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我要找一個「完美的Stance」,什麼意思?針對我們出國後這個家可能發生的挑戰,包括孩子與大人,我要靠我聰明才智找到一個無敵的Stance,站好,就不怕,也就沒事。我喜歡Stance這個字,中文怎麼翻?是一種「不動的姿勢」,畫面上,它既是防備的姿勢,也是可以做出下一步攻擊的姿勢,重要是,姿勢有做出特別的設計,來完成某個特殊戰鬥場子的需求,而我這個戰鬥場,就是看起來小小的但對我每天影響非常大的家庭教養小事。
我提出幾個Stance:一、準備好孩子們在國外會「很盧很歡」,當它發生,我可以放空放掉,不影響自己,只抓大重點。二、必須訓練孩子們獨立自理,以防我身體出現緊急狀況,他們仍可自我救濟。三、快速當地華人圈開展支援網,若需要可得助。四、以顧問為主體的事業把握住,好好做好,以我個人名。
今早又因為要叫孩子起床,家裡不怎愉快,我叫小孩,從6:05一路叫到6:20,天氣陰冷,兩人竟都不起來,你說,就讓他們遲到!但我忍不住表達:我完全不認同,看看兒子前兩天,我們放任他,他真的就沒起床,也不搭公車,放棄了。我霸氣的請求:「請不要插手,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會搞定他們起床習慣。」我認為早上非常重要,憂鬱症都是早上起不來,早上起不起得來、怎麼起來、起來以後怎麼處理情緒,都是在暗示這個人的工作的習慣、成功的程度,我說,我是全家最擅長早上起床的人,所以我是專家,交給我是對的。
早上第一場在我熟悉的南京東路辦公室,曾在這棟6樓擁有過我有生以來的最大辦公室(稱之為「大鳥辦公室」),兩百多坪每個月花40幾萬的租金,加上夢想中的燈光教室。但,簽約兩年,一年多就付不下去,趕快撤離,那件事情至今日已然過去,沒留下什麼疙瘩了,來這裡,我坐的直直,也很開心,在小房間,椅子、牆、白板都是純白色,和同仁們充份討論;顧問型的工作令我容易全心全力,因為「腳不在裡面」,不會太過在意隊伍裡面怎麼走才不會紊亂、或者一腳卡在裡面出不來;走在外圍反而可以出脫的欣賞這一塊隊伍的走法,融進去,給大家掌聲,幫此隊伍增色。
第二場約在民生社區,此處離我小時候住處不遠,沒想到後來遇見的好多人,兒時並未住這,卻都不約而同的選在這地方和我集合,包括你,也和我說過全台北你最喜歡住的地方就是富錦街,這個地方,今天約一位已20年的老朋友,她在某次機會、完全沒有連結的狀況下帶著她媽媽來附近參觀富錦餐館集團,喜歡這兩條的淺白樹幹的菩堤樹所架出來的樹蔭空間,當場看一下591租屋網,唯一仍在出租的一間,火速租下,稱為這片林蔭的主人;它蠻像Carmel小鎮風情,最美的不是樹,而是這些一樓的店家共同展現的裝潢藝術,每次都會看見新的「作品」,今天在巷弄轉角看到一間以前沒注意過的,竟將一二樓全打掉,架了格子落地窗從一樓到二樓整片,招牌塞不下窗上緣,所以必須寫在窗右邊的牆上,此店面到底在做什麼生意,已不重要,因為它們看起來也都不務正業,可能是典雅的辦公室,或是房子比商品貴的某種高級家具陳列室,可以想見,從美國落地台灣,因為思念,又希望把外國那種愜意帶回來,就在這巷內圓夢了。
這位老朋友,人生精彩無比,到了最後,再來一點點的圓夢,她形容,搬回台灣,提早退休,在這裡,日子過得很舒服,就在這片蔭巷,她參加美酒活動,活動來的人皆非等閒之輩,遇過首富大廠的高管。到了這年紀,自己創業這麼久,也會想試試和大家一起工作的感覺(天哪怎麼跟我一樣),於是加入一家最大的公司,果然,人多,資源多,互動多,案子多,動力多。今天配著我們精彩對話的是她特選的這家咖啡店的「溫蛋糕」,大塊的奶油並不覺得過多,蛋糕在其中每一口都是溫溫軟軟的犁入牙縫,兩個多小時,就夠我請教了非常多關於獵頭的專業。
最喜歡這句老朋友的自述,為什麼自己開公司,為什麼做獵頭?因為「只有這樣的創業,才可以『服務』我的生活形態」,多麼有力道的職涯statement啊,我要學起來。她喜歡旅遊,而我希望好好照顧小孩,給小孩最好的,所以我們創業,去找到一個可以服務我們這樣生活型態的工作方式,找到之後,可開心20年了。
今天的對談也非常時代感,因為,敏感的朋友告訴我,在2021-2022年這個時空,中美正在外交貿易拉鋸戰,得利的是台灣,因此現在大量需求來自台灣企業要到美國去,順著「流」走,這部分有機會,而我想的是更直接的「生新蛋」,怎麼樣找到並去服務。
和哥哥老師「辭學」幾天後,今天輪到與妹妹的老師「辭學」了,我先在家長群組留言說有話想問老師,誰知道email地址,家代直接請老師打給我,打給我之前聽說還問了女兒一下「這是妳爸爸嗎」。有了上次與哥哥老師講的經驗,我和妹妹老師談的更順了,雖才剛剛認識,但老師對這個小妮子已有些觀察,認為妹妹短短幾個月把膽量練大了很多。
下午女兒照常放學,兒子仍在夜自習,回家後,我和孩子們半嚴肅的「宣告」,從今天開始,我們這個四人之家要開始試著「共生」,什麼是共生?就是共同的生存,每個人都出力,不能再有任何人是「寄生」的狀態,不准再不做事、只會吸血。我開玩笑,如果不再共生,那麼我們就要「放生」。然後,明早開始早上我們要起「重生」計畫。
寫一篇新的《國語日報》專欄,這次因為我有了帶孩子出國計畫,寫起來的灑脫度更甚,豁出去了是也。這篇批判性高,講出了我對本地的心聲,主題是「當孩子失去了第一志願」──
「最近帶孩子拜訪長輩,長輩和藹的說:『好好念書,以後考第一志願的高中,再考第一志願的大學!』所有長輩點點頭,為孩子加油打氣,這時候,旁邊一位親戚卻突然冷冷的歎了一聲:『唉,別再叫他們念這些第一志願了啦!最近負面新聞超多,都是那些學校的學生。』」、「回家後,孩子問了一個我答得不太出來的問題:『爸爸,那個阿姨說,第一志願的學校不好,那,我到底該念哪一間學校?』」
「在這個訊息通暢的年代,各種負面快訊從PTT出來,再被電視新聞播出,再被各群組七嘴八舌渲染一下,然後透過大人二度負面包裝的講出來,所有的『好』,都變得『不是很好』,那些出名的人名、公司名、校名,好像都鬧過負面新聞,孩子每天收到大量負面資訊,負面蓋過正面,漸漸失去了目標。」
「在國外,每個都是很好的第一志願,回到國內,第一志願『沒有一個好』,一傳十、十傳百,孩子心中的第一志願,就這樣被抹殺了,也沒有人告訴孩子,誰來替代那些第一志願。即便社會上有些人默默做著英雄事,但那些忿忿不平的懷疑與批判往往更大聲,有些人甚至懷疑某些英雄偶像都是刻意『造神』出來,於是,我們的孩子,再也聽不到最純真的英雄式歡呼聲。」我寫道,字用得贅多了一點:「原本應該海納百川、各行各業都是英雄,卻因為批評過度而變成『沒有英雄』,我們的孩子也像當年學者面前攻擊大玩偶的孩子一樣,整套學了起來,負面說誰誰誰不好,卻不知道學誰才好?從此以後,心中有答案也不願輕易說出,寧願安靜等待別人的答案,再私下去批評那個答案。批評可以讓社會思辯進步,但其他國家、猛追著各種英雄偶像跑,進步更是十倍速!」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8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