要恢復30人的水準!50人的水準!)現在看這些設備好陌生,應該要是屬於垃圾桶了。我們送到垃圾回收場,被管理員還有司機刁難,垃圾回收場禮拜六仍在運作,除了中間空著的秤重平台,旁邊全部都是垃圾,計算之後他們給了你135元台幣,那是電線線材的回收費用,
我太想幫孩子們出國了,我就越寫越重,原本只想告訴他們有這個活動、有這個比賽,現在變成手把手,然後變成要幫他們申請,越寫越誇張的好像我打算為每一個小朋友客製、幫助他們得到一切,我真的有這麼多時間嗎?不過更誇張的是,寄給幾千個家長的電子報卻沒有回應,我又不想對外面直接宣傳、讓全世界知道我現在有這樣「幫忙申請全球比賽」的打算,所以還是只在私下email去傳,「是現在的台灣家長不希望孩子出國嗎?」這樣的疑慮不斷升起,我想,如果是這樣的服務手把手,那麼,只要我找到一個「一個學校都是這樣的父母」我其實就搞定了,肯定會有500位父母願意付這樣的錢;而如果我找到「一個班級」這樣的父母我也就心安了,肯定會找得到這樣30個父母願意付這樣的錢。
到了下午四點半,在車上,剛補習回來的兒子吵著要手機,他的臉趴在座位上看起來很有趣,剛好此時車子來到南京東路五段、我以前住家白色大樓的旁邊停著等紅燈,我往大樓頂上9樓處望了一眼,和我兒子說,當年爸比我小時候住這裡,還是小孩子,看那個冷氣,就是我小時候的冷氣,我還記得冷氣的味道,都記得那個欄杆,和弟弟叔叔在窗邊玩,那時候我也在猜,我兒子會長什麼樣子,我女兒又會長什麼樣子呢?而現在,「真相大白」,我兒子就在這裡,我感覺如何呢?我笑著對兒子說:「兒子女兒永遠都是最滿意的。雖然他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的盧我,還是很可愛的。」
回到家,你已經準備好,這是何老師的Triple-P課程所教的「家庭會議」。我還不太了解細節,感覺上是一個很西洋的點子,你看起來很相應,我們來試試。你指定妹妹為「計時官」,我為「紀錄官」,哥哥是參與者,你是主席,會議時間:短短三十分鐘。為了確保時間,你還拿了好幾個時間鐘,一直設定五分鐘、八分鐘的,絕不超過。一開始我們先列出各自成員的「家庭工作清單」,孩子們認領他們要做的事,哥哥說他要吸地板、燙衣服,妹妹說她要做早餐、餵食寵物(開玩笑的)、並要閱讀與我們分享。你則為他們加上「整理自己的桌子」。接下來是定義所謂我們家的「家庭價值」,也就是外面的人看進來,我們應該會是怎樣的一個家?哥哥馬上回答:「質感之家」。真有趣!妹妹說:「白色家庭」(因為我們家具、衣服很多是白色)。哥哥再說:「可愛人生之家」。哥哥後來再補充:「希望能有錢」,你則將它文雅的改成「富足之家」。你並提出幾個關鍵字,是我們家的目標───誠實、友善、可靠,合作,獨立,感恩。你稱讚,妹妹最近兇巴巴之後都會對大人說「對不起」,哥哥則會一直向大人說「謝謝」,各有各的好。
你在最後七分鐘開始討論「獎勵」,妹妹先說:「想要特製大餐,想要有點焦焦的節瓜、章魚小香腸、花椰米、COSTCO的大理石麵包……。」哥哥則要求,可以看一個Netflix沒有的影音。兩人都說他們想要氣功十五分鐘,然後,會議準時在三十分鐘之內結束。
晚上開心的,會議後的獎賞就是來吃「涓豆腐」,帶謝同學一起,有年輕人,對話更有活力,更開心的是我們家真正的年輕人(兒子),和我一起來買衣服,他動作好快,不想久待,再冷的天氣都還穿短褲的他,買的又是一條新的短褲,怎樣都不買長褲。也買了一件外套──外套和短褲都是綠色系列的。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和我家兒子兩個男生獨自來買衣服(以前買過鞋子)。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