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5月4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你上台報告的時候,害羞的你,對你來說,重點都擺在是不是會「結巴、聲音和手發抖」,你強調的去克服那些丟臉,不讓別人看穿了你是個害羞的人,但事實是,上台演說,更重要的是你的內容是否有勾引到人,才會是一場成功的演說。
小時候的這樣的「上台不要緊張」、「上台泰然自若」的目標,影響到後來,你一度成名之後大量的演講,和別人不同的是,你強調的並不是演講內容,而是只要上台之後「不緊張,就成功」甚至「不結巴,就成功」。這造成後來你內容乏善可陳,不常修改,最後每一場難得的演講邀約都變成在跑趴,不珍惜。
不過,雖然那樣,這一天還是很重要,因為這一天你說,在那之前,你或許沒有上台過,想像「在台上總是亂七八糟」,但是,和上次看到那個台灣同學如此緊張、聲音都發抖相比起來,你自己卻「講得大聲、咬字清楚」。你認為,這是一生中「值得注意的突破」。你是對的。
你也提到弟弟這次去「四天三夜」的露營,你就覺得「很無聊」,其實是很想念弟弟,沒有弟弟在,什麼事都不能做,也無法去打球,所以你許下願望「希望永遠都是好兄弟」。
你也真的要行動,開始自己賺錢了(?)你說真的想「送報」。且是去找「世界日報」,去送中文報?後來顯然是沒有去送報的。不過這動力相當可佩。有趣的是,你本來應該是怕爸爸沒有工作了,才想送報,但你卻在日記寫道,如果開始送報賺零用錢,你的願望是要先買「隨身聽」,果然是少年啊,這麼喜歡音樂,要買個CD player可以塞住耳朵呢。然後,你鎖定了一台4000元加幣的「電鋼琴」,是你在Greg那邊彈的,扁扁平平一體成型,音效好。後來,這兩個「夢之逸品」顯然都沒有出現在你的生命中過。
我想,可見,現在我家16歲的兒子一直想要買耳機、買手機,我當年也是差不多的。我還以為我當年什麼都不想買呢!所以當以後兒子再要買東西,再給他看我當年日記──去送報吧!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5月4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今天早上查了網路,已想問這個問題很久了──是否Covid確診中獎一次後,第二次中獎應該就會比較OK安全一點呢?我用英文查,馬上就跳出WebMD轉述一篇去年底的最新研究,他們說,有些人認為自己確診後就天下無敵,他們在醫療診所也常看到一些病人走進來深深相信自己就算再確診第二次也不會多嚴重。我想,應該每個人都這樣想吧!「有抗體」、「身體會習慣」,是大家對抗舊病毒的印象吧?沒想到,這研究證實剛好相反!他們說,研究結果,二度確診者,死亡率是第一次的兩倍、重症住院率是三倍。原因是因為在第二次確診會對肺部、心臟再予更大傷害,可怕的是,無論有沒有打疫苗,都不會影響這個結果,不確定它意思是說打疫苗的人的重症率變得和沒打疫苗一樣嗎?還是打疫苗的跟自己相比重症率是3倍、死亡率2兩倍?不過此研究是拿美國退伍軍人資料,大部分是老年白人男性,但在新冠肺炎面前,所有種族好像也差不多的。
問題是,這是確診後,但是,至於會不會因為已確診過而下一次「不易確診」這件事情,我還在找。另一研究顯示,平均再度確診時間大約一年左右,最快可以九十天,但是如果不一樣病株的話以BA1至2為例可在兩個月內即再確診。
這樣子,我今天就馬上又戴上兩層口罩了,又開始拿出塑膠手套了,原本口罩、手套都要拿不拿的了,現在又得開始在意了,我頓時感到頹喪──已經被封住太久,想休息了。
今天身體覺得不太舒服,特別疲累,後來知道,是因為尚未喝咖啡,我們來到Steveston漁港,到了台灣人開的周鶴家狂點了四樣,結果最好吃的還是它的炒青菜,它的炒青菜只有上海青再炒黑輪;今天漁港街上特別多白人參加賞鯨團,他們都穿好了鮮橘色的防水衣。我們坐在餐廳裡隔著窗子看著外面木棧板上的他們,我們再慢慢走到Rocanini喝咖啡,經過漁港歐式古鎮,不對時的鐘、懸吊的盆花和豔媚的午后陽光,現場打個盹,咖啡館裡面人越來越多。有一位白人的女生是文字記者,在訪問兩個刺青的男性,
我用不一樣的心態來寫這些要幫知識長們開的課程───不要想太多完美,趕快完成它就好了,讓它上去,寄給對方。主要目標就是把球趕快送出去,這方法顯然是對的,因為第一個聲音課程以後,等了一個星期了還沒有修改回應,我使用Canva來做圖,速度可到非常快,很快的就貼上漂亮的圖片與寫好的文案。做的過程中,我也再次了解一個課程平台讓人製課的功能應有哪些?可以快速地上架課程。
我昨天想到了一個新的課程包裝叫──DT。DT的意思就是我代表某一個族群的人來推課程,我的講師就是某一種人,而不是各種人。現在課程已非常的多,不過我仍有強大的「技能包」,我會想課、製課,那麼我還是可以代理一些人來做課程,而我使用「DT」,不會透露個人是誰,不會透露我的族裔,然後去全世界各種平台去上架。
帶好隊友去Kabucha那邊買有機菜,兩大袋才50元加幣,和中午吃的價錢一樣。自從確診後返陰並回來健身房運動以後,仍保持著兩天一次運動,至今已經三次,今天還是坐滿了踩車看恐怖影片解說,然後再做了四個重訓器材:腿推、抬前腿、腹肌,還多做了背部。但做到一半想起好隊友的提醒,練下盤就好,不要再刺激心臟了,於是我就停了。
晚上好隊友再與我出門,我們去寄出兩張母親節卡片,又刷了太多天,它最貴最快的仍要2個星期才會抵達。我們又要遲到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4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