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上學了一陣子,突然兒子打手機過來,我最怕接到這種,看到兒子的名字在手機上出現,心臟會砰砰跳。原來他又忘了給我簽一份重要的升學文件,電話中希望爸爸立刻來學校補簽,可是早上我正準備在一場重要會議上發表我這星期努力一週的進度,怎麼可能馬上去簽名?且我已在城市的另一端。他堅持一定要來,且一定要我本人,其他人無法代理,我只能有耐心地透過電話安撫兒子,還與他說了一句臨時想出來的名言:「我可以幫你,但你不能推卸責任怪我!」這已經讓我與一般父母很不一樣的了吧。什麼叫做「幫他」呢?比方說,盡量的去配合他彌補、去簽名,且與老師寫訊道歉並回覆稱「是『我們』忘了簽名」,溫暖的和兒子站在一起。

翻過好多山,穿過山洞,來到會議室,做了這場簡報,離開始進行此專案才一週,全力以赴,除了核心內容,一調再調的讓它變得容易懂,尤其簡述成「A+B」,從簡報結束後的大家的回饋來看,大家都聽懂了,跟著我這個A+B而給了我更多的建議,有哪些可以做成A,哪些可以做成B。我也學到了一件事:一場報告,如果將東西實際的「做出來」,只要將這些「作品」秀出來,不但變得容易懂,本身也就秀出了我的價值了。

用一份簡報,讓大家接受,earn價值,覺得很開心,感覺到的是融合與合作,早前到樓下買豆漿拿鐵,她們也認得我,拿鐵來不及喝就拎著離開了,和同仁在中飯吃飯時間一起等電梯下樓,跟著熟門熟路的同事們搭了好大的貨梯,跟著他們出外「獵」午餐,每一組「獵人」約四到六人,走在路上,過著馬路,在餐廳門口排隊,這個世界真美好,熱鬧,有趣,我想到離婚前後可能孤單的感覺,竟聯想到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始終沒有結婚,或突然失婚,若能在一個很大的職場裡,似也可以得到完整的「家庭感」。

天空灰灰的,心情更有實底,太美好了,我也可以走路走十分鐘以上,每一步腳印都在踩節奏,輕快的節奏,前方橫出一座老老的高架橋,我從下方穿出去即在路口看到一間好大好寬的新型住宅樓,它一樓的店家,一排看過去全是最新的7-11、寶雅、康是美……等,還有這一間咖啡廳,本身竟佔三層樓,裡面是明亮的木色,每張椅子都有皮製軟墊,氣勢像了台灣版的Peet’s Coffee,坐到了角落不久,就遇見熟識,在這個地方坐下一定可以聊上三小時,但時間又不允許聊,回到旁邊停車場牽車,爬上停車場四樓,是樓頂了。站在樓頂,又被二十層幾樓高的大住宅樓給三面包圍,好像在山腳下仰望巨山。那些樓房太高,一小一格的小窗太遠,我仰頭看著那些小窗窗,心想:「不知道這間單位,多少錢?」這個問題,在大台北地區問,無論所處之處離市中心蛋黃區多遠,那個房價的答案永遠都會貴的令自己嚇一跳,後悔自己怎又提起這問題。

離婚後,簡單來說,「不再有完美的人生」,什麼叫不完美的人生,就是,沒有事情是我可以百分之百的掌控!沒有事情是我可以百分之百的「知道真相」!相較之下,我的狀況是離婚獨力監護兩個孩子,已經是所有離婚者之中,排行幾乎第一名了,什麼叫仍不夠完美呢?因為,永遠總有「所不知」───離婚之後,兩個當事人、兩個「團隊」永恆的撕裂。如果是職場、朋友、遠房親戚,若不合,只須自然變淡,但離婚後的雙方,卻因為孩子,必須得在剩下的人生繼續的互「看」,所以永遠都(在心理上)繼續的互「砍」!

晚上回覆一位離婚的爸爸,與他再聊了五十分鐘,我說,身為離婚人,第一個要習慣的是,有一組人馬,永遠永遠都在那希望你「過得很不好」。這和平常的「仇人」有點不同,它是真真切切地時時找機會要「給你最糟的」,在這樣環境下,即使離婚了,也不容易活得快樂,活得自信,活得相信明天會更好,這是為什麼很多離婚的人想法都是負面,要嘛就是覺得自己很可憐,一直被害不被愛(我也常這樣),要嘛就是變成「戰鬥狀態」,什麼都要爭取,什麼都要贏,因為只有戰鬥的狀態才能讓自己不必戰戰兢兢的防守。

在這個時候,還希望孩子過得好,就很難了,離婚後的孩子,自然不易好,就像一個惡鬥中的政府,只要感到自己「隨時會失勢」,就無法推出有意義的「長期政策」,而孩子其實是需要穩定的長期政策的!我雖然至今仍未放棄想辦法給孩子更好(包括:再出國的計劃),可是我自己明天會在哪裡都不能說的準,再小心,再謹慎,大家都沒辦法預測,於是此事變如此的不可控,且外面的人都搞錯了,這種(離婚的)惡鬥政府都會讓人民人覺得自己是和平的。

下午終於來到兒子學校,在他指定的時間,站到了校門外,等著。他應該是下課十分鐘的時間,到了最後三分鐘,哥哥的身影才從校舍「吐」出,校門口有訓導主任問我是誰,孩子先站在校門後面被詢問,才透過鐵門將文件給我,很嚴肅的場景,但我仍拿手機記錄下孩子成長這一刻,爸爸嘛,沒辦法(呵)。說真的,國中三年級的升學體驗,此時我已到加拿大,從來沒體驗過────孩子每天都留晚自習,每天熬到晚上九點、十點後才能回家,意思是,星期一到五從來沒有看過學校外面的太陽,沒想到,已好幾星期,孩子並未抱怨,我也開心他應該是感受到競爭與團體,哪裡的「土壤」會生出哪裡的「菜」,哪裡的菜也必須要拿當地的土壤才能夠生出有意義的植產物,既然我們在台灣這個土壤,生出了這樣子的動力,到了「歐美土壤」,這把菜是否還能接續的長?不確定我在國外能否複製這土壤。我並不是在台灣的土壤生出來的,我覺得我是被我家裡的那個土壤生出來的,如群組某爸爸所形容的,他觀察,建中的同學,差別就在每一個人都能獨立讀書,都有自己的成長計劃,這我有,我到國外空白的時間就自己安排背單字,大學長達四個月的暑假我精心安排學電腦場語言,但,我不確定我的孩子有沒有。

為了生日的小小姪女去買蛋糕,嘗了有小小孩子的滋味;送禮物給孩子,驚喜非常容易,只要把以前送過的再一一拿出來再一次,這次我們買了一張木質的積木型拼圖,據說成年人拼也需要二小時才拼得完,四吋的獨角獸蛋糕,蛋糕本身是彩虹色的,淡淡的七彩,(從孩子角度)看起來應該是超級好吃吧?只要再多40元,付的餐盤也是漂漂亮亮,還有比平常小一半的馬卡龍,用一條粗粗的塑膠試管裝著,半價。以上,全部入手。到了晚上,我想吃鳳梨餅,沒吃到,看到萬聖節的巫婆手指餅,三根,50元,買。生日派對好玩是看到孩子驚喜的樣子,大人再怎麼樣都不會太驚喜了──看到孩子的驚喜,自己也可以體驗到簡單的快樂再一次。

晚上帶女兒來配新的矯正型隱形眼鏡,她矯正後,現在仍升到了350度。這個地方,一年回訪三次,過了三年、五年,就變成一種回憶,它前面剛好也是一段廣大的行人道,來都是在晚上,而松德路的晚上特別的暗,店家屋子負責發出亮光,以前這是我們長期客戶(OK超商)總部所在地,沒想到後來變成孩子有時離婚以後共同的回憶。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