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家庭,真在一種人世間最彆扭、最尷尬、最詭異的人際關係中,因為,不只是與一個人,而是與「一群」人,一群曾熟悉到至少掛名家人者,卻必須變成陌生人。要知道,我們家的狀況是其中較好的,不像其他離婚者有訴訟官司互告,好幾年後仍在抹黑、潑髒水,而孩子就是那個戰場。我與孩子的媽媽之間至今沒有任何的對話,而我也順著她,有些性格,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我已經曾為前線「記者」、做過紀錄,該放手,去尋求生命中的其他美好。

你的加入是大膽且勇敢的,我開始意識到你其實很勇敢地加入了一群已經認識了10幾年的人當中,不過新加入的你,完全的發揮了最自然的美麗,可以把你的生命這麼美好的帶給我們,盈滿自信的認定我們一定會接受而且因而變更好,於是我們或許都被那堅定給療癒了。

有時想想,孩子身在離婚風暴其中到底是什麼感覺,看到病毒之父麥克菲McAfee故事,從小就一直家暴著他與媽媽的那個爸爸,雖在他15歲時就舉槍自殺,但之後的每一天,他說,父親依然「隨著他醒來而跟著醒來」。形容得多好。而麥可菲本人在75歲之年居然在西班牙監獄幹了他之前宣稱絕對不會幹的事:自殺。今天你給我看另一位舞者Sergei Polunin,波蘭人至俄羅斯芭蕾舞團,在空倉庫跳了一段「Take Me to Church」得到3000多萬次YouTube點擊的爆紅,全身刺青的他也在單親家庭長大,對父母充滿怨恨──連我這個大人,經歷離婚,都一種感覺:「經過了『這件事』,我的人生永遠都因此毀壞而無法再騙自己『我人生正常』,所有的正常都是自己在自我修飾。」

怎麼會這樣呢?很奇怪,婚姻只是一張紙,為什麼會壞了婚姻就跟著髒污了整條人生呢?是不是我們根深柢固的教育,不夠讓我們深信婚姻只是一段特別一點的人際關係,無傷大雅?孩子可憐,有些大人也可憐呢!像我,從小到大,向來想辦法小心的不讓別人討厭我,想辦法做個好寶寶、好學生,大家也覺得我很有禮貌。可是卻因為進入一段婚姻,在一個人的渲染之下讓所有長輩、平輩、閨蜜,對我有了不實際的指控。我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的性格很多缺憾,但我是一個有愛、有包容力、負責、富同情心,最重要是我絕對不傷害人,包括心理上,還有察覺不出的細微處,我皆非常的小心,而且會自我檢討。我的成長過程讓我深信,只要做得好好的當社會主流就可以一生榮華富貴、家庭美滿幸福、與伴侶牽手開開心心到老還兒孫滿堂,然而,以上所有的,只要一個人(失敗婚姻的相對人)即可翻覆掉所有一切,對於一個從來沒有準備好一生中要這樣顛沛流離的,就這樣子,人生翻覆了。

麥可菲和那個芭蕾舞者,是從小就人生翻覆,給他們再好的對象,他們依舊翻覆。而我是從小就穩定,直到婚姻後才人生翻覆。無論是怎麼翻覆,都是已經翻覆的了。

知道那個痛苦,所以想幫助所有離婚者,但要幫助,也得看到那個「洞」到底有多大。如果那個洞已經達到了必須填七萬萬加侖的海水才能注滿,而我一個人也只能吐一口水,那根本不需要談了。

不過,單親方面的孩子教養,似乎是越來越多了,你說Triple P的單親課程也是在最近才開始,阿德勒這本書也是最近,而說不定這才是教養的心血、教養的主力;它就像臉書在2009年,大家都在問是不是明年臉書就要不行了?結果到了11年以後,我們還在繼續用它,我們才知道原來2009年那個時候,它才剛開始而已呀。

下午的課程準時,一開始好像沒幾個人,沒有想到快1:30的時候突然間湧入大量人潮,最後今天是破紀錄的,高達90人以上,最多到96位,差點突破100人門檻,我們必須要清掉一些拿兩個帳號上線的人,空出空間。

我的確有些遠大計劃,不過如果你問我,「現在」我的感覺如何?是覺得正在做大事嗎?我必須坦誠地形容我如今現在的感受──的確這個市場(離婚)是藍海,我感覺到沒有人與我競爭,身邊的人都是不懂電腦、不懂網路、不懂行銷、不懂廣告、國際化也沒比我強,我在這裡,和其他領域比起來,等於是沒有人競爭了。即便我並沒有心理學的背景但對科技的洪流來講,那個根本就不值得擔心,然而我卻覺得還有這麼一個可能───這整件事(離婚很痛、很有需求一事),永遠都不會有成績,因為這種需求太過人性化,太過及平民;我們的使用者雖然大量,但跨各階層,很多人士我從來都沒接觸過的。這跟其他的新創公司往往以企業、投資人、早期熱情使用者為主非常不一樣,於是,再加上男女之間的差異、男女之間的醜事,讓這個離婚、教養市場,就變得更複雜了。因此,可能必須要先解決男女之間的歧異才有可能再有下一步,就像一個民主國家如果黑人白人各占一半,得先解決種族歧視問題才有可能做出真正的民主。

今天早上11:30,孩子終於順利地出發去見他們的媽媽。不只是女兒,我們也想辦法說服兒子也去了。很成功。原本勸不想去的兒子去吃個飯即可回來,去了之後,自然就被留住,然後下午的理化家教課,我也主動的開了一小時車來回送去理化講義到他的所在地的樓下,讓兒子下樓領取。路上,我會特別注意那些機車,特別那些左晃右晃慢吞吞、髒兮兮的,我在想他們每天回到怎麼樣的家,怎麼樣的孤單,而他們人生又是怎麼樣的進行著,又是怎麼樣的結束?說真的,在不愉快家庭長大的人生,真的會結束得莫名其妙,因為它實際上可以自我思考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大部分時候都在痛苦中,掙扎,一下對媽媽極度的生氣,一下子又抱著她痛恨的媽媽大哭一場!然後幾小時後又再次被媽媽刺痛。

很有趣。今天因為孩子回去看他們媽媽,好像接通了我腦子裡面某種「迴路」──我想起了婚前的一些事,又沒有想起離婚時的痛苦,於是我好像就可以用理性的、全面的去看我的發生。有趣的是,在十三年的婚姻,後半段也真的是行進得太可怕了,現在的我可以看到那段時間如何像「中邪」般,而中邪之前的日子,好像慢慢的「記起來」了,這也有助於我放下恨意。回家之前,我經過我們曾住過的「起家厝」,到旁邊去買一盤生魚片──生魚片就在五金行旁邊,我買了兩盒,三分之二是鮭魚,回家後就先嗑掉一盒,晚上見兒子沒想吃,再嗑掉一盒。

開來這一片的高架橋下,又有另一種感覺。高架橋下那一片拆不掉的市場(南松市場),代表的是傳統老一輩拆不掉的習慣,對我來講,我現在想起的那一段時間我有多爽,因為那一段我終於離開上班族生涯,可以開始付給好幾個人薪水,給自己更多薪水;真的成了一個老闆,開了一家接案公司。那時我得到莫大的安全感,於是,當我開車在這片橋下、吃這個生魚片,我覺得我安全了。我冒這個險,回來台灣、當了幾年的比矽谷薪水低兩倍的上班族,一切都值得了,現在我已經維持了………但我不知道,以上的每句話其實都透露了我的本性,透露著──其實我還是比較適合當上班族的。然後那時候在這個地方的確我非常的自在,後來也買了新的豪宅房子,在那座橋的上方,一陣子就會抵達,也在那個地方我到了婚姻深處,在高架橋上看到別人家的萬家燈火,不敢回自己的家。

孩子不在,我們可以小約會,來到河對岸的那一個叫做汐止的小小衛星都市,它的知名是因為長期房價低卻住滿人,你說,這街景,好像外縣市喔,因為從麥當勞到康是美、屈臣氏、貴族世家等等所有的品牌全部都擠在一條狹窄的小小路上,轉個彎,就算在小巷,仍有好幾家小吃店;就算在最髒亂的攤販旁邊水溝,仍散佈好幾個小垃圾,通常這樣的地方我就讓腳亂踩,不敢去看腳踩之處,怕看到……肥大的老鼠。即便這樣的小巷的小攤,仍有人排隊,其中一兩個是綠色的Uber Eats或粉紅色的Food Panda。這個吸引我們沿Google地圖來的攤位,是這裡連鎖滷味「狀元香」,如果不是狀元樓;我們經過這間叫「樟樹」的高中或中學,竟是一大片流動夜市,解封了,攤位滿滿,人也一直來,我們還不敢這樣子,帶著我們的食物,回家吃。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6:12pm angina level 1.0;服藥:12:08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