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早上,也不是很早,快到九點了,但室外仍幾乎空無一人;社區裡面的小路,只有好幾台腳踏車的輪子一起呼嚕呼嚕的沒有聲音的,是一個爸爸帶著幾隻乖巧的孩子,這年紀的小朋友像圓球,再不乖巧也是只是吱吱喳喳講話唱歌,腳踏車頭扭來扭去;天上反而比較熱鬧,五、六隻的飛燕在天空急速大轉彎,燕的頭上是一大片灰灰的天;今天等一下應該是會下一點點雨的,但風光明媚的溫哥華每次下雨都下得不是很堅持,即便是下雨機率百分之七十了,有時也只下個幾滴,後面又會還我們太陽;太陽總像是咬開蛋黃酥流出來的滾熱的鮮黃色的餡。

早上再次來和三十年球友打籃球,對我這種年紀,身體的僵硬在這個星期好像變更嚴重了,來打球是珍惜好不容易找回來的、難得的一個對外的聯絡,可保持自己內心的活絡;或許朋友們看我也是一個難得從台灣「新鮮下船」來的人,也覺得難得吧?這邊的人普遍對本地人的感受都是「太安逸」,這與我們當年對這裡的評估是一致的,有些人仍一直沒出走,留在這裡;或許就像我一樣,是在這裡療傷的、讓孩子長大的,以至於溫哥華人好像永遠都有對這城市有很多的不滿意。這我現在已經通盤理解了。

籃球落地,沒打多久,太陽就出來了;我們都固定打一小時,流汗沒流啥,聊天比較多。打到一半的時候我就會開始失準,因為肌肉累了;和朋友們聊到了第三個星期,話題開始有點不一樣,更多分享自己最近做什麼,都是關於工作與家庭,尤其他們和配偶還在一起的,就是誰買菜、誰開車,兒女進入青春期了,大人也想有點在工作上與生活上的改變,我看來,都算是「在天堂的一些小煩惱」呵呵。離開球場,我回到和平的商業區,這一間Subway窗明几淨,一個人服務我們;我前面排了一位,後面了排三位,但在陽光透射大窗下,在那邊等著等都很愉快,看到青菜一點一點地挑,不是我的,我也沒關係,完全不急的;我點了一個wrap,這裡的捲餅吃了之後確定應該是溫哥華最便宜(7元加幣)又最順口的了。

Life comes to full circle,我回來溫哥華,人生的事情有機會再重做一次,或看著孩子再重做一次。再過一個半月,7月9日,我的兒子就要經過我當年開始寫日記的年紀,每一天都有當時同年紀的我的記載。

不過,在我人生的這一天,帶孩子回溫哥華這夢想成真之外,另一件夢想也正在實現中──將Mr. 6帶回來,用這新的影片來建立一整套的以前做過的事,而且可能可以從這邊起頭來完成更大的任務!我想到從改變週三的讀書會開始。

下午,我們帶兄妹出門,各一任務,載妹妹再次到草地拍畢業照,這一次來我們以前住的Fisher Drive這裡的小公園。在我們講了這麼久我們以前住的家是Fisher Drive和Buckingham Drive,孩子們今天終於第一次主動說,哎,感覺上Fisher比較近,但也沒這麼近。結果我們的車只開了10分鐘就抵達,兄妹驚呼,這麼近!他們這次真的仔仔細細的看了這間房子一眼了。然後,這裡又有一個籃框,妹妹說她要打,就打了一下,我們打個比賽,後來5比3贏了。再到Staples印出攝影課要的彩色照片,一次印四張,哥哥用店內的裁切刀處理完成。在這裡住久以後,什麼事都知道在哪裡做了,而這個300萬人口的小城市倒也應有盡有,可滿足我們生活與上學所需。

到Steveston漁港,一個任務就是去吃吃看弟弟叔叔建議的pizza店,這間店面超小,卻裝了十幾個人在裡面做pizza,大多都是練習生,我在Google上面點menu先來電點好它最便宜的「Princess」,也要台幣1000元左右,結果她跟我說已換菜單,自動將我變成她認為最相近的「Butterfly」,結果這個更貴,要1200元以上(台幣),它叫Butterfly應該是因為pizza正中央有一小團醃鮭魚和青菜與中型大蝦所組起來的「小塔」,好像一隻蝴蝶停在比薩正中間吧?這種東西吃起來,起司加蝦仁有一種味道在味管裡頭往上衝了,真的好吃。旁邊是一片草原,有低有高,東方人還坐端正在野餐位上,講廣東話和講國語的一起,旁邊的洋人情侶直接兩個人就趴在草地上,陽光都照在草地上這麼久了,我猜他們的肚子下方應該都感覺到暖暖熱熱的。

這樣的小小break,妹妹哥哥都好愉快,他們在路上一直看著路邊的房子,我每次都盡量開車經過不同的路,整個Richmond的路已快要被我都走過一次了;妹妹問,哇,這個人的家,玻璃好大,院子好奇怪,有時候我們看到鮮藍色的屋頂的,或下半部房子漆成粉紅色的,有一部份是還在蓋的;我要謝謝這些我們「碰不起的貴房子」,一直提醒我要把事情做更好、好賺更多錢。哥哥問我,從這裡(漁港)回到家要多遠?你說差不多15分鐘,哥哥開心的說,哇,我們居然住在離一個漁港只要15分鐘的地方!說得也是,離漁港只要15分鐘,離有裝籃子的籃球框只要10分鐘且車停了就馬上打……比較之下,在台北水泥都市,四處都是擋來卡去的圍牆。

關於「今日頭條知識」,我現在在思考不只是要如何拍好完成每天的份兒,或許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它為基底再引發其他的連鎖效應,尤其找來更多人貢獻內容,但業界一直有個問題──吸引來的人通常內容是不好的,內容好的人又不知道在那裡、也不知從哪裡來。由於以後這「今日頭條知識」是要在每天早上8:00準時開播,星期三的線上讀書會的時間會擋到,但我今天洗澡時念頭一轉想到,我一樣可以週三8點開播,那一天剛好就是特別節目,且用某種直播?這樣子或許就可以運用讀書會產生連鎖效應。

我在週五剛剛「出外景」錄了四則影片以後,過了兩個整天,成果是──總共大約剪出兩支影片(還有一支還沒下字幕)。以上這樣,可以大概算得出我實際的製作時間,其實,每一支已經超過一天了,若還再加上前面的寫稿、後面下標題與做封面及底面圖,那每一支至少要一天半才能出來,每天都出一支影片有困難。

不過,我居然又不覺得困難,總覺得,我好喜歡這樣固定每天的「有累積的」工作,然後或許也因此得到機會,讓我們透過「錨定」這部分的時間,讓我自己其他時間也跟著全部規格化,這樣我每天都有產出。不會發生我最怕的事──一輩子就呼嚕呼嚕的在空想之中過去了。

這幾天,真的開始覺得自己的年歲真的開始拖身體,或許是聽球友講太多他們哪裡受傷,搬來這個家三個月、每天爬樓梯上上下下三個月以後,居然在這幾天,明顯的感受到我的膝蓋好緊繃,爬上樓梯的時候,兩邊膝蓋都有點緊,我試著叫出健身教練所教的、用大腿後側來施力保護膝蓋的方法,但現在肌肉量不夠,居然「找不到肌肉」,使不上力,只能慢下速度,改試把腿抬高、重心往後,也沒有好一點。

這種事情,就像在影片看到自己臉上爬滿了細細的皺紋一樣,對自己的信心,是很大的崩裂的;如果我今天已是高階主管、等著退休,或許這代表我已離退休越來越近,但,對一個還想衝、還想拼的人(我),並也的確為了支持家裡生計還需要衝也還需要拼的人(我),我的後面並沒有退休金等著我,只有坐吃山空的現在,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如果和我一樣,應該都已經是睡不著覺了吧!

除了需要練肌上樓梯,今天體重也破表,晚間終於訂下了健身房,這一家本來就便宜,每兩週只要不到200元台幣(超誇張),只是要多繳一個一年1000元台幣的清潔費。因為疫情,接下來我必須慎選時段,非常小心。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3:00pm angina level 0.5;服藥:12:0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