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5月23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你說你隨意翻了雜誌,大概是某中文雜誌,到底是什麼呢?那時候連「明報」都沒有,大概就是「星島週刊」?你說你看了一篇男女的房問,他們是「金童玉女」,看了以後,對你這個16歲的少年可說是心癢癢的,你發現「一個女孩子對我的重要性」、再次又由衷的盼望「希望有個女朋友」,而你形容你理想中之女友,不是身材火辣,不是面貌如同維娜斯,而是「能相互支持、相互談心」。
16歲的你就已經知道你自己「常會失去保持原則的理志(智)」,為什麼你知道呢?因為你明明希望這樣的女朋友,但你後來喜歡的這兩個女生都「沒有這種條件」,你自稱它們為「奇怪的條件」,而你此時的口吻似乎已經開始為「找不到女朋友」而擔心!你的擇偶條件除了剛剛以外,簡單來講就是一個「純純的女孩、純純的愛」。
這種純純的愛、純純的愛人,都是作家筆下的浪漫想像,或許輔以她們當下的暗戀或明戀,當下寫得好開心,因為就是想遇見這樣的人,且認為身邊某某人「看起來好像符合此條件」,但要十年、二十年後就會終於發現那些都不存在,不過,的確也不會去撕毀之前所著的作品,於是那些作家可謂當年未經世事的愛情作品就繼續的流傳下去,讓少男少女們負責「推一把」讓它們永流傳。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5月23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我在國語日報的專欄已連續寫了兩、三篇都和「家長遇青少年,可以放手去飛自己更好的人生」這樣的觀點。那是昨天之前,我的看法,而今天現在我新的感想───我又upgrade升級了,我搭著青少年仔,憶起了自己原本的樣子;我找回了我自己的青少年,只是那16歲青少年一瞬間已變成46歲的老爸爸了。
昨晚我堅定站穩表達,兒子開房門,一週不許關門,心理上我有了一個新體驗,這體驗就是當自己站起來捍衛自己信念,同時療癒了自己,也保護了別人,更包括了給我家未成年的青少年孩子一尊明確、正確、正面、善良的依歸!這感覺是好的。一個善良又有思考的人如我,是deserve this的,且一路相信我也認同我的人,絕對是希望看到我這樣子的。不像先前,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變成一個窩囊廢,什麼都說好好好,試著避,或縮,或裝沒事,現在,我明確的要當這樣的爸爸了。
這也說明,後來的30幾歲、40幾歲的我自己,和先前原本的意氣風發的16歲自己之間的某一處,出現了「斷點」,慢慢的、慢慢的,我變成不是我自己。一方面,被婚姻的時候給壓住,否定自己的成就,一方面是被台灣社會慣習慣的那些反逆之論,員工可以反老闆,晚輩可以反長輩,受薪者可以反噬發薪者,網路上亂罵人造謠之受害者(我)皆因找不到人或沒錢訴訟而說服自己不了了之,積鬱在心裡,慢慢的養成了這習慣──我必須一直證明我不是壞人,因為我太突出了,我就一直被罵成壞人。
要知道,以前我在歐美的世界只怕自己不被當做強人,回台灣卻一直得防守自己不被潑髒成壞人,真是愚蠢至極。
昨天的領悟就是,我有什麼好怕,人生苦短,突然想到最近認識那位朋友夫妻,他們與他們已經成年的近30歲的孩子,講話客客氣氣、唯唯諾諾,看得出來老父老母不只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竟然──也不敢開口問孩子。孩子對他們要理不理的,有一天,看到老父母與我們說,好開心孩子去了他們建議的地方後,露出開心的表情,說還要再去吃。這種好像難得「賓果」、好像在「伴君如伴虎」的伴著自己孩子,令我對這爸媽感到不捨、不值,最主要,我也怕自己變成那樣的父母。不,我不會,因為我不會忍的。
套一句台灣新聞現在濫用的字「不忍了」,做父母明明是豪氣千雲,幹嘛當窩囊廢。今早我覺得我不一樣,相信孩子也感到不一樣,以前一些很基本的事情,譬如門要帶上,用今天的氣勢再去回想就覺得那麼可笑;但,當孩子說忘記帶作業?我仍秉持家人互助的精神,二話不說,回家又為孩子車載過去!幫助孩子解決危機!那感覺更有保護感。回程的路上我看到街邊那些高中生,直視並且傲賞之,因為我的心理力量找回了青春,不,只算找回一個人該有的精神!才知道那根本就無關年齡,我已寫了日記好幾年關於那些年齡年齡的,根本就沒有關係。
想做某種「慶祝」,帶好隊友去吃這裡的台灣涮涮鍋「極道」,一個鍋要20至30加幣中間,大約台幣500元,長相與台灣差不多,高腳椅,桌繞半圈,老闆從中間區域上菜,火鍋店在台灣是出名的「好開」的,只要準備生料,但這裡大概沒看過這種店,30年前我住這也沒有。來這裡的竟沒有一桌是台灣人,都是ABC、上班族女、還有老外都來了。它的沙茶醬料調得特好吃,湯頭太淡,料蠻多,是吃得過癮的,夾在好多器材中間的大電視不間斷播放五月天的演唱會,各種名人來賓來參加合唱。
出來走一走,完成了第三間銀行的存款證明來申請身份,回來50嵐,門口搭著清清的涼風睡一覺,進來店裡就是完全新的自己。我頭也不回,堅持一種「我是菁英、我說得對」,我生命走完的那一天我要用這樣的自信,我不要再走回去前幾天、前幾個月、前幾年的白癡自己。
今天一天早上與放學後都感到孩子明顯變柔和也禮貌,但我視自己為長期改變,一直在心中提醒我是要用生命做對的偉大事。
現在自媒體太多了,所以我思維改一下,別一直做自媒體了。多訪談是對的。所以我今日頭條,不做自創內容,還是回來訪談吧。
交朋友,我需要「人」來成就「業」,不是「文」來成就「業」。
女兒來試試看這次程式第二堂課的作業,那也是CCC考試的真實試題,她無法專心,盯題目看了一下就發呆,就忍不住去看Discord上面的對話、聊天聊天聊天。他們這週末要去參加大陸學生的社團VIVA去幫忙跆拳道大賽。過了兩小時,兒子先解出來了,很棒。女兒後面接著,我導引著她,她也自己推敲出來了這題算BMI的程式。好隊友則昨天很成功的與女兒第一次嘗試將每日讀英文拿來讀7 Habits這本書。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