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六點就起來,幫孩子們把家裡所有窗簾都打開,讓外面光線可以大氣的全部流洩進屋內,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事。以前在台灣就經常做這件事,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全家所有窗簾,雖然打開也沒有明顯的差別,但堅持一定要打開,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有這個習慣了。在溫哥華,窗簾一開,早上就點亮了,什麼憂愁都飛了───然後我先把車子開出車庫,怕你開不出去,先停在外面,然後我就叫Uber了。

在台灣經常搭計程車的我,在國外除非到機場不然極少搭,雖離開台灣一月餘,搭計程車的動作仍熟悉,司機是頭上包著的印度人,上車後,我熟悉到可以立刻進入輕鬆狀態,看旁邊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因為此地沒有摩托機車,路上沒有行人,路上平靜許多,安靜許多,後面的風景讓我非常忙碌的欣賞,風景裡也有很多移動中的車輛、飛過去的烏鴉或海鷗、不斷從世界各地送人過來的大型客機在半空中,我會去看每輛旁車車內的駕駛人,在美國加拿大,大部分都是一人駕駛,開自己的車去上班、上學。

好友Vista在上次讀書會後與我約了馬上訪談,他說有一個人不認識我的人的回饋是「這個朋友(指我)講話蠻喜感的,看起來很樂觀!」樂觀?陽光?這是外人對我的觀感,一個人(如我)要給別人這樣子正面的觀感,已經很難,所以我覺得挺不錯的,這樣的正面樂觀,如何搭著我的內容發展出去呢?

今天早上來的地方,不是隨便的地方,而是小時候來上課的地方。溫哥華這麼大,檢查中心偏偏就是在City Square這裡,你說,是不是很有緣分、很巧合呢?抵達這個商城時,很多人陸續開始上班,整片商城早就已被無所不在的天窗帶進天上的陽光給處處打亮,沒有一個角落是暗的,這裡墨綠色的磁磚、墨綠色的欄杆,那是無法形容的一種綠色,卻是我兒時就很熟悉的回憶,和我15歲的時候長得一模一樣,從沒有改變過,這裡的硬體設備不像台北幾十年肯定人事已非,在溫哥華完全不會,只有中間的柳橙汁攤被拆掉,其他都一模一樣。剛好上次在爸爸群組才「相認」了一位以前很不熟的同學,他堅持一定要打過來,我每次都沒接到,今天來到這裡,想說還是跟他聯絡一下好了。人生裡面,同學可以都忘掉,可是,也可以再重逢就趕緊把握,對這緣分有一個交代,不枉老天的安排。後來這位同學拉我進入一個群組,見到了好幾位以前的熟面孔,嘩,今天的我,被時光的錯置感又打了一拳,又變成一個新的人了!

為了檢查莫名其妙的肚子痛(unexplained abdomen pain),這個叫做MRCP的腹部MRI是將我送進一個封閉式的直筒,筒內已用「飛機內」的質材,像是飛機走道常件的條燈,以及飛機櫃子的那種塑料材質來讓我覺得它像出去玩、不像冷冰冰的醫院。一開始護士會一直提醒我,這會很吵,需要很久,一小時多哦!你有沒有幽閉恐懼症?我想,哪會!一想到可以躺下休息長達一小時,感覺就不錯,還蠻期待的!排我前面的是一個伊朗人,問他問題,他很兇,大概來這裡做身體檢查,心情都不太好,不過中東人對華人本來就有一點意見,我就識趣的站到他旁邊,隔三倍的社交距離。

門開,我是7:45的,馬上就有一位叫Emma什麼的人員自我介紹名字,把我帶進更衣室,她給我一副沒有鐵片的口罩,換成專用的檢查衣服,走進那個房間,再一次與我介紹一切,多吵,多長,身體不能動………我開始意識到——我小時候在國外從沒有做過這麼多大型檢查的經驗,大部分都在台灣,在台灣常做各種檢查,在國外做這種原來這麼的無助、無奈,雖然完全聽得懂她說什麼也完全溝通,但總覺得她們在關鍵時刻是不會「讓我」的。果然,後來我到一半想上廁所,她直接說不行,我很怕等一下影像照不出來,他們可能要對我重新計價之類的,只好忍著內急,我實在太緊張了,明明應該已整晚沒喝水了,竟這麼想上廁所。

人很有趣,剛「推進去」那封閉照影管子,還蠻舒服的,只有點緊張,不知道這樣的呼吸是否算是順暢,但愈去想,呼吸就真的開始愈不順場!這時候,我想什麼,來穩定自己?我想的居然是,現居的家附近,一根一根的樹枝,那個前院,那個車道,然後我彷彿在想像中看到了今早的景象,車子停在外面,看到你,帶著兩個孩子出門上學,我不在現場,我也不在了,那畫面慢慢地動,隨著車子的行進的路線,往外走,經過了外面的路。

雖然只住一個多月,這美麗的溫暖的地方,我好像還沒有真正的珍惜,直到躺在這個地方,動彈不得,連動一下都不行的時候,我的靈魂才得以自由、平靜的,在家附近的這些美麗的樹枝與草皮、落葉的飄還有烏鴉的叫聲之間,可以好好的謝謝,這是一幅多麼像天堂的美麗景象;護士讓我選音樂,我選的是鋼琴古典音樂,它剛好播到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章,與我畫面節拍相符,我隨著自己腳步慢慢踩上家裡的厚地毯、爬樓梯到了二樓,看外面,看向沙發,看向木地板;我沒看到孩子與你,但我知道你們一直都在這裡,一起的。

過了半個小時,到了檢查的後半段,我發現我開始「麻」了,以前的經驗是不自覺開始麻了之後,後面伴隨來就是很痛、抽筋、或麻到像千萬隻螞蟻,你知道的,可是我不能動,就開始緊張了,加上想上洗手間,突然間剛剛的自在感都不見了!我依然試著用Richmond的櫻花紛飛的風景來「壓制」自己,讓自己「飄」到了漁人碼頭,「飄」到垃圾回收場(才發現,天啊,Richmond這個位於河畔的回收場真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垃圾回收場),飄至菲沙河邊與沙洲上,也飄到今下午準備去看的那一間房子旁邊的公園………每一畫面對我都至少有5分鐘左右的療效,我就這樣5分鐘、5分鐘的穩定了下去,唉,同樣是住花園都市溫哥華,敢打賭住Richmond感覺跟住其他地方又是不一樣的,所有朋友之中,我應該是最平和的之一。

OK,做完了,你來接我,我們又回到了我應該珍惜的生活,自己心裡知道,下星期一或二,結果出來,如果結果真的是很糟糕,那我就得回台灣;如果結果OK,如我昨晚打電話到國泰醫院為我做過多次檢查、很認識我的江醫師那裡的,他說,可能是功能性的問題,但如果真的是心理影響生理,那這也未免太痛,痛的太實際了。

今天第一次以「買房子」的姿態來看房子,就來到這間極美麗的連棟townhouse,它一樓就有一套套房,旁邊是花園,二樓讓人最驚喜,是挑高10呎(仲介說一般挑高最多九呎),連三樓也挑高九呎(一般只有八呎),所有廚房家具都是最高級檔次,整個廚房家具就是4萬加幣,但他也承認,這麼多細節之後,這房子其實有點太高價了,而且新房子原來還要多花5%打稅給政府,這句話大概就已經結束了我們所有買新房子的渴望,還是買舊的吧。

買的房子永遠不可能像夢想中的房子,看到夢想中的房子,反而會有罪惡感,即便勉強買得起,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住太好,對我這個創業家來說,從來不應該注重享受,從來都應該一直在戰鬥!看到一半,我的確「矇」了,為何我在看房子?沒錯,省下房租,付給自己而非付給房東,但,我面對的房市不知道會漲會跌、升息或降息還有(已經訂了第三天、每天送來家裡)《溫哥華太陽報》連兩天都在講「住房短缺」,感覺上,這裡的當地人已很看不慣一直湧入的移民把房子全都買光炒高價,都準備鬧革命了,這麼多變數之下,說不定「乖乖付房租」反而是比較合理的?要「賭」也應該賭在創業項目,而不是賭在我無力改變的住屋市場,是吧?

現在已經和三位仲介有聯繫,以及一位在幫我們仲介貸款銀行中,但我想我還是慢慢來吧,別不自量力,每天在沮喪中,不對;我另有要事要做,世界在等我做特別的事,不是做那些「窮得就只剩錢」的人都在做的事,對吧?

來接妹妹,來接哥哥,接哥哥尤其有趣,每次都會看到同一些人、依同樣的順序走出學校,其中總是跑在所有同學的前面的是一位非常白、非常瘦的白人男生,腿部可能有點問題,扭著,總是奔跑的出校園,沒命似的,他就代表著「放學」。接下來,經過很多沒有特色的亞洲人或各族裔的,又會出現一位很好認的「紫色頭髮」的白人老外,與她弟弟或哥哥一起走出來,再來沒多久,就是我們家哥哥啦。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0:30pm angina level 3.5;服藥:11:10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