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仍是週末,晨間爸媽傳來來自淡水的畫面,兩台機車撞一起造成爆炸燃燒!黑煙衝到二十層樓高,超級驚悚,我不禁想知道,到底現在一天本城有多少起車禍,有沒有增加?在這些車禍中,又有多少是來自二輪的摩托車,而這數字是否符合車輛種類的比例,還是摩托車就是比較多車禍?在台灣開車,似已非常非常危險,主要因為摩托車完全失控,不要命的,又切、又插,非常非常誇張,我開始對自己開車技術沒自信、開始持悲觀想法──若繼續在這裡開車,遲早會不小心撞到機車,然後會面臨嚴重的訴訟,一個小小的失誤,往後事情兜不完。

做離婚志業,常聽到有些先進的人認為現在平權時代對男性的「新性別歧視」包括大家對男生期待是「不能哭」、男生必須保護女生等等的,但是身為一個爸爸,每一天看到女兒與兒子同步成長,我又有新的體悟出來──

比方說,外送送到樓下了,若兒子不拿,我會擔心他無法負起責任,但是,當兒子拿了外送,女兒卻坐在家裡一動也不動,讀她的小說呢?今天就是這樣,兒子一反常態地願意下樓拿食物,而且保持溫暖,我給了兒子最大的讚揚之後,反思自己,居然也沒有轉而去盯妹妹怪她怎麼沒去幫忙拿東西,為什麼?我突然想到一個假想的情境,妹妹長大後,因為同情或看到人需要幫忙,就很溫暖的去幫某個男生,問題是,男女真的不一樣,我相信未來兩性更平權世界,人類只會更像獅子,女生在中間,有十幾位甚至幾百位的男性追著她、打架爭奪著她,這是大自然的安排,這時候,一個在人生成長期間一直打輸的「失意男」遇見一位特別溫暖的女生,事實上她只是因為朋友愛、同學愛,甚至只是大愛,也會讓這個男生極容易「墜入情網」,而對這個女生開始糾纏!甚至有的比較極端者會想不開,為這個女生帶來極大的麻煩。我是男生,我知道,一個男生要發生這種「花痴」事是相當容易的。

大自然的安排,年輕的女生不易孤單,反倒是男生在成長過程中卻必須忍受孤單,學會勇敢地被拒絕,學會傷痛之後結痂再站起來,在世界中正常的活著,而不是時時刻刻都想找女朋友。以上是我自己的心聲啦,可能不代表所有男性,但如果以八十二十理論,即便20%的優質男性沒這種困擾,仍有80%的男性會是和我差不多想法的,或許,這也是年輕男性在社會中繼續往上的動能,即便到後來他終於得到夢想的實現,往往不被社會所包容(舉例:娶了好多妻子)。

即便在現在觀念開放、道德不這麼重視的社會,男女之間,依然有非常非常深不可見的黑箱子,彼此間不清楚對方的秘密,或許像我這樣曾經歷兩代(我自己是男生,但我有兒子也有女兒)可能有所領悟,但又因為要保護自己孩子而不可能往公平方向去走。最簡單的概念是,即便當年自己是被伴侶所欺負了以致於看不見孩子的爸爸,但當自己女兒長大,若女兒傷心了,也會教女兒怎樣搶來別人的孩子──此非我的個案,但我相信爸爸們會那樣做。學術界一碰到兩性話題就整個「啞」了,在論文評選會存在著深深的刻板印象,而大眾傳媒呢?又為了討好社會大眾,不敢在這種話題做些太創新的看法,以免民眾沒看完一句話就罵翻、掉工作、掉官、肉搜、圍毆、關門;沒有人看到真相,女生還是不了解男生,男生也無法符合女生的框架。

很多事情是慢慢推進的,我還蠻喜歡我現在的一個感覺──今天早上,我先求有,再求好,開始做一份簡報,早上我霹靂啪啦地將第一個點子做出,猛然做出四頁,第二個點子只想起個頭,起個頭就瞬間完成了三頁,第三個點子就可以放輕鬆了,竟然也瞬間做了三頁,而且總共10頁的簡報,每一個點子都可以有潛力繼續往前,重點不是知識,而是我做這些事已經養成的動力,就像一個已經考了第一名的學生接下來每天會想唸書、停不下來,好熟悉,好美好。

有趣的是,這三個點子全都是我想過的,包括,先前和朋友一起做的電競海外行銷,如果沒有這一段,我就不知道原來海外全球的電競網紅是那樣運作,竟然台廠都寫直信去聯絡了都不願回,也因為知道他們這樣運作,所以就很順的可以想出一個全新的點子,我的人生,或許就這樣養出了一個有趣的「人生哲學」──所有經過的事情,無論好壞,在人生往後的某一天,一定可以再將它們加以「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了以往經驗,因此所有的現在,都變得輕輕鬆鬆的即可豐富起來,一種奇特的「一生是個圓」滿足感;以前所經歷的所有事情無論好壞,無論多麼失敗(一定失敗的,如果成功了我就不會在這邊了)居然都變成了現在的養份!也因為這些事情的累積,形成了我個人更獨特的香味。

因為做這個簡報,我也來了一個新的「大點子」,這點子就是,高階人士應該會喜歡這樣的簡報,因此應該辦一場晨會,免費,跟他們說,有興趣做,我們就把它做出來。

下午妹妹上日文,哥哥發懶不上,改明早。我說,一週上一週沒上,效果差,那就不要上,因為要上課就是要有效果呀。同時間,我們幫何老師辦Triple P的Family Transitions的第一堂,晚上帶孩子到家附近吃「三多靚鍋」,我和孩子們說,我們準備學英文之餘,來,爸比給你們一盤「小點心」:來學幾句「廣東話」吧!你和孩子們都說,為什麼查了一些和溫哥華相關的YouTube影片,好多都是香港人拍、講「香港話」(也就是中文都是用口語的香港當地說法),我說,我們那年代(三十年前)香港人都堅持講廣東話,現在因應(廣大內陸)市場或許不一樣了,但我也想和孩子分享,正是因為廣東話,我們可以多學一個語言,很有意思;剛去的時候我和我弟弟就和許多移民一樣,會對除了英語之外的其他異語言(例:廣東話)排斥,但一年後我買了CD開始學廣東話,也聽廣播努力學廣東話。

一人吃完一鍋,其中三個鍋都吃到鍋底朝天,湯滾了太久,最後我又只喝到兩小碗湯,但是是特濃的兩碗,又為它加入一些沾快完的沙茶醬,超好喝的結論。然後當然就要吃冰淇淋了,吃完火鍋再吃冰淇淋,就像中秋節要烤肉,是我到溫哥華的上世紀九零年代台灣人才剛養成的新風俗,妹妹特想吃其中左上角那桶的芒果口味,偏偏那桶剩最少,只剩塑膠桶底的一點點,黏在桶子內底,女兒自己挖,挖不到半球,跑來找爸比我幫忙,我說,沒問題,「別小看一個想讓女兒吃冰淇淋的爸爸!」

我這個老爸猛起力道,挖了三球,放到女兒的小紙碗中,她端著三球,眉開眼笑,回到座位,慢慢的吃,慢慢的吃,吃到剩最後一口,她的小湯匙伸過來給我,堅持著不放下,說:「別小看想讓爸比吃冰淇淋的女兒!」

到汐止COSTCO買東西,到了才知道,此店在五分鐘後就要關了,衝進去買,這次哥哥妹妹很乖的一起扛著大紙箱回家,我看了就說,這樣妥當,我放心了,我們出國就是要這樣互相照顧、相親相愛的。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0:30pm angina level 1.0;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