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週開始,早上叮囑孩子們看今天爸比在今天國語日報的專欄文章,提到怎麼「背書」(這些都是寫給他們看的,若不是印在《國語日報》,他們是不會看的),妹妹吃完蛋糕看了一下,孩子們都順利地出門。我休息了一下,走出家門,今早要去的顧問案很遠,搭公車,像學生上學第一天,有點緊張;走在人行道,聞到有人剛買出來的中式早餐,油油的豆漿味,喚起好像某個遙遠的晨間記憶,也是在路邊走,喧囂、塵煙,為了保持自己整齊,雨像針一樣的綿細,我仍撐著不撐傘。事情要做過才知道,今早這個「上班」流程,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新觀;只有早上去,沒有影響時間太多,出門前瞄到髒衣蔞滿了,來不及洗,回來再找時間洗。

現在的公車都會跟我講幾分鐘到,不必傻傻站原地等,有超商可以買東西,站門口,吃掉兩顆茶葉蛋,再進超商把塑膠小袋丟了,公車剛好到,沒想到車門緊閉,不停,怎麼揮手,都不停,車子發出聲音,是司機,用麥克風說,是在前面那個站牌等車,「下一班!」他吼。還有這種事的?兩個站牌那麼近,我站的這站牌也有這輛公車的號碼,司機想用這種方法來「訓練」我,下次要記得?那個「下一班」三個字的粗魯聲,在我耳邊轟轟叫,一時聽不到雨聲,已濕了我頭髮了,才發現雨已經變大。我來到正確的公車亭,剛剛公車才跑掉,所以我當然是第一個,可是沒多久、十步遠的地方又一個女生站在路邊,等了一陣子,公車終於來了,轉過頭,竟已有五個人站在那邊,該不會是在………果然,此公車停了,這五個女生就默默排隊上車,我雖是第一個來,只能乖乖排到她們後面、當第六個,上車嚇到,這種長途車,要開高速公路,所有椅子向前,卻不像遊覽車寬敞,滿滿的人、陰暗的車廂,怪嚇人;前面那個女的跳過眼前位,往後面去坐掉最後一個位子,剩下腳邊這個位子,顯然就是我的了───原來她跳過此位的原因是,旁邊是個黑黑胖胖的運動褲學生,毛毛的大腿比我的頭還大,帽T蓋著頭,正在滑手機。我喜歡瞄公車乘客在看什麼,他看的是某YouTube或抖音影片下面的留言,還到了格狀的IG頁面,所有正方格裡面都是穿的美美的美女。上了高速公路,他就放下手機,開始睡覺了。

在加拿大那邊一間很厲害的新創公司取得高階面試,弟弟建議先暫緩,這麼棒的公司進去可以參與區塊鏈盛世,尤其現在最夯的NFT,可學很多,但先取消面試,讓我在那邊資料還是完整完美,它也不會消失不見。果然,當我說現在已經有合約,正在為其他公司做,來年若真的帶孩子到當地,再看看!雖我臨時取消,對方仍熱情回應,沒問題,回來以後,再安排。

參與一個專案,這樣的鍛鍊,確實對我44歲腦袋絕對有幫助,幫助它活絡。整天都在家裡,時間很快就過,腦筋空轉。一出來,時間不再自由奔放,有好幾個時間限制,在縫隙中思考,轉速就快,因為轉速快而就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是足以抵銷掉所有腦內負面能量的利器。今天拿到門禁卡,很開心,以後可以早早到,努力從早;和新的位子報到,坐進隔板位,很久沒坐,有點怪怪的,但一陣子就覺得親切,想繼續留著。不過還有事,不能待久。第一次與團隊開會,一進來就覺得同仁都很客氣、和氣。

當我再次經過早上上公車的公車亭的時候,我已經變了一個人了,剛剛與學長一起吃過午餐,時機對了就對,一年前聽到那個點子,一直不覺得自己想投入那一塊,但現在,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在趨勢的頂端,No-code的時代來了,每個人都要會寫程式,在No-code平台上面做幼兒教育應該都是很有趣的新創藍海市場。學長引用孫正義的話:只投資在趨勢上,確實,趨勢有的時候非常顯而易見,看1900年的紐約時報廣場有99輛馬車和一輛汽車,過了二十年,變成99輛汽車和一輛馬車,而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就只有幾個大頭(公司)得利,讓它們從新創變成巨大公司,而這個趨勢,大家歡迎,安親班、補習班都已經說他們要、他們要,卻沒人願意做出來給他們。

體會創業家的辛酸,經營事業的大過程中,還想要創造新的小東西,看它變成大東西,可是在公司體制下難以衝闖,而我,只要說到做到,將東西做出來,其實說真的,只要我一人,也就夠了!這也變成我個人的一種特色了────一個近45歲的人,竟可以自己螳臂當車,自己一人搞定,這過程像行為藝術呢。

我也領悟了一件事:創業是一個極大範圍、處處的施力點,要「賺錢」,還要「養人」,最重要還不是賺錢或養人,而是真正的「做好核心的產品」,要有價值、要做的成功。不過,一旦拿掉了賺錢壓力,沒有養人壓力,在企業工作,只需要做好產品,即便產品再大,那已經都比創業者還要少掉至少三分之二的壓力,就可以好好的投入產品,細細的專注。

饒河街夜市是每天會經過的,在河堤邊邊經過這棟新住宅,一開始看它不起,覺得就是夜市旁邊的現代豪宅,直到這棟樓,從很遠的地方都看得到,從橋上它是最耀眼的高,從信義鬧區看過來它也在一片老公寓中一柱入天,才發現,它是松山的新地標!想像,從高樓住戶往下看,視線肯定可以越過堤防,一覽美麗的基隆河(想像中),眼前是路人、自行車最喜歡的彩虹橋;樓下一出去,是本城知名的夜市,而且是中段,向左、向右吃什麼都有。這樓還沒有開始賣,燈光已先亮起,涼冷的夜,我再次許願有天,帶家人住進一棟更寬敞的、沒有螞蟻的地方呵。

是的,這間我們明明花了不少錢的住處,今天回來,螞蟻已經入侵到我的房裡,爬在我的白色桌上,仔細看,地板上小小的一點一點動著的東西讓我崩潰,我拿了廚房的我的王牌「洗碗精」,手按在板機上準備噴射,準備一捲廚房紙,你來幫忙,在房間裡放了「六字大明咒」,輕柔的誦樂播放了無數次,我就不想殺螞蟻了,接過了你給的大塑膠盒,用小掃把一一將小小的螞蟻掃進畚箕,再敲入盒裡。

這樣,敲了十幾隻螞蟻,螞蟻真的爬很快,一轉頭,螞蟻又幾乎都爬出盒了,你為四個邊都披上噴過酒精的濕紙巾,所有盒中的螞蟻又突然間都不動了,有一隻爬牆到一半,動作愈來愈慢,最後懸吊在空中,掛在那裡。奇怪以前酒精明明對螞蟻沒用啊?聞了,No,這不是我買一大堆的「台酒」的酒香味十足的酒精,這酒精好嗆,可能是工業酒精,人都快受不了。螞蟻這麼容易跑出盒,但當我要放生它們,拼命地敲盒子,它們又捨不得走,六隻腳「黏」在塑膠盒上,不願走,以後有空可否發明一個可放生螞蟻的小東西,一黏就起來,一放就全部放走。

這段小小插曲,讓處理螞蟻的過程突然間不會抱怨為何螞蟻如此多,而變得「溫馨」。其實也不長的時間,我們就解決掉所有,乾乾淨淨,連地板也潔白了,不過,並沒有把你的好給保留在這個家,到了晚上,家都在辛苦的悶氣裡,孩子回來的家,幾乎不再有講話聲,我做了一下事情,趕快去看看妹妹,一直問她「妳好嗎?妳好嗎?」深怕她受氣氛影響,更別說晚回來的哥哥,九點多回來了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回家,我盡快的洗碗快一點。若我能洗快一點,以後我就能一來就「全洗」,我洗的才乾淨,孩子就不會吃到太多洗碗精。這幾年洗碗習得適合自己的三訣竅:第一,每次都盡量將愈多的碗拿進水槽,而不是洗完一個去拿一個,這樣,每次都拿碗進來,皆已巧妙將「洗不完的失望」轉變成「滿足我的貪心(心想:多拿一個碗,洗更快)」。第二,所有東西沖點水、倒掉水,先用廚房紙巾擦一遍,這樣後面再洗一次就乾淨(這招以前聽學姐說過了,大家都知道)。第三、先把東西拿好拿出來,放旁邊,洗到一半就先去擦鍋爐,一樣的道理,自己不要一直被提醒「還有、還有」,就不會失落;貪心一直被滿足,就一直都是快樂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20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