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2月28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是星期天,昨天打籃球,今天打網球,你還是很有競爭性,你自評今天打網球「發球未臻理想」但「抽球不差」。這時候你的網球程度正在快速發展中,再過一年,你竟然去參加了學校的Tennis Club而且還打得比當時的同學都還要好──要知道,在國外,人家的運動神經與運動習慣都比我們厲害,沒想到我這個一年前還是不擅運動的台灣國中生,竟可以打得比老外還好。那是後來的事了。
你形容今天在家,如何努力。你說今天「比較充實了些」為什麼呢?因為「背了許多單字」。你認為原本單字量已超前其他同樣從台灣來的同儕的你,仍然「需要再多背一點英文單字」,才能「應付正上得辛苦的」English 11。這不是因為你輸其他同學,此時的其他同學也都是ESL升上來的,這一班是特別班,這問題是那個Mr. Barton老師,此老師已老,特別喜歡當掉ESL這些學生,大概這些英文都講破破的東方人在他眼中根本不值得在English 11及格。
你特別提到,這位Barton老師「著重寫文章」,因此這種型態的考試,「不能念」,想努力都不知道從何努力,「不能準備」,「因此大夥兒都很慘」。其中一位同學我記得是現在仍有聯絡上的David,我們座位是排「ㄇ」字型,他坐在前排側角,我坐後排。你目前的成績也出來了──只有D、E、D,平均竟是才30分上下,要60分才及格!這真的是你史上最慘的成績了,但你仍覺得OK也是因為全班都是一樣慘。或許此時你奢望著這位Barton只是「嚇嚇你們」,期末還是會給你們可以看的成績吧?
後來最後,這堂課若沒記錯,你仍是Fail了,全班只有一個香港同學pass,而他也只有60出頭分。其他人都得重修。當時剛來,面對這種莫名其妙的老師你也只得接受,似也沒有什麼情緒反抗。其實它對你申請大學,是很有影響的。
過了30年,已經46歲的你,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2月28日)發生的事情如下:
太過熱的東西,都會開始被人厭惡、被人排斥,一開始吸粉,後來變成「吸黑粉」。這幾天做了一個簡單但有效的實驗,直接上論壇,針對人與人之間的發問與回答之中,拿ChatGPT的答案,回答其中一些問題,就這樣子,我大概兩天回答了12題左右,沒想到,最先抗議的,不是那些發問者(發問者還回頭按讚並稱讚),而是其他原本一起回答問題的真實人類。他們表示,AI回答得實在太好了,又快又好,於是降低了他們自己的回答意願,意思應該是,也剝奪了他們在回答區的「獨佔」,且聽出其中一弦外之音──如果這樣大剌剌使用AI,而看起來AI也表現得這麼好,其實也間接去促使其他的回答者(人類)也會去使用AI來回答。
這就是趨勢,就像Web 2.0,很多人認為它無法賺錢、絕對是泡沫化,現在AI時代,有些人會站出來反對它,或許因為恐懼或害怕落後,於是選擇了不聽它、不看它,就像我身體很胖的時候,看到健身房的壯哥就嗤之以鼻,覺得他們沒有思考,其實並不是,只是因為我看到肌肉男就覺得自己落後,事實上,我只要加入他們,想變成他們,立刻就去除了那些負面想法。AI也是一樣,且AI更容易、無門檻,每個人都可以用,只要你願意用,馬上就去除了負面的想法。
不過,動作簡單,「心檻」難,接下來一個意外的主力,就是這個了。同時,我也想出了讀書會可以做什麼,其實是一個計劃,是讓40、50歲以上的人,用AI來萃取出知識智慧的計劃。換句話說這不是一個讀書會,這是一個「寫書會」,這裡的人帶原本的經歷過來,再學習,轉行,然後產出。
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問題是,40歲以上者,通常學習力沒這麼強,執行力又沒辦法跟上嘴上功夫;40歲以上,要圈他粉,不容易,除非是和生死議題有關,則40幾歲人很容易圈粉;不然就是和健康議題有關。我這些皆非。
早上帶女兒上學,雪下得非常大,我多希望今天學校放假,可在家睡覺,打電話過去學校,已抵達學校的校方人員理所當然的說:Yes it is!然而這件事情剛好女兒正在和我討論,幾個月來她發現,她們每一位學校老師都有嚴重的請假紀錄,新的學期才剛開始一個月左右,每個老師都請假至少一次,有的已請第二次;先前教得特別好的科學老師,一個學期請假十幾堂,每次都請同一個代課老師來,無論是文科理科體育科都是同個代課老師,根本就是專業代課老師,妹妹形容,每次那個老師又在白板上寫他自己的名字,妹妹都翻白眼心想早就認識你了,可想像這個老師也不會教任何事情,就放大家在那邊休息。
妹妹形容,攝影課老師一看到窗外大雪正飛,就叫大家出去玩雪;這間學校的老師就是這樣子教課,還好,據妹妹說,同學倒不會缺課,學校畢竟還是同學最重要,老師不佳,可自習;不過,今天雪下這麼大,妹妹說,到了學校,體育課居然只有一班同學來上課,老師已經晚半小時點名,仍只來一半,於是她們打羽毛球。
路上灰濛濛一片,走在我們後面的大人跟著好緊,妹妹為了上體育課,只穿那雙易進水的運動鞋,我看了快昏倒;人行道大部份都剷過雪,被紊亂的腳印踩出一條「冰道」,反而不好走,只有一棟掛著加拿大國旗的獨立屋前面沒清雪,於是我們被逼得要走到近馬路上,腳一滑,身體就摔進車流中了,難怪他們說家家戶戶門口都必須清雪,不然罰錢。
到了近中午,雪停了,太陽升出來,可是我不敢開車,就搭公車,一個老人緩緩的走到車牌,還推東西,我們幫他抬上去了,他謝謝的不得了。你會發現訝異,近中午的公車,不是上班時間,但公車居然是滿的,滿滿的人,頭戴各式各樣的毛帽,身上放著各種顏色的背包,包著各種外套,大家的眼神都黯淡著塞在小小位子,看地上、看旁邊窗,人與人好近──這整車的人和路上滿街跑的高級轎車非常不一樣,這些才是一般的民眾啊。服務業的他們,無論多下多大雪都可以去上班,因為他們搭的是大眾交通工具。
我們去公眾市場吃東西,買了肉,還試了這邊一家排隊的雞蛋仔,搭Uber、特斯拉回來。特斯拉的天花板是半透明的,我孤聞,第一次看到。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2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