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4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你說,明天是週一,當你在「戀愛之後」,面對週一的來臨,都是「有種興奮及準備接受挑戰的心情」。果然是青少年,16歲的你,很容易被同儕給影響,還好其他男生沒有一個你感到太尊敬,但最近遇見這位女生,顯然你蠻崇拜她的。這位女生上次在圖書館(你仍一直在回憶那一天)說過她「日記草得別人看不懂」,就這句話,讓你決定也要寫「草日記」,你認為這樣「或許才能成功地把事情、感想描述出來」、「而發揮日記的功用」。
你當時可能有所謂「與她談心」時,還跟她說,你日記「將字寫得方方正正,不能忍受字寫得難看」,她當時建議你,你實在「太嚴格要求自己」,才會如此。
一個你喜歡的女生,這樣的建議,你當然就接受了,你繼續論述,「日記是一輩子的東西,字好看又不能保持一生」、「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看得懂就行了」。結果,這樣的領悟,真的有效!你的字寫草了一點以後(其實表面上也看不太出來你有寫草一點),你日記的敘述好像有比較飽滿豐富一點。你認為「只有半頁對你來說已經不夠,下一本日記可以考慮每天一頁」。
這很重要,因為後來的日記,尤其是上大學、上研究所以後,確實都是一天一頁,而現在的日記,由於打字較快,換算過來,已是一天兩、三頁以上起跳了。
這一天你難得的形容了一下當時全家人住在的Richmond屋子的窗外景致,你說,「突然發現」這窗外的視野「沒有多廣」、「雖然仍比台灣好」,因為你從房子二樓往外看,看到的只是「對面的房子、斜對面的房子」,這些房子「聯手擋住了一切」再加上「紗門」,你發現你一看窗外「頭就痛」──這時候你開始許願了,如果有一天能住到那種房子,面對「空曠的草原、或是山、海,甚至Downtown那種大樓之海」,「該有多好?」
人生就是這回事,16歲就許的願,一直到46歲的我的現在,還是在許同樣的願。
週日做了什麼事,你也交待了一下,下午去打籃球,王先生沒來。當時沒有手機也沒有訊息,你們又沒有對方電話,所以都是一個默契而已。你居然覺得無聊,「天亮亮的就回家了」。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4月4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早上,孩子才說,今天早上他們可是要晚一個小時才上課喔!但我已經約好要遠赴高貴林與同事長官見面了,於是和孩子說,我們要先出發了,再三交待,要鎖門,要戴口罩…。
很漂亮的溫哥華,若沒有咖啡因,總覺得不太真實,覺得會有異象;怕孩子沒鎖門,我們先來旁邊買杯星巴克,果然,這麼乾淨的陽光下,一開進3號路某超市plaza停車場,突然看到一隻老鼠,急跑跨過,我確定是老鼠,長長的尾巴,這樣倉皇的跑過去,和松鼠是不一樣的;這是一週內第二次在路上看到老鼠了,我在台北要看到老鼠在街上的機會甚至沒這麼多,就算真有鼠患,這裡的政府應該也不會有任何反應。在這裡,不發生事情,就是天堂,發生了也都只能自己吸收掉;幾天前在Surrey巴士上竟有人被割喉,今早的Vancouver Sun報紙頭版竟說這起案件界定為「恐怖攻擊」,嫌犯是一個中東名字。
我們偷偷再開回家路上,看到妹妹正好走在路的右側的,再開一下子,又看到哥哥也走在路的左側。答案揭曉了,太好了,孩子真的有記得鎖門,哥哥也拿了一只口罩走,只是哥哥仍沒有帶雨傘。好隊友上課有個好處,聽見不少50幾歲的媽媽分享她們與孩子當年的衝突,這些家庭都是平常平凡的家庭,各式各樣的事情、積習,都有,而孩子最後終於「轉」回來「大和解」,30歲了,與他們母親合照,或許母親也就滿意了。
來到Coquitlam Centre,早上,這裡面的人和建築物的空間比起來好少,這時候在這地方逛街的人也都有點奇怪,三個金髮媽媽一人推一台嬰兒車,兩個年輕人白人斜眼東看西看;櫃姐來自於東歐,一臉商業,我們還與她買了一個打了九折的背包。我是來此送禮的,禮物包括冰酒、兩只超大的喝湯用的馬克杯以及溫哥華本地的Purdy’s巧克力上書「Thank you」,希望給同事溫暖祝福。我們在美食街坐了一下,聊得愉快,真的要常與人聊天,腦子迴路才會接起來。
到韓國餐館,上次被白眼過,給我們一些陰影吧,好幾天,我都覺得是不是我們的長相或穿著是會讓韓國人或甚至其他族裔不喜歡的,而奇妙哦,當你這樣想,還真的,在外面就會感覺到如此。我不能再這樣了。我現在看這些一般角色的程度,比我以前上大學在訓練自己時還要「糟」,除了自己看自己的程度,自信心差了很多,也包括想的事情,看日記就知道,寫的都是平時吃的喝的,那些思考的事情都不見了。應該這樣說,這一年多來,我真的有做好我的「main role」,我的角色「一家之主」,好好帶著我兩個孩子與好隊友在這裡,建了一個家,建立了也習慣了這裡的「日常生活」,但,也就是太專注在日常生活的建立,包括吃的營養、學習的習慣、往後回憶體驗等,所以,我全部的生活,都是這些了。
此外,我又沒有和其他人交流,我就是這些了。但如果我,譬如說,星期幾幾幾早上、晚上有去哪裡主辦活動,才能把我的思維帶回來。
後來我們給這間韓國餐館小費20%,全部吃光光,並到旁邊的住宅小巷走了一下,這裡都是舊房子,車庫是沒有門的,就在屋子側邊架個木造棚子就算數。住在這種獨立屋,自己擁有一棟,帶著家人在這裡築巢生活,好像覺得自己比較「像成年人」。要命了,我怎麼會開始認為自己不是成年人?
可能是咖啡因,如果今天沒喝這杯有咖啡因的grande拿鐵,我甚至還寫不出以上。總之好像心裡有一條管子,塞住了都是鬱鬱的淤泥,要想什麼,都要等它排隊排很久才能想出來。
晚上我看到在大陸的周先生的離婚事件的新聞,馬上寫訊給他,這才發現當時做Papavoice時曾經與他談起此事,當時我還寫道「您是個幸福的爸爸」,應該是看了朋友圈照片或相關的新聞過。我有一感,只要是「離婚」這種事,好像最後無論是哪種人都會有機會「發生」並「加入」這個陣線,我寫去的訊息,也在不久後收到周先生的語音回覆。
另一感,像這樣的科技霸主,現在當然都是講AI了,但我另走其路,等於放棄了周先生稱讚我的「先前關於互聯網創業商業模式的文章,給我蠻多啟發」這一塊,去做了離婚,雖然不再酷也不再潮,但最後,還是又再次見到面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4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