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是真正寒假第一天,鬧鐘到八點,再睡至八點半,第一次睡滿八小時,妹妹陪同下你開車在陽光下載我來和史丹佛同學見面,坐在這間面寬大、玻璃到腳底,剛好陽光正面打下,我們坐桌旁,這是我們第二次談自學,對於台灣自學版圖有了比較廣闊的認識,著重在「歷史」,同學說,體制外教育差不多二十年前開始漸受注意。咖啡因與陽光配得很好,我認真的一邊抄,一邊思考要問她什麼才「最有用」,而我自己其實想問一個最深固也重要的關鍵問題:自學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栽培,但長大以後孩子還是要回去主流的,畢竟(我說)資源(錢)仍是銀行發出來的公版,不會因為自學,就可以用自己特色的錢幣。我的意思是,孩子為了生活,終究還是得回到體制內社會競爭;而現在的體制,不是創業,就是工作,前者需要跟流行,後者需要主流架構的學歷,怎麼辦?
我們開始談「交大百川」、「清大拾穗」等特殊選才入學方案,所以自學的的確是有路可以走,可去名校,但真的每人都有機會?是否當我孩子到升大學時此管道即會被濫用而造成沒機會?到最後大家在體制內的主流教育也是為了想要搶得最大機會、透過考試獲得人生上的學歷成就不是嗎?此時,我同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解釋:我們小時候,沒有人寫程式,沒有人搞行銷,沒有手搖飲,後來,這些都會出現。也就是說,未來的人類,永遠都會有這些「開放式的新產業」,提供給積極的人;這些從小被好好教育、火苗點燃者,即便沒有學歷、沒有主流,進入那些產業都會做得很好,都可以出類拔萃。但我的確也有點質疑,以我自己來說,我是一直在體制內,但做了一些變化(父母移民出國)而回國時其實是挾著「高」回來的,以致於可以搶到先機,但我家孩子如果是台灣本地普通高中或普通大學畢業,即失去這種「高」,來做行銷公司、來開手搖飲,就沒有我現在的優勢。身為在地孩子的父母,我覺得我並沒有從自學這個解方來得到百分之百的把握,這條路甚至不像是考爛的高中念高職一樣的把握,所以,或許最後還是要「倒回」到國外的學校,更多元的就學、更多元的就業,這才是體制內(及體制外、自學等等)的最要緊的解決方案,是嗎?今天想到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我這個教育電子報雖沒有明確的課程(同學說,這會降低父母想要付費的慾望),但是,有很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連接到國外就學、就業。
談完,上車,這次哥哥也在車內了,你帶著兩個孩子送我、短短二十分鐘,從信義區穿透台北盆地東南方的後山來到了新店,這段車程,我有了一些體悟,孩子很興奮的,真的,他們得到了很好的愉悅感,可是我被限制,說什麼好像都被「禁聲」,我感覺被壓抑了──這狀況到下午仍持續,透露了重要的訊息。車上的大家可能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可能自己思考,然而我現在好像有點知道了,和外面的陽光一樣,照進了我的大腦。
來到這間燦爛的日本料理,一走進去將「溫暖」解鎖了,眼睛所看到、辨識出來的所有的臉,都啟動了腦子裡面最燦爛、最開心的一段歲月,那也是我最有自信、最多人味的一段。不要小看年輕時候的朋友,儘管時間過得高鐵一樣快,所有事物快轉,但那個最美好的,還在心裡面沒被「轉」掉。我沒有點酒精飲料,以煎茶代酒,舉杯了數十次,為了各種很開心的事──包括美國換了新總統。十塊超新鮮的生魚片,分成兩桌,好開心,同學準備一人拿一張紙,幫我們拍照和發紙的是已念高中的同學的兒子,他們都是在世界四處飛的人。我和同學的太太聊起教育,沒錯,從小受英語教育的,雖在中文方面無法融入本地人,但英語方面融入英語人士的能力遠超過一般英文很好的台灣人之外,到世界上任何國家基本上都有容身之地(連去日本念大學都有專門為英語人士的名額)。想想,我以前大學時期也輕鬆申請到日本Toshiba公司,感覺上的確是任何國家都能去,我一生中從沒有發生過「不會英文該怎麼辦」的問題,深深感覺到,我家孩子,未來之受限,可能就只能抱著早上與同學提到的那一種「除非台灣這邊資源真的不夠再出國,不然在台灣念就好了」的(我認為是)人生幽慘的開始。我特別與美國朋友問問,既已幫我家兒子取英文名字,那可否幫我家女兒也改個名字?我開始解釋我家女兒中文名字的涵義,但後來時間關係未得一名。從頭到尾好像都是很愉快很愉快的,非常自然的欣悅,全身的任何一根神經都不需要任何的造作,聽到任何的玩笑話,都是非常放鬆的放肆的歡逸的大聲的用力的笑!
如果人生都這樣該多好,但一頓飯總有結束的時間,吃完了,一一離開,去跑自己孩子的事,孩子都不是台灣的孩子,有的是要和國外線上上課(日夜顛倒),但沒有一位需要補習。而談到我自己的孩子,我比較不會覺得我「接不上」了;和上次與這些優秀的孩子見面不一樣,這一次,我覺得我自己的孩子並沒有弱,因為我的婚姻已獲得解決,也獲得這些朋友的肯定,朋友皆恭喜我亦祝福我接下來越來越好,唯一可惜的是你沒有來一起,大家都很想見到你。
剛剛為了穿紅色的史丹佛衣服過來,裡面多穿了一件襯衫,現在外面氣溫較高了,脫掉,穿著薄襯衫在新店的巷弄裡面竄走,在冬日都滲出汗,我聽妹妹的話,口罩跟護目鏡都戴在臉上,路邊看到賣玉米,一根30,買了三根。
依地圖指示走進巷子又穿出來,打開小小的木門,叮叮咚咚的,進入小木屋,裡面的小矮人都是客人,一桌有兩個年輕的研究所學生托著兩台電腦在討論,和她們同一桌是你還有兩個孩子,安安靜靜的,妹妹在畫畫,哥哥眼前有日文課本,你在弄電腦──我小心翼翼地進來,戴著眼罩、戴著口罩,不說太多話。你看出來我還沒吃飽,加點司康和小孩喜歡的巧克力蛋糕,問過店員,她們接受現場低調吃玉米,熱拿鐵,啃掉了兩根。
回到家,帶著你剛買的十幾個紙箱來到隔壁工作室OT,小朋友也搶著來玩謝同學三個月大貓「沐咪」,我看到你抱貓,真厲害,走過去直接抓起來,抱了要推給我們,小孩子閃避,我也閃,但我心裡很想試試看挑戰自己。你說,就跟抱小孩一樣,但是小孩沒有跑這麼快、這麼衝,好像隨時會轉頭給我一爪。你又說若抓到她尾巴、她會轉過來咬我,終於,你又抱著她來給我,我接過來,她真的在我懷裡待了一陣子,又開始掙扎要跑走,跨我的肩,跳到下一個地方。再來,我也試了,直接從底下抓了起來,發現抓起來貓身好輕好輕,比袋子都輕,將她後腿用我的手臂去拖著,她就很舒服,又待了一陣子,才掙扎走。哇塞,好有成就感,學到一些東西。
我今天有一個空檔來好好的稱讚妹妹,她成績單上面老師的評語是:「各方面表現越來越穩健且亮眼。」後面都是鼓勵妹妹要更有自信、「踏出舒適圈」,「就算失敗也是一次經驗,做為下一次成功的基礎」,我打算將這幾句拆成好幾張勵志的紙條,她們老師講的話她一定會好好的聽進去。我說,他們導師的確是全校知名的好老師、教出很多數學的厲害學生,而我們家妹妹又不知不覺中已經成了此班數學最厲害的學生,意思是,她可能是「全年級最強」的數學學生,且我強調「數學是所有科目中最重要的一科」。妹妹很開心,開始與我分享她小學四年級前數學鮮少考100,妹妹並細細的形容她在五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嘗到數學超強的滋味,那次原本以為自己會得七十幾分,沒想到老師發考卷第一個念的是她的名字,竟是100分,全班驚歎聲四起。然後下一次她也是100,再下一次好像是90幾但仍是全班最高,三次驚歎就奠定了她的信心了。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