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3月1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你的日記是「很罕見的」,在我寫日記30年中,很少很少抱怨自己的家或長輩,只因為我們家的爸媽長輩都太可愛了。不過這一天,你雖稱「一整天挺平淡的,沒什麼好寫」,接下來卻寫了一些些「抱怨」,也讓我可以一窺到底那時候你與讀書、你與學業、你與升學,是什麼關係、怎麼順暢(或不順暢)?
你直接提到,你從小「就是出名的、不用人家逼而自動自發的」,這就是你自豪之處,但,此時,「一有其他人叫你、敦促你念書」就會有什麼副作用呢?就是「反而讓你讀不下去」!為什麼不喜歡被家長敦促念書呢?因為這樣「有種被侮辱的感覺」。
顯然,你家爸媽是認為你「在書桌的時間短」,但你說,雖然如此,然而你「知道分寸」,這時候父母卻不信任你,仍然一直「明講」或「暗示」,於是,你就很生氣了。
這一段非常重要,因為我現在也是和我家青少年兒女做一樣的事,不是麼?我有時在提醒他們,雖然我總會refrain提醒自己,要信任他們,這樣他們更自動,但偶爾我會忍不住提醒──這樣的提醒,就和我爸媽提醒我是一樣的感覺吧。我家兒女氣在心裡,我也不知道呢。
這時候,16歲的你,有點想進行一項「計畫」──「念三年高中」,為什麼呢?當時的你覺得很合理,你需要念三年(而非兩年)「否則無法進美國的好大學」,尤其你其實已經跳級了一年,因此,多念一年高中,並沒有遲啊!然而,顯然你遇見了很大的阻礙,父母認為一旦你多念了一年高中,「等於留級」。你這時候很直白的認為,「有時候一些思想,會困住你的」。
但,30年後的我,也直白的看著你,真正令人不解的是,明明可以「試一下」兩年準時畢業,萬一沒中好的大學,再退下來再試一年啊!幹嘛直接就「自動退縮」自己多留級一年高中?答案是:那時候的你希望「完美主義」,希望好好的念、實實的念、得高分。不,不需要,應該衝,衝到有;沒有的話再留。
這件事也提醒30年後的現在的我,闖事業,是否我也和當年高中的我,想緩緩的按部就班的念三年呢?
過了30年,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期(2023年3月1日)發生的事,請見以下:
妹妹最近有一重大成就,那就是她每天三頁的唸英文,並且錄下來,送給好隊友聽,同時副本抄送給台灣的奶奶聽。她很有勁,就這樣連續每天都錄3至15頁不等,居然已將一本小說「唸」完了。她今天也從圖書館找回第二本書。
雖然只是「唸」而沒有理解,但就是一個很好的「每日習慣」之開始;雖她的哥哥認為這樣不一定有用,但對於成功動力較薄弱的妹妹,可讓她嘗到努力終將所獲,即便只是一點點也可以靠努力一直往上堆積。
清晨醒來前朦朦朧朧之際其實一直想到車子在雪地不小心失控滑出去的感覺,昨天不敢開車,但今天很想開。最近在Linkedi上面一位UBC的學妹與我主動認識,她說她亦打算從台灣搬回溫哥華住,家人都在溫哥華,剛與伴侶回來玩,租了車就四處開了,完全沒在怕(雪)。嗯,正常來說,我們是不會怕的,不會滑的就不會滑,滑的感覺也滑過了,但是我12月底那場車禍的陰影一直在,因突然間滑且完全剎不住,煞車踩下去一直跳起來、一直跳起來。不敢再有第二次。
後來我解決的方式還是,勇敢起來,把它(車)開出去吧!結果路上的雪和冰都已幾乎融化了,妹妹仍很小心,在後座一直幫我看路,一直提醒:「車頭怎麼歪歪的?」「爸鼻,不要講話了,專心開!」聽女兒的,我小小心心的開,安全的將妹妹送達,回來發現,原來車子對我來說,是這麼重要;無論是在哪裡,有車子,坐在車裡,感覺就是安詳,就是希望。那無關汽車這個交通工具本身,只是一種從小的習慣,坐在汽車駕駛座,我就開始想天想地,開始豪氣萬千。
讀書會這邊的進展是,每場錄影錄下,昨也首次發包給官方教室的工讀生來做字幕,他們等待已久,終於有工作做了,我今天早上一次要看20分鐘份的字幕,昨天則看20分鐘份,很長,檢查的非常辛苦,但是從頭開始訓練工讀生感覺非常好,訓練來以後用──我不忘記,除了很嚴格的要求字寫正確,最後不忘稱讚一下對方選字選得精準,讓他們感受到動能,同時也知道我的嚴格要求。
讀書會這一批影片,是人類講的、人類錄的,意義在哪裡?意義就在於除了有字幕的影片外,那些字幕生成SRT檔,可以丟進AI,再去生出更多的內容,再請這些知識長確認──今天與長官討論後,將此稱為「配方」。的確,每一間公司皆將有自己獨特的人機共作的「配方」,配方將是機密,不落外人田。
這一批實作,將會是人工智慧運用在正式網站裡面的重要嘗試,你可稱「配方」為一種Curated AI。剛好,名字叫做精靈。精靈不就可以當作AI的意思嗎?英文字母四個字裡有兩個字母為「AI」,一切似乎都make sense了。
今天效率不高,在家裡時間多,但在家裡的書桌前就想昏睡,趴下去卻睡不著,撐在那邊,想逼著睡,這樣子20分鐘,起來手麻腳麻的但是好像也沒有睡到。中午飯後與好隊友到社區旁邊散步,好久沒出來散步,散步是感受溫哥華美好的較直接的方式,比開車更好。沒有咖啡因又已進入了第四或第五天,但我天天都買decaf。
下午幫看不見孩子的爸爸翻了一段成中文,但後來沒有使用,但也因此得一文章靈感──在法庭中被誣告而想公開發表事實該怎麼做,並在一小時後就靠ChatGPT輔作出一篇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