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3月20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很有趣,你「將書房的小桌子搬來自己的房間了」。原本,你都是和爸爸、弟弟一起在二樓角落的書房一起念書的,但顯然你希望的不是這樣,於是爸爸也讓你真的將那一張木色的小桌子(我還記得),搬到自己的房間,抵在暖氣口邊邊和窗子邊邊,桌子下方還有兩個小抽屜,讓你自己「提早享受自己念書的滋味」。你很期待、很興奮的寫道,以後「你的房間就真正成了你的『大本營』」,你對於這種以後離家、自己一個人住、「獨立自主」的感覺,實在太期待了,「真棒!」
更有趣的是,我記得沒錯的話,雖然小桌子在房間,但你念書的時候還是回到了書房的比較大的桌子念。兩年後,我們搬家到另一棟更幽靜的大房子,那時候你也是在地下室的共同書房念書,只有在寫日記的時候,才會在自己的房間自己寫。而後來,你真正「獨立自主」的自己在自己的家裡、獨自一人,這一輩子大概就只有兩年這樣子,其他時間,馬上就有女朋友或結婚──問自己,這時候是不是還是希望「獨立自主」的感覺呢?答案是,還是想啊。
重要的是,我家孩子也是在今年,比你早一點,開始關在自己房間裡念書,看到原來你當年也是這樣子,想在自己房間裡念書,這麼期待,那,我對我家兒子都關在房裡,似也就釋懷了。真的要謝謝你當年留下的這些日記,讓我「自己解釋了」一個16歲少年的心裡想什麼。
這一天,那位香港同學Darry又來「家裡做Project」了,看來這個Project不好做,得做好多次,但這一次你就沒有去黃飛鴻電影了。那你做什麼呢?你早上和弟弟去打網球,然後,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搬桌子、「布置新居」了。
大概是在這「新居」中,你得以一個人在房間裡寫日記,所以你開始「趕三篇日記」,顯然是昨天、前天的兩天西雅圖的遊記,趕完後,你竟然沒有欣悅感,反而「累死了」,原來你又開始在乎你的字體了,你覺得「字又寫得難看死」,然後你的用詞開始瘋狂,不知道在寫什麼……。
真的很可惜,寫中文的人,太注重字體美觀,我握筆的姿勢不對,改不過來,所以一直受限於字體而無法大寫特寫,還好,後來可以用鍵盤打字了。
過了30年以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期(2023年3月20)所發生的事情如下:
今天我們真的「去美國」!Well,或許有很多理由,不必非得今天順著兒子之願,帶大家去美國,但推動我的是,我希望和孩子再更多一點點的親密感(儘管已很親密),他們真的快長大、快飛走了,兒子只有在同車出遊才較願聊天。我們先加油,買麥當勞當早午餐,天上飄著雨,時大時小,這次,我們護照都帶好,無懸念,直直往南走,邊界是一個叫Peace Arch的紀念碑,這地方我年輕到現在至少經過了十次以上,但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看到;兒子下車,跨過整個草地去上旁邊的洗手間。車子慢慢的往前。
排隊排好久,Google地圖上說只會congest 5分鐘,哪有,我們從12:22左右開始排隊,排到了大約1:40才進入美國,所以等了一小時又十分鐘以上。快到海關時,孩子們開始說,好緊張,比「打針」還緊張!此時我們成了下一輛車,停在Stop Sign前面,妹妹說,哇,比「發考卷」還緊張,她在發考卷前會手腳發抖,指甲還會變成紫色的……。
一出美國國境,我請孩子們看,看到華盛頓的頭了嗎?那寫著這個華盛頓州的高速公路的號碼。還有,高速公路的出口現在是270幾號,等到夠南邊了,慢慢到1號出口,就表示又要換州(到Oregon州了)。此時的Interstate-5高速公路,路面變差了,兩旁的林子和大草原也都是一片枯黃,路牌也破舊一點,連Google Maps的聲音也變得不一樣,仔細聽,Google小姐報路的聲音從「公里」變成「Miles」。
旅遊,有時候是讓自己用親眼來看到差異,然後就有了一種,因為地理遼闊、跨了幾個國家,自己的志氣更高,也更有萬丈雄心,將地圖踩在自己腳底下之野望。
然後我們來到了這個plaza,和加拿大的長得差不多,不過,這裡大概有一半的商家都清空了,倒了,剩下的似都是連鎖。我們找到了這一間Jack-in-the-box,這是美國才有的速食店,加拿大沒有,在所有美國才有的店家中,這間最靠近加拿大,其它像是Trader Joe、Walgreen或In-N-Out都在更南邊的大城才有。所以我們體驗美國,就從這間Jack-in-the-box開始吧。哥哥妹妹點了Curly薯條,吃一口馬上說超好吃的,實在太好吃了。我點了春捲,以前我最愛吃Jack的春捲啊,沒想到嚇一跳,它春捲以前有這麼大嗎?我還買了三根,吃幾口就發現裡面是肉的。
我來試試Subway,由於美國與加拿大不同,我怕丟臉,還很小心翼翼地問她,有沒有賣wrap,以免被當白癡,還好她說有。可是接下來我就點蛋的時候,她給我看兩顆看起來荷包蛋的,而且還說通常這裡都是點四個荷包蛋。我仍只選兩個,最後,美國的Subway居然也沒有那個烤熱的服務,最可怕是價錢,她居然算我10塊錢,這是10塊錢美金啊,所以是我平常買的wrap的三倍價。
還有一間Woods Coffee,外型很有質感,咖啡不錯。我今天又喝咖啡因了。回程,Google地圖竟叫我們走一般產業道路,比高速公路還筆直,一條剛直不屈的直線直直往北,左側幾條線的鐵軌,再外面,是像鏡子一樣的海灣水面,超大的卡車貼著我車後面,快到海關時,出現一座很有風情的美國小鎮,有各種顏色的木造房子。
這次的回憶之一是「海關」,美國的海關警察,冷冷的問,你要去哪裡?我一時傻住,因為我其實根本沒打算去哪個城市,所以就回答,隨便走走,但他沒聽到,我再說:Jack-in-the-box。好在他沒說什麼,再問我一題,但聽了幾次才了解,他問的是我上次何時來的,我就說了年份2017年帶孩子來過,但事實是我2019年飛過舊金山(兩次)。回到加拿大海關,原本以為要回家了,輕鬆自在,沒想到這加拿大警察更兇,說話超小聲,根本就沒麼誠意;他問我們去哪裡,我仍老實的說就帶孩子去附近走走,吃Jack-in-the-box,他不可置信的問,就這樣兩小時吃個東西就回來?我說是的。接下來他問我有沒有packages?我就不解,為何我出去回來會有packages?他問了幾次我才想起,對,近期聽說有人喜歡點貨到美國,再開車去拿,我斷然說:「沒有。」他才放我們走。
回家路上,哥哥妹妹都說:嘩,海關好兇!這可能變成他們最大的回憶,我覺得不妥,在回來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少年時期在這裡的感受,像這種海關,或老外,平時友善但偶爾這種的很催神的凶猛對話,會讓一個少年,或任何一個人,對這樣對待態度以及這樣(必須忍受或卑躬的)自己感到極不舒服,然後,可以做什麼事呢?唯一的出口,就變成這裡華人社區那些大陸人的樣子,明明已移民過來,卻仍帶著民族主義,明明連語言都講不好卻要本地人不許種族歧視,然後一長大、一有能力了,就一定會──頭也不回的回歸亞洲,去尋找一個沒有歧視的地方。我已走過以上一遭,反而希望,我家孩子不要如是想。但,我卻無法避免像今天這樣的對話被他們目擊而產生不安、恐懼或被嫌棄感。那,為了他們好,我寧可讓他們發展得更西化,成來鄙視我這樣的不中不西、不亞不美的爸爸,也不要像我當年一樣被故鄉吸引著回去。
今天的美國行,從家裡出發到回到家,總共3個半小時,其中1個多小時排隊,或許再加上大約一個多小時在路程上。
回家後,上班前,今天我又來參加BMF,勉強自己參加這種線上會議,永遠都不會失望,它連結了我腦裡的所有的connections。聽西方人講話就是非常享受,他們的用詞,都是享受,他們的聲音都是可唱聲樂的,可以講得如此優雅又直率又充滿了descriptiveness。重要的是順暢。A明明講的都是受害的故事,卻都非常簡潔,有一位卡車司機,孩子是五歲、七歲但不是他的孩子,竟然如此思念孩子。他有十個charge在身上,現在好不容易減掉剩六個。
但這一次多了一位女性Anna,這也表示主辦單位可能已找不到人過來。我加入時甚至才只有四個人,後來最多到九位。這位女性說有四個孩子,住在多倫多北邊,女兒將媽媽都cut off掉,十年不聯絡,長大了,四個孩子都做得很好……她也果然把握機會,要在她頻道訪問這些爸爸們,無論事實是怎樣,這樣的新成員,對這個組織並非正確方向。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0:33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