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2月18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可能是你寫日記半年來第一次在日記裡記載、接下來會困擾你好長一陣子的「口吃」問題──你是這樣形容的,你有「英文愈講愈不順的感覺」、「幾乎講不出想講的話」,為什麼「講不出」呢?因為你「結巴」了,而結巴的同時,你還感覺到你「發音差勁」,於是你第一次心生恐懼感,「開始怕和別人講英文了」。
你沒意識到這會是很長的一段奮鬥,直到五年至七年以後才「脫身」,目前你只是覺得講話沒有以前這麼順,講出來的話似也不符你實際的英文程度,這是只有英文的部份,接下來你講的「中文」也會出現一樣的事情。
你又記錄到你苦戀的這位比你大一歲、也是從台灣來的女同學以及你的「小情敵」,你在旁邊看到他們如今「甜蜜、幸福」,你雖號稱你不再吃味,但你反而變得討厭他們兩位的「態度」,尤其是你暗戀的這個女生,你認為她不應該這樣對你,「對你生氣」、「不理你」,因為你認為當初是你先與她認識,且都已經與她這麼熟了如好朋友一樣,現在她開始與其他男士熱情起來,就要不理你,是沒道理且「不像她」。
唉。
這時候你這學期才剛剛開始的English 11課,明天要考試,考什麼呢?考你寫一篇「小說」!你知道會很不妙,因為你此時對英文作文仍完全抓不到,還沒有理解它的精髓,我認為更麻煩的是你「還沒長大」,你的心智仍未成熟(與複雜)到可以「寫小說」。你之前就已聽說這位老師(叫Mr. Barton)會當掉這些剛升的ESL學生,所以你已有自知之明「已經開始不及格啦」。
有趣的是,你知道誰可以寫小說嗎?竟是30年後的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此時和我同齡,卻已經在學校寫得出小說。這實在變化蠻快的,先前好友麥可蔣分享過孩子小四或小六就寫了厲害的小說,我一度認為我家兒女應該要再三年才有可能,沒想到兒子已可以做到。我開心自己應該身教有到位,畢竟老爸我一直是寫作的;另外也認為或許我們下一代的成熟度本就是比較早熟的。
過了30年後的,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2月18日)所發生的事情如下:
昨天跟今天連續兩天都用ChatGPT來寫今日頭條知識,我昨天寫職場羅曼史,今天拿來寫EQ的缺點,我有幾個結論:
一、ChatGPT令人安心,無論多難的問題都能解答,他都聽得懂我,這點之前便已發現,這一次再次證明,不過,如果要寫一長篇大論的文章,必須要由我來「發問」,再將它的短答組合成長長的文章,於是「發問什麼」就便成了我們的操縱桿,隨著經驗值增加,可以問出一些正確的問題,甚至公版問題,最後把它組裝起來即可。
二、最重要的是,問題問了一輪,就發現ChatGPT雖然什麼都可以回答,但一直窮追猛問後可感受它有一圈隱形圍牆,無法突破,雖然那個圍牆裡仍非常的有料,對我提出的題目(例:EQ的缺點)給了一些我之前沒想過的見解,非常完整,但是它對這主題的了解,是有限的,身為人類我如果全力去寫,可以寫得出更廣的圍牆。
三、和ChatGPT互動久了,我自己的想法也會開始被它制約,像我現在回答問題的方式也變成一、二、三……因此,寫習慣ChatGPT,以後人類思考是否也和AI慢慢地合而為一,長得越來越像,講起話來越來越像,人類也再也無法突破思考呢?
四、ChatGPT的用詞太平淡,像不夠鹹的菜,太冗長了,這可能是個人類「腦工」目前仍存有的優勢,但我也怕以後寫習慣這種,我也變成失去了這個優勢。
所以,目前我還在做的是,針對產出一塊的知識(例:怎麼學Python),產生出「公版的問題集」,每一次只要一系列丟進ChatGPT,就每次得到結果,用最低苦力即可組裝。
想想,或許不需要在我家孩子有沒有「學好英文」這件事情上,糾結太多,因為,以後可能沒有語言的問題了,這是一個「工具時代」,因此,不必硬學,而是再進一步的創想,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工具」來克服語言問題,先一步的去研究那個工具。這就和我面對ChatGPT,我不知道它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未來,但我可以現在就開始學學怎麼樣與它合作來創造美好的未來,這可分成從個人的發展(比較像是幫我家孩子想的)還有一間新創公司或新創部門的發展(這才是為自己想的)。
我家孩子們現在學電腦繪圖,學日文,這兩個都已經進入了非常深的階段,這是在離婚的當時(三年半前)我所種下的種子,另外再加上大量的閱讀(妹妹)以及鼓勵各種的研究發展和科學、程式態度(兩人都有),這樣子,或許應該夠了!想想,說不定他們的未來已經很穩了,因為我小時候並沒有這些。我從我的父母得到穩定的環境、向上的動力,但是是屬於「無方向的動力」,或許我現在就是要加強孩子的動力,那他們就會確定比我還要強。
下午陪兒子來看「蟻人3」電影,妹妹終於說漫威系列她都沒有感覺,所以她不跟我們來看了,而哥哥呢,則能希望看完所有漫威系列。我載著哥哥,父子倆來到沙洲城市東南方角落的電影院,我和他回憶,當年他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電影是「鑑真大和尚」,在京華城看的,他還睡著了,看完後,我帶著小小隻的兒子到對面吃了一碗「綠豆薏仁」,在窗邊的座位看著八德路的轎車以及騎樓下的行人與機車。
雖然這支「蟻人3」的影評好像不好,這電影兩個小時,真的是有一點點無聊,所以兩個小時都度得很慢,不過裡面仍有一些不需用到大腦的英雄元素,看得蠻過癮的,而裡頭的大量的父女之間的互相鼓勵的情節,相當溫暖,或許讓很多很多的爸爸們,孩子還小的,可以想像孩子們(尤其是女兒)長大後的模樣。那麼對於看不見孩子的爸爸們呢,或許是心痛,也或許是希望,畢竟蟻人也是離婚爸爸,或許孩子長大以後,會跟這位女兒一樣還是回來了。
出發前,我先完成一篇文章,為今天午夜的爸爸活動做個暖身。今晚因活動而壓力大,和好隊友到八佰拌大吃一頓,喝掉一can零卡可樂,此時還沒看到每晚都來這超市的長榮空姐,她們每日班機此刻才剛剛抵達旁邊的機場。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4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