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算得還蠻準的呢,離高中會考還剩200天,我說,我家孩子不必高中會考,所以他們變成「2000天」,算一算,2000天剛好是五年半,那時候哥哥剛好剛開始大學三年級,妹妹剛好剛上大學一年級,沒錯,2000天以後,真的是孩子剛好都上大學而大人開始輕鬆之時。
哎,5年又6個月哪,朋友聽我有明顯的出國計畫,問我「何時回來」,這問題怎麼答,我回答曰:「孩子們就移民出國了,會很久很久,我也的確會陪孩子(在那裡)一陣子。」我說,最短三、五年(三年就是讓他們中間上寄宿學校,機會低),最長說不定8年、10年(這是以我自己待在當地來看,假如他們沒念研究所而在當地工作)。這個回答,真的有點像「告別」,不,不是「像」,實質上是告別,但我卻不能,因為我主力本業都還在台灣呀。
雖然小朋友兒時每年出去玩,都搭飛機,但這次他們可能知道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加上疫情,很久沒搭飛機,這段時間我們又看了一些飛機影片,妹妹耳濡目染昨天竟說她已經做好了飛機出問題的準備?我嚇一跳,接下來,必須和她以科學角度說很多很多關於飛機的安全性,比方說,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飛機在天上飛,多到超乎你想像,它們都沒有事;二、飛機與航空公司有大關係,選擇正確航空公司,安全性令人放心。三、我還想提一下那位女機長,飛行時數可能上萬,如果你每個月都搭長程飛機共十年也才3600小時。
今天要選飛機機位,也非常龜毛。以台灣每天入境的人來說,每個人都在上機前三天內做過陰性檢測才上得了飛機,結果,飛過來總有五個、十個變成陽性,到底是不是在飛機上面感染的?最近的新聞也不講清楚了。雖然聽說飛機是空調是醫療級的,但傳播的途徑怎只限於空調,看半天我決定訂了35排,因為它是在一個大空間裡最後面倒數第二排,視覺上可以看到前面所有的乘客,不會有壓迫感,又靠近廁所;後來又覺得幹嘛靠近廁所,反而讓在廁所旁邊排隊的乘客可能接觸到我們?但後來我還是覺得這位子比較舒服。
今天你幫我咖啡煮到45克,裝在小小的瓶子,喝了五口,咖啡因就攜著清醒的大洪水,穿過腦門,往穹頂衝,就在這時候,來到主管辦公室,靜下,讓腦力全部灌注在思考上,是有的,耳朵打開,速度就來到了我嘴巴上,並得知將來有可能帶著業師開始嘗試更有彈性的開課,感覺變得更貼市場了。而等待期間我也回覆了幾題職場問答題,這個介面顯然有熱絡起來,好多求職者問問題哦,都是匿名,這些問題真的也是一時之選,是每個人的問題,譬如一位媽媽問到是否從工程師轉出來朝九晚五工作,有的問到否因為已婚有小孩就造成履歷表不被注意……。
你說吃印度菜,師大後面Simply Indian Cuisine,點了好多份烤餅,靠那個咖哩醬料就全部吃完了,醬料真是太神奇了,每一口都燙燙的,一邊看前方頭頂上的印度電影歌舞劇,我們搞笑,看著男女主角的表情,幫他們配對話旁白。這巷子除了很多影印店,其他都是神奇的吃的喝的,咖啡廳不用說,還有蛋糕店在排隊,一千多筆的好評,滿足的窩在這巷子裡。
要出國的我,看到此景,不再覺得「被挶限」;我開始享受最後的小鎮風情。
下午又開始緊張,今晚要到安親班第一次正式教那邊小朋友寫程式,別問我為什麼來,但來的結果就是:大家非常期待,如昨天說的,硬體與網站還沒有到位,機器人不能用,謝謝你幫我把四個Pad設定好,但這份工作即已叫人心碎了(我一直問:為何要做),同時間還打電話到加拿大航空,跟他們爭取使用以前留下的兩張票卷,結果是,不行,已過期。我等了一個多小時。
想辦法立定精神,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程式課程這麼多,我們這個系列課程到底給孩子什麼新的東西?有機器人的程式課,照理說會讓孩子非常的激動,更想要學,更想要寫程式,所以今天這堂課的主要就是「讓孩子馬上迷上學程式」,這整個系列,從講師開始,都是在帶著孩子如何「快速地著迷」,所以我自我的KPI絕對不是到底孩子有沒有學會、回去都會寫功課、回去會不會做什麼專案出來,而是當場就可以知道他們有沒有變得瘋狂?當他們瘋狂起來,單單教學側拍影片就能讓家長們瘋狂買單。
結果,我覺得我的心態跟氣勢都準備好,但「系統」沒準備好,全場大概有十台筆電或pad連線,程式就叫不出來了,我發現有可能不是現場連線,而是遠端的伺服器根本無法支撐?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也沒在理,我很享受與孩子在一起,但看到孩子看著我這個「水果叔叔」的表情越來越「詭異」,心裡也難過──小一點的孩子們還天真無邪的播放著放屁聲,此起彼落的放屁聲,但較大的孩子的表情真的叫我難堪。現在小朋友實力不弱,小小隻的,隨便就學到迴圈怎麼做了,很可惜我今天沒有辦法展現。
走出來,我的背部不知不覺的弓著,左肩右肩各揹一袋,再次立定精神,做這件事,到底圖什麼?幫助什麼?一邊走在台北東邊這個叫做南港的區,腳踩著往左右及前方延續不止的大塊大塊的拼貼地板,蛙叫聲「嗡嗡嗡滋滋滋」的持續在耳邊,南港軟體園區六個比身體還高的大字,比樹上的耶誕燈更照亮了這段路,剛剛流汗過,不冷了,沒穿外套的我,穿著的「外套」是即將離開的優越感,或許我需要繼續有這件外套,所以出去之後,必須繼續的在這上面建立真的叫人尊敬的內容。
這尊敬的內容,今晚想到,可能是「亞裔美國人」或「華裔美國人」,全球的旅外華僑總人數加起來我認為有3億以上,而這一塊顯然不見得會自成一格,寫給這些人、分析這些人、分析其中的商業模式,自有它歷史的意義(也就是令人尊敬的內容)。30年前,這一群人並不想自我承認,打算把界線模糊掉,不再說「我是亞洲人」而堅稱「我是美國人」,但是顯然因為美國政治關係,現在正在深刻的被勾出中,這一塊TA大有可為,再者,「做生意」加上「海外華人」這樣的一個組合在移民圈也前所未見,以關於溫哥華的YouTube影片來看,居然大部分都是房地產還有吃吃喝喝的,連在家煮飯都是少數───因為剛去的新移民,或還沒得去的故鄉人,滿眼睛看到的都是那些,要像我這種已去第二次的,或許才看到另一層的機會。
晚上你與孩子發生嚴重歧立,起因是孩子要大人關燈,我不依、不馬上,他起亂心,下來開關開關已睡著的妹妹房間的燈(這動作本身已在傳達一種心中不平的訊息)你只好跑進孩子房間,將天花板的軌道燈往下用力一扯,竟整條拉了下來,跟著釘子一起懸垂在半空中,走不出情緒,最大聲的嗆吼及肢體動作,後來我擋在中間也靜不下雙方,高度危險的10分鐘以後,直到孩子讓了,回到床上睡……我才突然看懂了一些,也認為自己是成年人而容易被成年的解釋說明給導引,事實其實比我想像的還簡單───教養的確有問題,但眼前並不完全是教養問題,而是情緒控制問題;教養問題只是情緒問題的導火線,而導火線導致發作,再次用教養問題來圓之,強化教養的問題直至它從孩子延伸到成年人(我)。教養問題變成情緒問題的遮羞布,到了極致,情緒問題才終於變得欲蓋彌彰,遮不住了。但我也看清楚,要怎麼照顧你──四十幾年長成一棵樹,四十幾年長成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一切都是美好,很多犧牲奉獻,因此情緒沒有對錯,只有看清真相,來好好的照顧它、面對它而已。所以今天這一段發生在半夜將近半小時的極度脫序的「演出」其實我是吃了定心丸,我是開心的,唯一沒把握的是孩子到底留下了什麼記憶。他可能還不夠堅強的去依自己的信念去有把握的解釋此事、保存自己的好並修正自己的作為?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