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念書而重新移民至加拿大溫哥華,最重要的當然是──念書。孩子天天在家天天問我今天要不要出去玩,也不是正常的發展,而今早,總算接到了妹妹的學校來信!
很開心,終於可以安排了,不過仔細一看,學校居然換了一間,不是原本的那間了。這間也在家裡附近,但它附近的高中是另一間(這附近都是小學與高中綁在一塊),真奇怪,女兒怎麼會被安排到這間小學呢?(這裡的七年級仍是小學,八年級直接上高中)我也發現我有很多很多問題想問這個來信的老師,比方說,我知道孩子一定是穿便服,包包也隨便帶,但是「午餐」怎麼辦?午餐總要吃吧。
打給這位老師,她是學校的助手,這裡的學校沒有大到分成教務處或訓導處,大概就只有校長、副校長和幾位專員吧。我說我家女兒英文不夠好,尋求資源支援,她強調,老爸別擔心,一定會有人幫忙的;老師大概會指派一個小朋友介紹學校,所有老師都很nice,所有同學都很nice……這類的話。我提議是否可先參觀一下,老師直接說NO,疫情時代,沒辦法。我眼看過不了「太極拳」,只好從其他細節事實來推敲,問到了,同班同學中,只有另外三位也是ESL學生,其中一個是第四級,兩個是第三級(愈高級愈強),而我們家女兒是第二級,全班總共有24人,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學生並非ESL,並非英文需要幫忙的。而午餐當然就是吃三明治等等,沒有微波爐,也沒有locker,所有課都和一般學生一起上──聽到這裡我想像妹妹的感覺,自己都先「腿軟」了,想起我那時候是從十年級開始念,而妹妹是七年級,完全不一樣。老師也說,學校這麼多人,只有三位同學會到我們家兒子被指派的那個高中,其餘的都上另一所,意思是說,妹妹在短短幾個月後(今年九月)就會失去所有的同學,重新到一所幾乎陌生的人際環境。
我對這位老師的說明感到不太滿意,對她來講,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問題。這是合理,因為這是她的家,一切都已習慣,所以一切都會習慣,怎麼樣都OK的,大家都很nice,且,才七年級的小朋友,可塑性高,又可以出什麼事呢?
但,就是因為小朋友,所以才茲事體大。這些陌生的環境很容易會造成孩子童年陰影或創傷,我家女兒還沒完全長大,她個性又害羞,我實在相當的擔心;非常緊張。
這個時候,家裡一度通了的廚房水槽,再次塞住!我們將剩下半罐的Drano通水管的加進去,水電工Tim卻說他不來修了,因為我們加了Drano,他說他無法在有Drano的情況下拆開水管,那是強酸強鹼的腐蝕溶劑,也對。
我感覺到要趕快進入下個階段,更專注的照顧好孩子(尤其是女兒),怎麼做呢?一直出門,沒用了,待在家裡,枉費陽光,也不太好,不過接下來連續兩個禮拜都是下雨,下午,趁最後的陽光,帶兩個孩子再次出門,先去看一下妹妹的新學校,卻沒找到它;我在車上開始試著與妹妹溝通,叫她準備好,但我的說法用了不一樣的角度──班上的ESL同學不多,我將它講成「還好班上會有三位與妳一樣英文不太好的同學會幫妳喲」,而至於大部分同學都不會升至她的高中,我將它講成「這半年當作交朋友練習,沒有交到好朋友也沒關係」。我再三強調,每天8:45上學,已比以前在台灣念國中得要7:30上學、6:30從家裡出發,好太多了。而每天下午2:45分就可以放學,每天不必撐太久。
此時我又電信公司一則簡訊氣炸了,原來,上次幫我們裝網路光纖裝失敗的那個技師,居然在他們公司系統裡留了一則訊息:如果那個客戶(就是我)再次打電話來,不要讓他(就是我)再約時間了,要他先跟社區經理講好以後才可以挖洞。這是其中一個客服人員跟我說的,我跟他說,那完全不是事實,事實是上次那個技師自己沒有找到線路,我請問了鄰居,如今沒問題了,請幫我們安裝!沒想到,客服說,既然他們公司有人寫上去,他不便改變;打兩次,兩個客服都這樣子講,意思是說,就因為一個技師的胡說八道亂寫一通,我這個單位居然被這間本地最大電信公司貼上「標籤」:「不允許裝光纖」。
國外有些事情,就是這麼麻煩!讓我好像想起了什麼!那是一種,地大、人多,系統(公司)很大,我很渺小。發生了這種事,根深蒂固的我已經明白的知道,自己絕對沒有足夠影響力來動搖他們(大公司),不像在台灣,任何大企業都不敢忽略任何一個小小的平民,更何況我在台灣可以不必只是平民。而這一家加拿大的大企業,就賴在那邊,令我無法動搖;他們仍會確保我這個客戶(在電話上)得到一個客戶應有的禮貌對待,非常的友善,非常的溫柔,用詞完全不尖銳,碰到客戶(我)要爭取的時候就put me on hold,說話也是漂亮話,說要請「高一階的」與我詢問,結果那個「高一階的」,我等了半個小時,不斷地聽「客服人員還要等一下」,高層怎麼會這種接線法?後來才意識到不對勁,我就自己先掛斷了,他們「高層」也沒有打來追。
等到我打完電話,回來書桌,看到孩子們正在吃今天的晚餐的Triple-O,這是一家今天剛認識的連鎖漢堡店,以前沒聽過,哥哥說,太好吃了,看到烤箱烤出來的薯條,我突然又意識到,當我陷入了電信、網路這種事,我就「看不到」其他更重要的事──孩子們每天的幸福,不會因為網路變好或變壞就跟著影響,我要去注意的是什麼,我自己要知道啊。
為了「重啟」我這台「人腦」,換一個心情,我趕快先洗澡,等一下重新的思考這一切。可能是晨昏顛倒的運作讓我的大腦跟以前的方式完全不同,或許太仰賴咖啡因。或許是體重增加,或許只是天氣,或許我還在適應新生活──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洗完澡,開始台灣的白天時間,果然我精神來了,我一口氣寫了兩份邀請函,是我現在要辦的兩場活動:一場是每周晨會,一場是連續30天的寫作課程,兩者都是時間上的硬仗!
「『知識分子』通常我們都翻成Elite,換句話說,當Elite就是要玩知識,以前的人以物易物,現在的人以『知識』易『知識』,」我寫道:「請加入這裡,如果你有以下症狀:一、知識飢渴症,非常想要知識。二、知識分享慾:不介意把自己所學慷慨的分享出來。三、知識有價論者:深深相信自己因為擁有知識而有無上的價值,不需要做苦工。」
另外是30天的課程內容,「讓想出書的、想大量內容創作的、心中有話想說的,可以真正的『交貨』。『貨』就是內容,不讓讀者等,有效率的輕鬆『交』!憑空創造出心裡所想,從貧瘠到沒字寫,到豐富得字寫不完,送到讀者面前,還不影響自己平常工作,不需要特別早起,維持原本的生活平衡,就多出了一本書。特別適合忙碌的人,別再等到退休再實現當作家的夢想?不用等,今天就可以實現。」
「此課程的主持人Mr. 6(我)十年來在網路上累積4000多篇文章,撰寫近30年日記,並非因為我的文筆好,而是因為我已經知道怎樣輕鬆且有效的產出文字作品,另外我已經出版了17本書,無論是找出版社,或者是自行出版,甚至,除了是論述的、訪問型的、小說、繪本,我都有經驗,而且都成功地完成。當你變成我,你就可以將心中有任何的想法,有系統、有策略、有魅力的展現出來,讓它們『為你工作』,為你保存曾經的青春時光、你的智慧、你的故事。」這是有意義的事,未來可以用在英語世界,我文案寫起來特別擲地有聲。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3:18pm took coxine 3.5mg、1:2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