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9月18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標上VT,這個字是寫日記者自述此為極特別的一天,這天在溫哥華是下著雨,早上你還在吃早餐,還沒出門,若沒有發生什麼事,這會是你在學校上學的第四天,然而,今早卻發生大事,一通電話突然響了我們家的電話機,是我奶奶打來,而我爸爸一聽到就癱在電話旁,過了十秒以上才勉強說出:「爺爺去世了。」

這幾個字在當時是非常非常陌生的字,我們從來不會這樣子說,也沒有準備這樣子說。直到我在隔天補寫日記寫下「爺爺去世了」幾個字,我記得,還是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

而過程已經寫在日記上了,最心痛的是原本爸爸就準備我爺爺與奶奶來溫哥華了,當時他們已在台灣獨自居住達一年,當我知道爺爺再也不能踏上溫哥華的土地,心中的絕望是前所未感,這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面對喪親的驟變與劇痛。

30年後的今天,我還記得你,在這一天(這一天你仍得去上學),發生什麼事。如你寫的,爸爸已趕早上的班機回台灣,所以你自己騎自行車上學,回家的路上,經過Lansdowne商場,那商場和30年後的今天一樣,仍是一片廣大的停車場,沒什麼車停著,我的腳踏車橫過空曠的柏油地,看著灰灰的、陰涼的天空,心裡完全阻住,沒有路可走──我就開始和可能在天空的爺爺對話,突然覺得他老人家從電話線裡面一個這麼遙遠的聲音,變成就在我的頭上、注視著我,這麼靠近,只是沒有聲音。

「永遠都不會有聲音」真是智慧的人類最大的創痛。死亡,每個人類自己還沒經歷前就得經歷很多次,因為太創痛所以才有宗教讓人攀附著,但就算有宗教也似乎無法heal現在的這個moment。

30年後,這樣的創痛已然痊癒,爺爺去世但奶奶也陪了我們直至長大、上大學、結婚、生子……我們家也建立了世界幾處飛來飛去的架構,今天繼續進行。

30年後的今天,也是小朋友們的爺爺奶奶在溫哥華起飛回台灣前的最後一天。以下是今天的日記:

今天,孩子的爺爺奶奶就要出發回台灣,結束2個月的溫暖探視。昨天晚上妹妹第二晚到爺爺奶奶民宿住,玩了很多拉米、撲克牌,今早,聽說還在玩「吹牛」。我則趁空檔趕快寫「今日頭條知識」,這個週末剛剛推出了「客座」今天頭條知識(別人錄的),反應不錯,我在想,怎麼樣把這個變成規模化,之前用教課的,收件非常慢,有沒有什麼方式變更快呢?

看到看不見孩子的爸爸現在被栽贓、污蔑之慘境,我想起了為什麼我要公開的寫日記,很簡單,身為一個正直、不說謊的人,一生捍衛著這一點,以此為傲,但卻一直被假話攻擊,而說假話的人卻被認為是真話,人生最痛苦之事莫過於此!旁觀者可以說,被罵幾句又不會少一塊肉,包括我自己旁觀時也偶爾認為不需要小題大做,然而,當自己身在火線上,當自己就是被罵被誣蔑的那個人,就不一樣了──我當過那個人,我非常了解那種折磨,因此,在離婚之後短短的三個月,我就決定公開我的日記,並公開到今天。是什麼意思?就是讓大家看到真實的我,你罵我沒關係,討厭我沒關係,但是你討厭是真實的我,而不是那個別人亂講的我。這樣就好。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但比衣裝更需要的是「一扇門」,這個門把所有外面的人擋在外面,讓自己在家的樣子不被外人看到,平時在家所心裡想的那些事情不讓其他人看到,基本上就可以讓人「好喜歡你」,但,那並不是真實的,不過,很多人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就這樣快樂一輩子。但是我已經厭煩了,不是我一定要給大家看我醜陋的一面,可是我再醜陋,我相信我還是一個非常棒的人類,我想讓大家看到這個人類。

我想趁這個動力,來想辦法幫助爸爸們來做一場正確而且美麗的PR布局。我本來就蠻了解這樣訴訟中的弱勢者的心理,但是這一次,我更加的體會了應該怎麼做可以「突破重圍」!

今天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在溫哥華的最後一天,早上就先來民宿,和兒子一起先搬走小桌子、電風扇,下午則再搬走了四只大行李箱,且把汽車的後座第三排再次地收起來,從七個位子縮成只剩四個位子。這輛車買的時候,就已在規劃全家來這邊旅行,這一次的溫哥華島之旅、Whistler之旅皆已大功告成,此車功勞很大,功成身退,我們中午來到了Richmond公眾市場,大家吃膩了的公眾市場的東西,所以我們其實是買八佰伴的「新歡」燒臘店,拿來公眾市場二樓陽台外面六人圍一桌吃,而孩子們「勉強」接受了公眾市場的韓式炸
雞、炸蝦,以及乾麵和飲料。我們在強烈的陽光下,在戶外,風還是蠻涼快的,並不冷。大家吃完以後回到車上,我把「今日頭條知識」在此再拍一支。

爸媽準備到機場的前6小時,兒子突然說要玩撲克牌,很驚喜,於是妹妹也來玩了,祖孫四個人又開始玩牌,有說有笑,對啊,這一次,祖孫一直在玩撲克牌,多麼棒的回憶。我真是幸運;另,爸媽開始送我們禮物,包括他們每天幫我們磨咖啡的磨豆機,還給了我一個Granville Island買的杯子,上面寫著「Son」,我翻譯如下:「有你當我的兒子是禮物,看著你在人生旅程這樣旅行著則是喜悅(嘩,真貼切!)我為你感到非常的驕傲,覺得幸運你可以與我們分享你美麗的靈魂。」就和那本字典,一樣我決定將它放在我的書桌上,每天看得到的地方,拿來喝水;每次坐這桌子努力,都可以一直看到,提醒自己。

台灣這兩天大量的地震,連老手們都覺得很可怕,剛巧最近幾天我日記都在講「地震動動論」,溫哥華雖然最近沒有地震,但我心中是一直在地震的,我有一直用動動論,今天順手再修了一點網站。

我來剪一下這次所拍的一些「以前、現在對照照片」,後來我們剪出六張(對比),剛好三張直的,三張橫的,想辦法做成A4尺寸,在台灣印出來,放在爺爺奶奶在台灣的書桌上,其中四張是在溫哥華島的維多利亞省政府門前拍的, 2013年與2022年的對照;有一張是在北溫的漁人碼頭拍的,一張則是這次和弟弟及媽媽三人在Whistler的Lost Lake前面拍的,是1992年與2022年跨30年的對照。有一張照片,孩子奶奶原本是裡面身高最高的,現在則變成最矮的,她不以為意,說:「好開心!」

這一次爸媽來,我們所享受的,就像半年前全家一起到淡水住在台灣最後一個月,雖然很短,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亮點。尤其經過這麼多「家事」,人生如今能夠有這麼閃亮一瞬,一切都值得。這,就是我們兩個月的總結,而我也準備再拚一場,明天開始,當家人又再次分散各處,我會在幾個月內,出現很大的新成就,好嗎?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50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