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與加拿大一位房東約「線上看房」,房東是ABC,房子是父母的,之前做物業管理,這樣令人放心一半,至少做人應在合理範圍內,透過他的帶看,看到室外還有一點點積雪的市區,從近二十層樓往下看,這單位特色是空間較大,每個房間都大,還有兩個角落型陽台。我發現有家具真的比較方便,廚房設備包括了一個大烤箱,連煮白米的電鍋、盤子與餐具甚至連毛巾都有,讓我可以先住進去「再一個一個取代」,問題是比方說我要加個書桌,就必須把它原本家具搬走,日後再歸還,這就非常的麻煩,且也不見得找得到搬家工人?看房部分就看了20分鐘,我有將它錄下來給其他家人看,大家提醒我這麼高的樓層,頻繁的搭電梯上下樓去拿外送東西,雖高樓層一層才三戶,低樓層卻一層高達八戶,人口複雜,應該都有人確診過。在疫情時代,好像的確不應該住大樓?
送兩個孩子從淡水回到市區,花了半個小時多將哥哥準時送至補習班,路上,從後照鏡,看到他們兩個在後座沉沉的睡得東倒西歪,我感覺到,這趟爸爸任務是「來真的」。我鼓勵自己,或許過去45年來所有的訓練,包括身體上的、精神上的、技巧上的、語言上的,所有經驗、所有看過的聽過的,全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因為我一人身繫兩個孩子的未來,在這個非常的時期,外面的疫情嚴重,航班減航,所有的人處於冬眠狀態,大家意見很多,在這個時候我「立定身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帶著妹妹來「茶、屋」,我們先「看、書」,然後爸比我可能要先去「噓、噓」,妹妹笑,我整個下午因為喝太多茶上廁所就上了五次。他們給我們一套寬敞四人座,妹妹坐暖絨沙發,我點了深焙茶,也點了一盒他們招牌的明太子薯條給妹妹特別破例吃;妹妹考慮著菜單上的柳橙汁,她很想喝我知道,但她又說「這一杯和昨天一碗太陽麵一樣貴耶!」,我喜悅的微笑,輕輕的說沒關係的這還好,但她還是貼心只選了便宜20元的檸檬汁。其實這個年紀父母並不是真的想省20元,是藉由省20元看到孩子可以吃苦、不會到二十歲突然跟我吵著買車買房;只聽女兒這樣回答或許我就可以在此領域放心一些。
旁邊剛好坐一桌看起來彼此不太熟的男生女生,兩人各點一份套餐,男的在談一些電腦技術上的東西,女生也(我認為是假裝)興致勃勃地繼續問他技術相關問題,兩方一度又安靜了好長一段時間,令我忍不住轉頭看一下你們是怎麼了;對照組的隔壁的隔壁,卻是一桌孩子很吵的,那個媽媽非常兇,叫孩子住嘴,這就是喝茶喝咖啡的地方的生態,哪個年紀都會來坐在這裡,十年十年這樣大把的過。而我,我對面是一個國一的女兒,正安安靜靜地在看她剛拿來的東野圭吾的「白馬山莊」,這次看得很慢,我猜女兒將推理看得很細,此時正盯著一張大概是案件地圖細細的端詳,戴著口罩也戴著帽T的帽子整個人縮在座位上。
要離開去接兒子了,做AI的老友突然出現在眼前和我打招呼,他說從樓下搭電扶梯一上來就看到我了,很開心1月1日就遇見他。此外手機裡躺著一大堆「新年快樂」的賀圖,卻沒什麼心情回覆──儘管我很陽光的和女兒興高采烈的走在購物商場要去拿車,真正的傷心是將兩個孩子送回家而我自己一人走出,幫孩子拿胡椒廚房;家裡出來的那條街,由於店都關著,我還可以躲在黑色中,但一接近了商場,桃紅色的耶誕光霎然照亮了我,剎那間覺得,寂寞。單親的家就是極為安靜;尤其我絕不大聲,以後到加拿大會更安靜吧……仍鼓勵自己,未來的訓練可以成功闖過這一關吧?我夠幸運了,有兩個孩子。
走回來的時候,一樣的黑壓壓的路,心情馬上好多了,買了孩子和自己的晚飯,加值了悠遊卡……這些小事,都可以很快地產生小小的成就感,瞬間把「心洞」補上去;孩子在,我應該不會這麼弱的。想起這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說一位女強人的女兒跳樓自殺,我注意到的不是被逼學小提琴等等的而最後說「媽媽我不配當妳的女兒」,而是其中一段過程,媽媽對女兒練琴不周大發火,不理她之類的,隔了一天,變成女兒哭著來道歉、求饒。這故事的重點是───這個媽媽明明過度的罵女兒,最後卻是女兒「來道歉」才能讓生活恢復正常(為什麼不是罵的人罵完後就恢復正常,還要被罵的人道歉才能恢復?)這個女兒還會用自殺來給這個媽媽「最後的警告」,但其他孩子可能就這樣默默的吃下去,在大人的情緒起伏中生活著呢?
為什麼一個人會這樣?有的人的個性,你跟他說謝謝他會冷冷的回「你才知道要謝我」!有的人你跟他說謝謝他會反射性的馬上說不用謝不用謝我是應該的!這馬上就透露了對方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那種一直在感謝人的,久了,就會變成自己都忘記判斷對方是否謝謝你。很多的衝突都根由於一點:對方已經不感謝你,對方反而覺得是「你應該感謝他」,所以做出的事情就歪了,講的話也都是說「我已經都OOOOO了,你還這樣?」但不對,其實每一個人都只想要一個被喜歡的生活而已。若無法一直被喜歡,至少是清靜的、淡淡的也可;但若一方覺得付出太多,即便是誤解,那種關係也是非常危險的,彼此之間對此關係的角色期待值,不但有些落差,而且是「完全相反」。一方的付出得不到對方的感謝,反而對方認為你應該付出更多,或配合更多;就算不需要馬上配合,也得對對方的過激情緒、故意不甩不理而「配合就是了」、「乖乖就是了」。我是個大人,我的痛苦不是來自於自己,我自己還好,沒被這麼糟,是孩子的樣子,我覺得他們正變成像我一樣的那種人───那就是,一開始還會反應說「這麼兇是不對的」,但後來過了一兩天還是過去道歉、求和,這種「不求和的勇氣」,妹妹大約只能撐最多一小時,哥哥能撐最多是一天至一天半。
找房子才一天,妹妹現在變得很會搜尋。她第一次開口問我,我和弟弟叔叔在討論的那個「house」是什麼的,我說是townhouse嗎?還是penthouse。妹妹說,她現在知道了,每次和爸比(我)說某一間單位是1700平方呎,我就會叫「哇,好大哦!」如果給我一個1020平方呎的,我就會失望的說,唉,太小了……妹妹笑著說:「我有看到一個900多(平方呎)的,就根本不敢拿給你看了。」現在她也會看地圖了,有一個真的超棒的,1800平方呎,好大!價錢只有3000,很可以!但她給我看地圖,笑了,它掛在南邊的南邊一個小半島上,不用說也知道太遠了──我就看到妹妹很認真的看著手機小小螢幕,盯著看,一下子歎:唉,太小了……一下子又,哎,太遠……她說:「沒有一間是正常的。」的確這就是找房子的心情呀。我好開心,女兒熟悉了這些英文,有些字(例如:沒有家具是unfurnished,有家具是furnished),她就學起來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20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