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5月21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你形容考試結果,看起來都不錯!數學雖有一題沒寫,但「整體看來不錯」。Social課則是「靠同學訂正改了幾題答案而得高分」,這意思是作弊嗎?可能不是這麼嚴重吧,但看來也是某種意料之外的得高分的方法,你說「不滿意的方法及過程」但仍是高分了。

看來,在國外念書看似輕鬆,其實要得高分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但這會比較幫助我可以同理我家孩子嗎?30年後的今天,我甚至開始覺得我不想和30年前的我對話了。因為,對話的一個原因,是覺得和30年後、這時候與你同齡的我家兒子,感到有連結;但最近發生的事情讓我知道,我家兒子已經差不多要飛走了,現在還在整理心情中,還在想辦法鞏固自己中。

如果兒子一直是這樣的態度,我就一定要一直活在辛苦的日子裡嗎?我可以選擇的,不是麼。或許這是我可以與30年前的你對話的理由。

這個年紀,30年前,和我家現在的兒子同齡的你,在做什麼呢?你「晚上玩迷你高爾夫及跳投垃圾桶的遊戲」,這兩個遊戲似乎是實體遊戲,你都淡淡一筆帶過,其實應該都是和弟弟一起玩的。弟弟那時候是你最好的玩伴,誰知道30年後是如此的。而當時你覺得「皆感無趣」,後來玩Scrabble,天啊這就是英文課都喜歡玩的,每次玩到最後都會無聊;然後你和弟弟開始排電動棒球的棒次,可能是排了以後覺得很想開打,於是覺得「明天充滿了希望」吧。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5月21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原本今天說好要去一個高貴林的historic site走走,並採買哥哥一直想買的衣物,但早上出門臨行,兒子竟不出門了。為什麼?他只交待想睡覺,然後就再也不回話了。

在做什麼?當然,想必是在抗議不被允許買iPad,就要杯葛我們原本說好的活動,於是得臨時取消,失落不已。而買iPad這件事,其實考駕照就可以得一半贊助,但孩子就是是不想去考駕照──孩子就像仍在小學一樣。孩子最近一直鎖在自己房裡,這世上很多青少年都是這樣,但我不和「大部份青少年比」;我們本來就是有目的而來,和大多數青少年一樣,並非帶孩子們來加拿大之期待值───尤其我們選這裡華人多的地方,反倒養成紈褲子弟性格,就慘了;今早取得好隊友的同意我們取消了行程,「陪」孩子待在家裡,心中汩汩湧出苦澀的水。

在這麼辛苦的時間中,我早上找到一個「過時間」的方法,就是寫網頁與寫程式,完全是幫看不見孩子的爸爸;我現在沒有要寫正式的網頁了,所以就慢慢的「刻」,把範本一點一點的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許每一次的目標就只是把某處醜醜的地方修好,修好了以後立刻就有一些正向的反饋,一個又一個正向的反饋也看到這頁面愈來愈好看就自然的感受到自己心裡「也變好看了」。所以,藝術可以療癒,這是真的───我可以想像那些雕塑家在一點一點的刻著作品,很專注的,就暫時忘掉了極痛的家事,只想雕出一塊小地方美美的,在不久之後就真的雕出,看到也美,啟動了接下來連鎖效應。或許這樣在不應該快樂的世界中而快樂,都是從小小的、小小的小成就開始,而美的作品就是最容易讓自己累積小成就之法。難怪許多心靈受創者都跑去做藝術,難怪有人在做療癒藝術。

過去這週末我們成功幫這位素人講師開課,我感覺到他所感受到的,也是類似的、這一點點的成就。

衝突未解之下,我們離家,帶著妹妹去買她衣服;在Uniqlo逛街的時候,全身是痛的,腳步只能跨一小小,各式各樣辛苦的想法,當我們走到下間無印良品,才想起其實我並不是有什麼義務要幫助孩子,也不是要犧牲我自己的事業來陷入幫他,我傾資帶孩子們出國,看他們想要什麼,純粹就是──「愛」著這兩個孩子,並不是想要擁有他們,或讓他們聽我的話,我就是「想愛」他們,如此而已,不是麼?這樣就通了,哪怕孩子以後怎麼講我、言行令人挫傷,我就是為了愛他們而繼續陪伴著、在同一處。

同理,因為愛孩子,我也不會餵孩子什麼極端的訓練,因為,歲月苦短,人生隨時會結束,誰知道等孩子終於醒了又轉回來,已經沒有機會。今天頭痛依常,但我不記錄了,一邊逛街一邊抽一下,痛一下,不知道,伴隨著些許暈眩,不過,這種最累的時候,倒很期待注射無痛胃鏡睡覺,我倒蠻期待,可以昏倒在街上。

買了一些衣服,其實還想去其他地方,但是兒子沒來,我就不太想去了,想回家看看兒子怎樣,又不想回去遇到那種氣氛。

另,孩子到了這年紀,包括妹妹,好像變成喜歡待在家裡,剩過出去玩;喜歡自己亂吃泡麵,勝過吃正常的餐。我們好像也覺得,該是保持我們大人這邊,自己過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就好了。

好隊友幫我用了好幾個方法來解除低迷,我們先停家旁邊的樹蔭下,今天風涼,睡了一下;等她吃飯時,讓我去走一走「Me time」,到八佰伴2樓走了一圈,然後,到了Walmart好隊友自己下車買活頁紙,我自己留車上,靜一靜。但是好像我平靜不了心中自己,還在學習孩子可能會一直怪到我身上。

孩子傳回來說他有吃中餐了,我才放心下。我們回去前再多買了「卡記」,和「茶記」一樣都是最近香港店中異軍突起,非常小的店家,因為地道,賣爆了。剛剛我們買三個西米露布甸後面還有兩組突然出現在等。我以為兒子「好了」,不料,回家後,孩子還是如故,關房裡看影集,不開門,用打電話給我以指使句叫我要買VPN給他,布甸也不吃。我們兩個大人被氣瘋。

我還再切了三顆冰水梨、一顆甜蘋果,好隊友洗一籃櫻桃,兒子拒吃,妹妹吃些,剩下的我們大人吃……晚餐都吃不下了。

隔壁轉角那間種花的大陸太太家就一直傳來同一首鋼琴聲,那個小妹妹彈得飛快,一次又一次──回頭看我們的孩子天天黏著手機,行為庶庸且堅定不摧,那麼大的孩子了,我沒辦法撼搖,非常非常失落。琴聲一直remind我something。其實如果對現在的人生沒希望,那在死之前也要做個自己,把自己的話要講出來;我恨我婚後再也無法主控人生,至少我現在好像終於領悟我應該以主控自己人生為主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