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3月19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昨天漏放了你30年前的西雅圖日記,原來,第一天開車到西雅圖,後面還有半段,敘述了當天爸爸讓你第一次開車載著全家人到西雅圖玩,晚上發生何事,全家人到「一家海邊的餐廳吃海鮮」,果然是「家很有氣氛的餐廳」,你還記下你點了「綜合海鮮加奶油的麵條」,大概就是Seafood Fettuccine Alfredo?你還寫道媽媽弟弟點「牛排」,應該點海鮮才對,而奶奶與爸爸則點「魚」……這樣的畫面很可愛,因為三十年後,我們家大概也都是會這樣點的。這時候你又寫了從16歲少年的視角、對未來的願望──「以後能吃遍全世界」因為「吃實在是個很棒的享受」。
你知道缺寫了什麼嗎?就是餐館的名稱,如果有,我也只需要一個名稱,就可以帶我親愛的爸爸媽媽弟弟以及孩子們好隊友都可以去再吃一次30年前的那家餐廳,或許可以在桌角、窗邊、或洗手間突然憶起當年的某個回憶。但,記錄的當下,好像不知道「名稱」的重要性。倒是旅館你倒記下了,是Ramada,這點我好像有點記起來了,但Ramada這麼多間,你也沒提到是哪家分店,因此沒有辦法再去回憶了。
然後這一天,你寫到了第二天的旅遊行程,想當然爾,一定是要去「西雅圖的市標:Space Needle」啦。你敘述當年你是怎麼玩這個市標的,顯然有登頂,並還用1 cent硬幣來印出了一枚西雅圖的風景幣,要知道當年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玩意,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毀損國幣」的機器,非常新奇──現在,那種機器已經四處都是了,大家都不愛玩了。
倒是中餐,全家竟能接受去吃墨西哥菜,你大概也是第一次嘗試這種「飯中有肉豆豆(碎肉),還有紅豆」,不過你認為水族館「無聊」。
這個時候的西雅圖,值得一記的是,在1993年,個人電腦才剛剛興起,網路尚未爆發,當時大家用的文書系統是Wordperfect,而不是Word。當年的微軟,還是小小的,我也還沒有開始寫程式,不像現在,一提到西雅圖,就會提到微軟,提到Amazon──那時候,Amazon還沒有創辦呢。
當天晚上,我至今仍有印象,如你寫的,「在高速公路過美加邊境已是晚上」、「晚上開高速公路很可怕,幾乎看不到前面有什麼,又沒路燈」。只是我忘記的是,這一趟驚險的開車,竟然是「我要求給我開車」?至今仍記得那看不到路的樣子,經驗不夠的我,想辦法跟著路上畫的線,才不至走歪,最後「仍是平安地開回來了」。
過了30年,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期(2023年3月19日)發生的事情如下:
我一向的邏輯都是,得到大眾的背書,才等於是成功,但事實上我以往在事業上的成功,並不是因為大眾的背書,而是得到了某人、某單位、少數單位的支持,或申請到什麼獎項,得到什麼客戶,得到報導,得到某位達人推薦……這就好比一支原本沒沒無聞的電影,一得到了奧斯卡獎,立刻就會留在歷史了──因此,我需要的並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奧斯卡。當然我並不是要一座獎項,因為獎項沒收入啊;但我要做的事絕不是要什麼大眾的背書,而比較像是,取得某種證明。
此外,某些我做工作的項目,並不像「每天出一篇文章」一樣這麼的明確,那麼,通常我就無法繼續持續了。可見,我必須發明一招新方法,讓我的「每天」的良好工作流程可以繼續,這個方法可能是「每天N分鐘」,每天一定要投資半小時在什麼地方,久了以後,就有成效。
另外,離婚真的是可怕的,這星期我覺得我又到另一個新心境,真正脫離了離婚那時候的悲情,看到自己之前還如何的渾渾噩噩的,包括連上上星期,我可能都還在一個狀況就是,重點放在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要好,讓孩子正常快樂的成長為主,但當今早哥哥又和我提及他已把他的無線耳機放到網路上面賣,因為他同學(講了兩三個香港同學的名字)都使用最新的耳機,我的警告系統又響起來了。連早餐要吃什麼,已經早上十一點,孩子也鎖在房裡,懶懶的從房間裡面回答,寧可不吃早餐。
我還是往好處想,我之所以應該成功還沒成功,或者成功不持續,都是因為我閉門造車,無法將自己和別人一起看,但至少我家兒子比我進步,他可以把自己放在和別人一樣的天平上面看,這一點將是他提升的動力,但這也表示,他的交友是非常的重要了,放在一群精英的學術咖裡面,他就變成那樣的菁英,若放在一群有錢父母帶來移民逃聯考逃兵的公子哥兒裡面,他就這麼墮落了。所以,我認為接下來,我這個爸爸得用另一種努力,不再一直保溫關係,而是全力想辦法幫助孩子進入更正確的──也不能因為我現在每天都在忙,就放任他們在家裡、鎖在房裡,不敢吵他……。
因為如此,今天再次帶孩子出來。只要是出門,兒子一定會說YES,就在車上,我再和開心的哥哥(與妹妹一起聽)聊聊學業。他指出,他仍希望主要是學好英文,我則指出,這樣是完美主義,我30年前也是這樣子,希望高中多唸一年,唸三年,這樣才「完美」,把英文都學透透,然後我爸爸說不應該這樣子,後來,我爸爸顯然才是對的。講這段往事,從後照鏡看到哥哥很專注的在聽,蠻有趣的。雖然哥哥後來仍堅持要先努力考雅思,他說那是基本規定,先通過以後才可以更好,我總覺得他這樣的決定,和他那些同儕的某種壓力有關──但是我仍說:「你的時間就只有這麼多,應該放在刀口上。」
這時候,可愛的女兒一直扮演緩和的角色,她一直呼應爸比我:「對啊,你時間就只有這麼多…。」聽得出來,她都有在聽且都聽得懂。她說,哥哥不用「奇招」,「沒關係把鼻,我來用!教我用奇招吧!我的時間超級多的!」妹妹高興的說:「呃,什麼是奇招啊?」
奇招就是某種特別的努力,讓哥哥可以插隊,比方說做個特殊的專案,或考什麼,讓哥哥能順利的擠進好的大學的科系。
我們一起來到Steveston漁港,其實這裡本來就開了好多家日本料理,評價都還蠻高,我們來到最偏遠、最靠近西南海角的Mega Sushi。我們死不內用,整個餐廳都是不戴口罩的用餐者,我們卡在門口,看起來蠻怪的,店員不太高興,我勉強點完,特給了15 %小費希望他們好好的做我們餐點,我們在外面車上等,妹妹一邊吃一邊評價,嗯,這個好像還是有點貴,妹妹說她最怕炸豬排軟掉,果然還是軟掉了;不過她仍全部都吃完了,哥哥的生魚片飯也都吃完了。
其實我已經很累,我也比較想在家裡,但是想到難得把小孩帶出來,一回家他們又會關進房內,所以,我趕快再繼續,跟他們建議我們就去香港仔中心吧,那邊有好幾家「編程的」,也有哥哥要的「雅思」,結果,三家竟倒了兩家,只剩門口那間編程的還在,我獨自進門向這位Wayne老師拿簡章,他跟我介紹兩種編程課程,CC是在每年二月,滑鐵盧大學辦的C++程式比賽,只要前25%學生都會拿到獎狀,對於申請大學很有幫助;另一個是AP,比較簡單,只要有CCC的基礎紮實,一個月內可以把這個Java為主的程式比賽接起來。
聽到這,沒錯,它的目標很明確,這樣學程式,多了一種亞洲學生習慣的感覺(為了考試而念),但,一種當初帶孩子上國中時去問補習班的那種不好感覺又出現了,其實,我向來不相信這種考試,但是,我那個年代來加拿大可以靠不考試、不補習的走出一片天,現在真的還可以嗎?或,真的適合我的孩子嗎?所以,我只好忍耐著不舒服的感覺去問了。拿了簡章,我和兩個孩子坐在Oomomo生活百貨外面小咖啡館,他們一人一杯4元加幣的日本飲料,我喝了有咖啡因的拿鐵,整個嗨起來,開始看到光明,開始更有活力、更開心的鼓勵哥哥,開始看到在暗黑之中的征服未來的機會,就連我一路沉潛但都有做好記錄(日記)、做好豐富,只等起飛後回顧全部都將極為感人的那一天,也都在在看進眼裡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