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16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傷腦筋呀傷腦筋,在30年前你的那個日子,你正在星期三,上學只剩三天,之後就放三週的聖誕節假期,且早上還下了小雪,你說你對於雪已經「有點麻木、沒感到好高興」,但,抵達了學校,中午見到了你單戀的這位「只有你看得到她的美」的女同學Leonie,竟然,「又復燃了」!
原因呢?我需要一個原因!原來這位女同學,今天竟然與你一起走到辦公室,又走回到locker,還在牆上找到你的名牌要拿給你。然後你們全班被關在位於操場上的cubicle的social教室外面,她不見了,突然,你發現,她躲在其中一間cubicle(貨櫃屋)後面,似乎在觀察你,你不解,到底她在想什麼?
我現在猜,很簡單,她不想和你聊天,所以她跑去躲起來。從這點可看出這一位你正在「追」的女同學,本身心智也不甚成熟,和你一樣不知道怎麼應對人際關係,臉皮也不夠「厚」,所以她才能讓你與她這段奇怪的追逐遊戲進行得這麼的久,讓你又「復燃」,好辛苦啊。
30年以後,46歲的你在同樣的這一天(12月16日)的日記如下:
「當大家用『恨』在其中,我們只想用『愛』幫助其他人而已。」我寫道:「以前愛情正好的時候,不知道,現在,我們用我們的幫助,來彌補以前我們的無知。」
早上在濃霧之中,孩子開始進行這學期的最後一天,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哥哥害妹妹差點遲到,上車以後我輕輕提醒哥哥,今天下午是重要的日子哦,要和台灣的高中交流的日子,沒想到哥哥說他不知道,還要與同學去看電影,我說不知該說什麼了,哥哥自己爆氣說他早就跟我說他要去看電影,我說你是背後的主持人,忍不住說:如果是我的公司,這樣員工早在第二天就被fire掉了,其他公司更嚴格呀?結果哥哥怒起來講一大堆以後最後一句是:難怪你公司會倒。
家有青少年,就是這樣子啦。你說你真的可以對他說什麼「以後不幫你找了」、「我再也不管了」、「以後你發生什麼事我都不管」,成熟大人如我也知道我自己講的氣話都不可能發生,所以很久以前我就停止講這種氣話了。
昨晚弟弟突然趕快告知我Binance可能也會出問題,臨時叫我趕快「跑」,想想弟弟送我乙太幣禮物,我送進四個不一樣的中央錢包,不幸倒了兩個,兩個都吃我錢;另一個Crypto.com沒倒但差點就出不來,現在第四個(幣安)也即將不行了嗎?那就等於「全倒」,超扯,還好之前第一個開的Kraken,弟弟說是在美國境內,應有良好控管,可以暫時移至那。若那個再倒,就全部都沒了──天下可以有這麼扯的?
我想起哥哥的女同學,在卡片中提醒他「要成熟一點」,這幾個字,相信對他這個年紀的少年會有些「衝擊」,也想起,在我長大過程中,不乏有些同學或其他人對我講過「要成熟」,我後來認為,他們會那樣講,是他們本身不夠成熟去接受與他們理想方向不同的persona,在他們自己長大的過程中,因為急於長大,而急於否定自己的「孩提模樣」,因此看到同學(我)這樣子,會感到「心裡不舒服」──只有心理不舒服才會用這樣的方式將這樣的批判(「你要成熟點」)對一個同齡友人說出口,而這種事,也只會發生在25歲以前,之後就沒有了。之後你也不再覺得某人嘻皮笑臉或太嗨什麼的,會出現一種讓你想告訴他「請成熟一點」的衝動。這些「智慧」,都是我盼有機會與小我30年的兒子分享的,讓他可以少很多的心理辛苦。不過,這或許是最後一次我有機會讀到他同學給的信或卡片了吧。
兒子到校後,關於他今天覺得壓力很大不想參加的高中交流,他繼續與我傳信息,時間應該是他第一堂課日文課了,但他訊息未間斷,一短句、一短句的送過來,讓我的手機一直叮叮響響響,太吵了,得關掉鈴聲,我和好隊友開玩笑,以離婚者標準來看這樣頻繁的生氣訊息是可以聲請保護令的喲。但孩子還在成長,他的情緒腦讓他停不住的一直寫出像是「不對」、「聽懂了嗎」、「你是想要講什麼」、「同樣的圈圈已經繞三次」的指責話……我難得有此一機會,緩緩的、悠悠的,用堅定的和善的來回兒子的訊息,其實根本就不成紛爭,盼他情緒腦自行降下去。這樣子隔空文字對話了20分鐘有,我也全盤都接受──他說他不發聲音,我OK,也說你想和同學看電影,可以理解,也OK。或許可以約同學一起上線參加此活動呀?「親愛的兒子,要不要先專心上課。沒問題的,不用上台,也不用上小小的台,這樣子可以嗎?」他現在或許只是害羞,和我當年一樣,有一天一定沒問題的。
今天到Dyke河堤畔的水上人家拍兩支「今日頭條知識」,有一隻大白鵝優雅滑行經過那條由違章建築蓋成的運河,至出河口再緩緩游回。然後我們就回家準備了。
此活動是我第三次幫台灣的高中與國外孩子交流牽線,這次的「動力」在於讓我家兒子加入,他回家後,我沒多說,他果然自己加入了──願意念稿,念一段介紹文,非常標準的英文!還沒開始,我已經在寫LINE與幾位這裡的家長道謝了,幫我們介紹他們兒女來參加。這是一個半小時的活動,還請來大家喜歡的、很親切的住加東的網紅Betty,她的15分鐘分享也真的非常穩健又好,後來我看氣氛鈍緩,就跳進來串場,還行──這可能是我接下來五年的主要角色,在線上活動進行串場與主持。
順利結束,高中的三十幾位女生超開心,我馬上離開Google Meet,開了另一個Zoom會議,開始爸爸協會的視訊,我又負責串場。此次我又學到一事,在昨天的「Just Help」之上,要號召大家,就是要告訴大家這是一批「任務」,要有「任務感」,最重要的是要「設定目標」,然後看目標完成多少。
來到第三場重要聚會是和SL講了1小時又22分鐘的電話,接通電話才知道也是講流利的國語,很難想像,這樣兩個台灣來的要在加國法院這樣的互相辯論。SL很低調,他說他的狀況非常特殊,但我覺得他最特殊的是他真的以一位全職父親之身份,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男人,做了讓社會警覺的一場反諷的實驗,發揮母性;被誣告,他為了不讓孩子錯看他,決定反擊到底,也與另位看不見孩子的爸爸一樣,離開法院就回不了家,得在車上睡一覺,隔天回法院辦文件一邊哭,被律師看到,幫他一忙,且後來在短短時間內在財務上重新站起來──都是為了孩子。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可敬的爸爸,也因為如此我更是唾棄那些亂講他的傢伙。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