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1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12月到了,年終要來了,你呢?今天的日記你先誤寫為「11月31日」,是不是心情太差了呢?顯然不是,你說今天是你開學以來心情最好的一天!因為「人緣在各節課都不差」,其中「兩位外國人和你講話」。
然後Leonie又發生了怪事,本來你有大好機會與她單獨相處沒想到她先發制人的跟你說「Lab不跟你作哦」,這是什麼意思?然後,怪了,你想說拿圍裙(應該是圍裙,不是圍巾,你寫錯了)給你的另一位組員Michael,這位Michael應該是香港人,戴眼睛,感覺很愛念書,有點胖,很老實也很好聊天,講話慢慢的,結果Leonie也拿了兩條圍裙並還跟你問「你要幫誰拿的」?原來她的意思是,她又要來和你同組做實驗了。哎,就這麼一個化學實驗,短短時間,搞得好像相親十分鐘,Leonie還真會製造某種愛情感,用現在的字彙來說,她其實蠻會「撩男生」尤其是沒有感情經驗的少年啊。
她做實驗玩得很開心,笑著,啊,你又陷進去了,好慘。為什麼慘呢?因為已經這麼一輪了,現在她又變得好活潑此時,你竟然……又想「明天再試一次,再給她一張紙條」,唉,隔30年的我,都看不下去在喊你了,別給紙條了,就這樣輕輕鬆鬆的與她做同學,再做個半年,她一定追得到你眼前的,但你就是不懂這個。
30年後的今天、45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12月1日)的日記則如下:
今天是這一整周最冷的一天,不知道為什麼,氣溫會降這麼低,又不下雨,所以雪無法融化,卡在路邊;早上是被樓下像是某種玻璃爆碎的巨響聲吵醒,原來是鄰居的轎車壓在車道的冰上,昨天都沒這麼大聲,今早那聲音嚇人刺耳,雖然沒再下更多的雪,但知道今天開車一定要小心點。
分別送一雙孩子去學校,其中妹妹要求早上上學一定要準時,已是連續第三天,在三天前她上學絕對不是那樣子的,原因,怎樣問都問不出來,她只說要去找ESL老師,卻也沒有約老師啊。而同學,都只說骨頭同學會過去,其他都遮遮掩掩的沒講清楚,回家也和同學回家,電話不接。我這個爸爸就扮演「緊張長」角色,可是我也跟她說,她長大了,可以自己保護自己,爸鼻很煩,只是問問你,逗你玩的;我跑去問在同一間學校的哥哥,他看來完全不關心妹妹的事,最近只關心他iPhone無線耳機到底要買第三代最新的還是第二代Pro版但(礙於預算)是Open Box的。
這種天氣,開車停在停車場等好隊友在有機商店當志工,停車位的屁股是他們掃上來的白雪,因為寒凍,整塊白雪完全沒有融化,潔白得刺眼。一開始我覺得可以關掉引擎、關上所有門窗,還算溫暖,還睡了一覺,睡覺前還查了一下到底松鼠是怎麼過冬的,樹都枯了,來不及掉的死葉變黑的、垂在樹枝,害羞的松鼠已沒地方躲,文章說,一定有樹洞可以讓牠們住,沒有樹洞的話牠們也不介意到一般民宅的閣樓築巢,平常熱的時候牠們已先存糧,而且會存好幾處,分類存,以便記憶,但還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眼睛所見的根本就沒有躲藏處,而且之前我們這裡有這麼多隻的肥松鼠。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連車上都開始冷了,就算緊閉所有車窗,也會開始感受,寒凍正一點點、一點點的蝕咬著自己的神經末端,這個時候中午了,總在晚上工作的我才真正的醒過來、一天開始,今天其實是一週唯一休息日,不需要錄「今日頭條知識」但是我還是趁機寫了一篇,在冷空氣中寫完了。對我來說,做「職場」的內容已上手,現在可以一直不斷找下去,也因為一直找一直找,我現已變成真正的職場專家,歐美職場所有相關各種趨勢,我都已經摸熟背熟也搞清楚,但是職場專家有一個「問題」──他面對的讀者,就是上班族,上班族(尤其是在讀職場的心理模式)的目光與目的會膚淺一點,至少與真正的文學作家的那些讀者都是知識份子比起來,職場的專家必然「通俗」,這沒辦法。
如果我要變成像木心一樣呢?木心有一個重要關鍵,他過世的時候有100多個人來他家鄉烏鎮為他送終,這個數字應該是蠻大的吧,但在他回故鄉於中國爆紅之前,他住美國22年,雖然完成多少他們稱的如此傑出的各種著作與畫作(作者應該是木心迷,所以他講多棒,可能要打個折),實際上他或許只稱得上是一位僑居在美國的作家,不過關鍵就在,木心有辦了一個「文學班」,據說他講課講的很好,地點看起來是在某人家,輪流辦──跟著此文學班,他就有了一些長期的學生,這些學生也就變成了照顧他的人,後來住所都由這些學生去安排打理,如同信徒打理他們師父的起居是同意思的。文中沒看到文學班的人數有多少人,但我猜大約頂多是在百人上下,而核心應該不到20位,但透過這20位,木心得到了往外宣傳的機會,包括一些參展以及被美國主流媒體提及。
不都是這樣子嗎?梵谷的起飛,起因於日本收藏家的瘋狂,其他大部分的人類都只是看新聞、看網路、看風向,「知道」這個人,很多人知道就表示他紅了,但下一個人一出來,原本此人馬上又會在大眾心中被拔除、取他人代之,大部分的那種憑空而紅的,因為某事件而紅的,曾經選上政治人物的都是這樣子上去,然後就下來、就被忘掉了。這樣的體驗我人生也有這麼一次,或者是兩次。然而,如果你有「支持者」,那就不一樣了,如果是支持者開始的知名度,那又更不一樣(更穩)了,木心告訴我們,這個支持者的規模不需太大,100個人也夠,只要100人視木心為「百年一遇」的珍寶,每天帶著歡喜心來與他上課,我看,可能勝過100萬個推特粉絲的威力了。
到底如何計算在溫哥華這裡生活的巨額生活費,算精準呢?今天想到一個方法,就是直接拿過去兩個月的花費,不用管是怎麼付的,各種花費的管道包括信用卡及銀行帳號,包括公司以及個人,包括台灣以及加拿大,全部都列出來,由於有兩個月做「互相比較」,彼此檢查就可以看出來實際每月多少錢。這方法奏效了,看十月、十一月兩個月的五個支出源的財務數字,一開始很高,我再檢查為何這個月多了那麼多,才發現重複計算,或算到一些非正常開銷,修正了以後,就慢慢的修算出了每個月的開銷。
基本上,這個數字有比昨天算的稍低了一點點,但還是比在台灣時還要高;台灣的生活費已經很高了,但加拿大真的更沒辦法比。雖然很高,但我至少由於有列出來,我可以細看,哪裡可以省──所以今天有補足了一些安全感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0:30-10:43pm angina level 1;服藥:10:33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