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思考要買一支避震器,手機也要換比較好的iPhone,然後你查到要剪片還得買Macbook Pro,聽了價錢,冷汗直冒呀,因為這是我近期聽的「第三筆」即將花到六位數的支出。不過,想到拍YouTube影片,我提醒自己,第一個要注入的是我「hacker精神」,從小就是駭客來著,有些反社會傾向,當初寫網文也是有一股憤氣,面對不投資網路的頑固創投,噴出這些文章辯論,結果就吸引一群同好。那種野蠻,要叫回;第二就是「高階」,講的題目不是給一般人,產業的東西只有積極的人了解,在裡面的人士都是對未來感興趣、想改變世界的。第三就是「完整蒐集」,大量引用各種讓一個單位的內容本身達到最完整,當作記錄。

十一月從創業家變成不再創業,日子突然變忙,每天只剩最後五分鐘的時間來出門,想辦法和你一起把家事做好,約這麼多人,不是必要,是一種自我強迫,自己把自己時間塞滿,強迫取得進展。其實非常合適,要出國前,能夠見面的都盡量見面,可以「保溫」很久,到國外還能繼續遠端的跨太平洋合作。

早上再打了好幾通國外學校的電話,這次,我拿到了三個email地址,可以寫信給校長、Counsellor、一位秘書窗口,我發現一個不錯的理由───就是我家孩子開始在當地上學,已趕不上國外的第二個學期開始,第二學期都過了一個月我們才入學,所以,恐怕孩子趕不上,先上ESL課就好,其他課可否先不上?到了六月底會放暑假,讓孩子跨區去上Summer School(我想起我十一年級那年暑假也曾那樣,回想起來,如夢),對方開玩笑說,沒關係,其他課不上,就多上兩堂「體育課」吧!我三條線,覺得不行。

你在旁邊看到我的焦急,就問我,我這個爸爸為何要把出國後的孩子們「保護」得這麼好?當年我父母也沒有保護我啊?我說,走過那條路,希望他們得到挑戰,但不需要的「雜訊」,可以去除。但我其實也不知道,是否正因為當初的「雜訊」,點點滴滴的造成後來的我呢?如果我在溫哥華不曾品嘗過孤單寂寥,怎靜的下心,怎發展的出,又怎麼養成?

今天再次來到盆地城市的中央,這間位於南京東路上的辦公室,氣氛輕鬆,我和主管老朋友聊天,給我很好的建議,讓我了解了不只現在的任務,也了解任務前的「前世今生」,以前曾做過什麼,雖然仍不知道為什麼沒了,至少知道大家是如何一路思考到現在的。到最後,凡事皆「事在人為」,先前的不成功,本身可能只是時代一時或者運氣一時,但真正的影響,會在後面,對下一個產品的信心;這樣聊了幾趟,我的想法一一明確了,就是如何策動業師去完成出版品,用以前實體的reward來「舊瓶裝新酒」。

我的人生一直都在這一區附近,拿著剛從菜市場買的「PK咖啡」走出,嘴裡還有剛剛好吃的無名蛋餅的味道,一個轉角,進來7-11丟個垃圾,覺得這間小七好面熟,啊,這不就是我家兒子每次都來的小七?當然,因為這就是學校旁邊。然後我再走,就走到熟悉的B2,在台灣,吃「鍋邊素」還蠻方便的,我來點心世界,這和「御盤的食堂」是疫情後唯一還保存下來的老店,輕鬆點了三樣都是青菜的、好好補充:豆芽菜、雪菜百頁、小黃瓜,都調味的油油的、香香的。後面那盤「主菜」客家小炒就不行了,又油又酸,也好,吃了這一次,一陣子不敢吃這道(有史以來我曾點過最多次的)台灣菜。

一個出國後分享給大家的網紅,本身可能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形象:第一種,是「很有自信的」,認為自己的人生的一切到現在為止都是層層積累上去,如今非常有經驗,超過別人,這個時候,我就像一個非常有自信的講師,在台上可以和人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好像一切一直在自己的掌握中?而另外一種,完全相反,光譜另一端,是「很沒自信」的,而透過沒自信而變成讓人想和我一起探索新世界,完全的知悉自己的弱點,承認它,表達自己害怕,明顯的站在一個「exploration」(探索)的角色,跟大家一起看。現在我就是這種後者狀況者,有一種趣味,有一種吸引力,但是,有點可惜──我們明明可以當第一種的,卻沒當。

這是我的identity(自我識別)危機,重新看一遍,事實是,當我14歲出國的時候,非常懷念家鄉,賦與家鄉太多的想像,而當我27歲必須回來這個家鄉,落地後就發現它並非我想像的,巨大的失落,行李又已回,必須在此生活下去。可是,現在滿45歲再出國,我又重新的遠離了家鄉,嗯,或許,報著「代表家鄉」這樣的一個信念與精神,突然間,我就解決了剛剛那個問題───一方面我看到自己的獨特,一方面我也是帶著家鄉的招牌在外面,這也蠻適合給孩子的視角,蠻適合以後他們身為小留學生、和各國同學一起相處時的心理狀態。如果爸爸(我)是這樣揹負家鄉期望在看世界,孩子們也會這樣子看世界。

到了補習班,設立機器人,弄得爆汗,有點生氣。這次和第一次來不一樣了,第一次來我發揮業務精神,表現出來都最好的,希望成案,也如願以償的成案,然而,今天來就是「硬仗」,沒想到,機器人「連不上去」!寫的程式,又下載不到機器人,此時我一個人在補習班,特別的孤立無援,沒有人幫忙,我就會想很多,有一個錯覺是「我被丟在這邊」──我想,業務員覺得公司沒支持,就是這種感覺吧。但,我本來就是唯一的業務員不是麼?我要做這個教學,就是這樣啊。今天我就因為這樣大亂,得重新思考為何我在做這件事的意義在哪裡。

此時,其實很睏而不自知,我去醫院拿心臟病藥,醫生對前面的那位老伯講了老半天,說他三條血管如何塞住,老伯說他一次血壓高到190,即便這樣,也只有胸悶一點點,疑似是自己想太多。但我,心絞痛如此嚴重,幾乎每晚藥效快到前就要發作一兩次,但醫生看到了我,又來了,什麼都混過去,我問,Coxine這種長期硝酸鹽藥,國外也有嗎?他不置可否。然後我這樣搭飛機要注意什麼,他說隨便沒關係啦。然後是,我是否可以做麻醉的健康檢查,他也說沒關係啦,連續三個「沒關係」,醫師靜靜的望著我,唉,不到六十秒或八十秒,我自己屁股起升。到外面變成是護士小姐輕聲跟我說,到國外可以請家人幫我寄藥過去……。

晚上再次到城男舊事分享SEL,這是第二次,聽說效果也非常好。現場都是男士。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55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