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2月26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是星期五,你的高中生活,竟蠻有趣的,只是因為週五下午沒課,你約了印尼講英文的同學Jay一起去以前的語言學校Dorset玩。哇,好特別,不知道是怎麼去的?從你和Jay念書的Richmond高中要到溫哥華城內的Dorset學院,開車也要至少半小時,是搭公車的嗎?若開車,你剛考到駕照不到兩個月的技術可以開到這麼遠去嗎?
30年後的我,連有這一天我都忘了,我不記得曾經帶這位講英文的、總是笑咪咪很有善的高中同學Jay去過Dorset,所以當然也不記得,來到Dorset竟撲空,那些語言學校剛來加拿大的學弟學妹們去滑雪了,所以你就帶著Jay在City Square那裡的小吃街吃個中飯(我猜的),然後竟然再去城內的Oakridge購物中心走一走──真會走。這次你才到購物中心的一間音樂店去買了一捲……嗯,「錄音帶」!
真的是錄音帶無誤,那時候的汽車,還有可以放錄音帶的音響,我現在想起,直至後來的汽車才終於進步到「可以插CD」。大家都不會想到短短10、20年後,車內音響連CD都沒地方插了,完全不需要那些了。
而那捲「Duran Duran」的「錄音帶」,也是Jay推薦的,他顯然就是Duran Duran的粉,從投到尾就只推薦我這個樂團。你形容它「好好聽」、「意境好美」。
而明天是週六,你說你已經約了「王先生他們打籃球」,那時候你才剛剛開始與外界打籃球,很喜歡這種與他人的競爭感。王先生是弟弟學校學弟Cary的爸爸,大約20年或20幾年後,他就聽說因癌症過世了。我們其實就幾位不太會打球的10幾歲的少年,與一位爸爸(王先生)這樣在Oak打球,偶爾遇見外面的孩子再一起打,這樣的球局,你也「相當興奮」。
但你又開始在意日記的字寫得「好慢又好醜」、「火氣旺極了」。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2月26日)發生的事情如下:
等待了一整天的雪,到了深夜,開始猛然的下。沒有太多的風,就只是雪,純粹的、專注的直直劃過空中的空氣,一片片片片的疊往地上。一般我們會覺得雪是美的,但現在知道這種雪一下,至少好幾輛車或幾十輛或幾百輛出事,它愈安靜,就顯得愈恐怖。
很快的,才十分鐘,這種猛烈已把旁邊所有的屋頂都染成白色,然後,再更進一步,連樹枝也都「包」成白色,此時的反射效果也到了極致,一點點的路燈及townhouse每家前面的小燈就足以把整篇大地都照著好明亮,比平常亮三倍,完全不像午夜12點,再晚一點,空氣中飄滿滿白色的霧氣,連空氣分子也染白了?
孩子們在Minecraft的「世界」中蓋了一區木製的雪屋村,看起來有點像(我們於2019年初去過的)日本的合掌村,有屋子,有廣場,妹妹還弄了一個噴泉。不過妹妹自己專屬的世界(名字稱為「妹妹的幻想世界」)遇到大問題,她剛照著youtube蓋出來的一棟很雄偉的歐式城堡拱門,在附近走一走就馬上當機。妹妹對電腦很不熟,不像她哥哥這麼靈活,不過她至少有將那個Java Exception複製起來在網路上查過,然後一直又一直的重開、當機、重開、當機,不行了,才來求哥哥,哥哥一開始不太理,再來求爸比我,很哀傷的問我,她的世界會不會就不見了?我說有可能哦!我說唯一解法可能是下載程式的新版本。後來哥哥很有自信的幫她暫時解決了(用座標把自己先送遠方開始),呵,果然是哥哥。哥哥都是這麼厲害的。
今天一天乖乖待在家,睡到自然醒(大約早上九點多),沒有咖啡因,做什麼事都花很大力氣。我一直思考到底現在慢慢做起來的讀書會以及這些訪問又錄製的人,意義是什麼?我在AI的努力上,方向絕對是對的,但找人錄影的方向反而是「反過來」,顯得太笨重、太傳統。到底這部份代表何意?幾天前我與一位業師做了一段關於潛水的訪問,這次是打算不像上次親自寫,而是請AI來寫,然後再給他看,當作一個嘗試、一個練習,但我仍覺得好像不是最有趣、最前瞻的執行方法。
說到AI創作,最近我在寫H站的文章時也有進展,從前可能只對ChatGPT問一個問題,來補強我原本自己寫的一段;我自己寫的那一段甚至之前還曾經試過「我用中文聽寫,直接翻成英文,我再改英文」。但最近幾天我又更進階了!我竟然從頭到尾都用ChatGPT,且是自己先生「架構」,再分別去針對每一段的架構去呼叫ChatGPT來得到答案;有時候我連opening paragraph都呼叫ChatGPT取得,而取得的方式是,從ChatGPT給我的一大串的段落、大概有十幾句中,我只修出一兩句即可。後來有些這種議題ChatGPT都是給我「政治正確」的解答,我甚至直接拿它的答案,將它改成「反」的,或還有好多次是拿它的句型,直接「挖掉動詞」來替換上我要的。就這樣,一篇文章大概靠六到十個ChatGPT問題,就可以漂漂亮亮的完成。
且我懷疑,當我高速這樣進行,且持之以恆一直不斷的一篇篇寫,結果就是──我自己也變得愈來愈會寫!因為我必須速讀ChatGPT給我的回覆,加以改寫。看久了我也會寫了。只是我目前的噩夢就是有一天我寫不出自己文章,因為我一下筆都會「聽起來像ChatGPT」就慘了。
晚上完成國語日報專欄,這次我甚至還寫不上我們的駭客松(留到下次寫吧),這次我寫的是哥哥上次驚人的「松鼠小說」──
「我發現,兒子在社會課似乎比其他科目用力更甚,報告都選非常難做的,比起當年的我,我都勉強做到可以交差,但我孩子卻願意非常努力的研究好幾個星期,講稿寫了一大篇,且關在房裡練習一次又一次。」我寫道:「這件事,我一直不太了解為什麼,我早期是一個軟體工程師,孩子出生後,我仍在高科技產業打滾,在最流行的網路產業上乘風破浪。我一直都不是一個文科的人,何以我的兒子這麼喜歡文科?這是我心中的一直的疑惑。」
我繼續寫到下一件事──「直到最近,兒子請我改一篇他剛寫的小說,這次不是社會課,而是英文課,他說,老師要他們以動物來寫一篇小說。我沒期待太高,開始讀起這篇小說,孩子以第一人稱寫道,在我們家門前一小塊樹林看到了小松鼠,他餵小松鼠吃堅果,場景突然轉到了他的妹妹的生日,讀到這裡,只像是一篇勉強交差的英文作業。當我準備讀他的結論,沒想到,這篇『小說』突然出現轉折,妹妹不見了,松鼠的東西也不見了,此時的小說筆調,突然變得字字詭譎,隨著主角一步一步的走上家裡的樓梯,他發現,他的妹妹已經變成了一隻大松鼠!」
「真精彩!我不相信一般高一的學生寫得出那樣的張力,然後這時候,我突然就理解了,為什麼孩子初試啼聲寫小說,用不熟悉的英語,竟能一鳴驚人。」我寫道:「這才想起,幾年前,我曾給孩子看的我自己寫的小說。曾出版過17本書的我,在第15本才開始嘗試寫小說,才剛寫完,馬上拿給孩子看。後來,我寫文章的時候也喜歡引用一些博士論文,也經常與孩子們說,希望你們有一天也能寫出很棒的研究哦!無論是寫小說還是讀論文,都是近幾年的事,也是在孩子大約都上了國中、高中以後,我才開始與孩子分享的事。原來,是這些在影響著孩子,而且,影響這麼大。是我自己一直都沒有察覺,我自己已經變了───我一直認為我自己仍是一個工程師,認為自己是高科技業,自己是理科思考。雖然我當一個孩子的爸已經當了10幾年,但是我自己對自己的印象,卻仍停留在十幾年前,也認為我的孩子應該會走向理性思考、喜歡理科、最後當工程師。我都沒想到,那個我早已經不在了,是現在這個我,正在用力的影響孩子的未來。」
我的結論是:原來,我們大人影響自家孩子最終選系,其實是他們中學以後,而通常,大人自己的職業都已經質變了,原本的技術員可能早就已經成為不碰技術的主管,原本的學者可能早就變成政治人物,甚至原本的醫生也已出來開醫美診所變成商人,人生觀已和年輕不同,卻在這個時候,才開始要大量的用力的影響孩子未來!
「我自己的父親與母親都曾是金融界的財務專業人員,但為什麼我與我弟弟壓根都沒有想去走金融業、不主修財務呢?原來,後來我們家移民來加拿大,我爸爸在加拿大陪我們,每天跟我們談著創業的美好,或許,父親也是在他職涯末期才想到要創業,但這也成為他後來影響我們的『主題曲』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0am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