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兩天的「筆友事業」今天中午有了突破,到底筆友們大家需要的是什麼電子報?大約有一個理解,也大約訂下,我每天所發出的,應該就是一種「關懷」,也就是說我是一個大筆友,然後大家可以配對小筆友、小關心早安友……也透過同樣的寄送邏輯寄到每個人的地方。
我自己率領所有人去給這些人一筆關心,讓他們也想找到一個客製化的關心。這對我寫作風格會是挑戰,但覺得這風格好像比以前寫的「論述婚姻」、「鼓勵講一些正面話」都還要好,目標明確,也真的撫慰人心。針對報名者,我給他們一封信:「歡迎加入老派筆友配對,這是一個實驗型的服務,我們帶回以前筆友的感覺,讓中壯年後的人生,經歷離婚、失親、子離等痛,透由最真實的新的人,默默在遠方關懷,讓被關心也成為習慣,彩繪新的日子。」我這樣寫,然後,重點來了,我用我本人作家的概念來帶領大家:「而我本人Mr. 6亦抱著作家的熱忱,為這段旅程做些美好的撰述,盼大家都能找到更好的今天與明天。」
還蠻嚴格的:「若您三天內沒寄信,主辦單位的配對服務即中止。若您三天內沒收到對方的信,主辦單位可以重新為您配對一位新的對象。」然後,「若您已經寫出心得」,我也邀請他們加入「筆友會」,每月固定費用即可無限量配對更多筆友,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主辦單位會將您所寫的信件在不透露您姓名的情況下節錄成精選,幫您召募其他有興趣與您通信的筆友」,也就是說,他們寫的東西我們會修整成每天關心的信出去。最後我屬名:「英雄爸爸公司創新服務實驗室」。
下午三點多,有這麼一段時間,在天窗敞開的車類,陽光被抓進我的眼眶,不過我有墨鏡,它沒有這麼直接的燒灼到我。這時候我感到暖暖的光,好像療癒我,我到底有多少的份量需要被療被癒啊?輕輕閉上眼,不想再接觸外面,即便我應該是一股清流,但我自己本身就是男性,也不像什麼年輕男明星那樣的長相,所以對一般市井之民眼中我就是那個樣子,強外表下的實際弱勢。
烏雲掃過,陽光遮住了一點點,抬頭看,看到了天空很美的一瞬間:太陽圓得好像滿月圓,被一層薄薄的、移動中的雲幕給剛剛好的蓋過去,無論在什麼樣的城市、什麼樣的環境,抬頭看,這天空永遠是這麼美麗的風景,即便是在最漂亮的英國女王住的白金漢宮,恐怕地面上再怎樣美麗的東西也不如抬起頭來看見這一片風景,這是每一個人類都可以享受的東西,而它的美,在於它的變化多端,這就是大自然。
要怎麼平衡好我自己,在家裡氣氛差的時候皆能維持住?我每次被這樣突然爆發,都好受傷哦;我都試著不要當它太認真,但回家以後就要花好多好多時間自我修復,看著窗外,此時,我工作的速度也變得好慢、好慢。我才知道那是有毒的東西,我中毒了。有毒的東西就是離我們家這麼近,而,當我都這樣覺得了,孩子又有什麼能力可以拒絕這種?他們正在面對的是對他而言更難、壓力更大的學業,這時候我會同情孩子,特別是在其他家裡屋簷下的孩子們,他們怎麼可能不受傷?媽媽或爸爸都是人,都是一般人,都有情緒,都像可以用大人的世界找到很完美的理由來這樣子的丟東西、兇小孩,用盡最極端也無所謂的要打壞一切,好像我們就像廚房的鍋器怎麼摔都還在原地,再多坑疤也都是完整one-piece,而這種事,大人會去道歉嗎?不會,不會。沒有道歉。有些孩子等一輩子都不會被道歉,這就只能承受者自己去吸收,然後忘掉,浪費掉的時間、那些沒辦法專注的時光也就永遠的失去了機會。視嚴重程度,有些孩子長大後終身這樣浮浮沉沉,而那些創傷始終還是要發洩的,就發洩出來成為原生家庭父母的一個複製復刻版,發洩在另一個人或孩子身上。而那個one-piece鍋子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不想它破所以「糊」著它。
傍晚我努力做第一份電子報。先說為何要做電子報?因為我既然打算做離婚者媒合,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持續的「舞台」,電子報可以免費的觸及到最多人,重複著讓他們收到,最後升起想買的心……說真的,不要電子報,好像反而更容易轉來轉去,不必一致性,但或許我就是希望終究摸出一條一定會成功的做法,然後就只要每天重複的做那件事(寄那種的電子報)就可以一直進來一些訂閱者了。
這電子報要怎麼寫?我一定得先有一篇文章,因為這是我最會的事。所以我先寫了一篇文章(別問我為何寫這個主題,只是隨便應個景而已)──我將此文定題為「被記得的關心」。
「關心有很多種。有些是真的,有些不是。比方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要在臉書上面發個牢騷,只要一兩句,就能吸引比平常還多的『讚』,很多人會按『加油』給我們抱抱。有一天,真的寫出了一篇文,一千字,寫完以後也沒有檢查合不合適就送出,不到一小時竟已經有三百個讚,而我們也就只有五百個朋友而已。我們才會說,嗯,朋友都是在必要的時候才出動的。平常他們都是默默的在關心我啦。這樣想,就更搭配了那三百個讚,好幾天我都不想再發文,就留著那三百個讚,一直觀賞,一直觀賞。直到───突然出現另一個朋友,發了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她離婚了,在這篇文章講明白,於是她有了五百個讚,其中一個是我。當我按下去的時候突然一股閃電打向我──我了解到,不是,那不是在關心我。是因為這件事情特別的負面也特別的慘,所以大家都冒出來看熱鬧了。此時我跑去分享去看了一下,果然看到──一位不熟的臉友轉寄我的抱怨文,並附上:『看看一個好慘的故事』。好慘的故事………。」
我寫道:「關心有兩種──一種是低潮的關心,一種是『被記得的關心』。低潮的關心,來了多少,很多是來看熱鬧。被記得的關心,是真正的關心。你有幾個朋友是這樣子的?什麼是被記得的關心呢?哪一次你提到在網路上買了生鮮,幾天後才會寄來,幾天後有個朋友來關心『貨來了嗎?』哪一次你說你今天有點暈先去睡了,隔了幾天有個朋友問『今天還有在暈嗎?』這些都是被記得的關心,可貴之處就是它不是即時馬上,它總是過了一陣子才回來。人真好笑,總是住在自己家裡卻向外面的人抱怨,但外面的人卻沒辦法真的關心。如果有一個人在遠方默默的關心、殷殷的守候………」
這只是第一次寫而已,寫不好的,不怕,以後一定會更好的。
接下來開始調整電子報的內容,發現,既然是要交筆友,還是要把「徵友啟事」像以前時代的「分類廣告」那樣貼出來為佳。有些舊事曾經歷過(像分類廣告),現在都會很快就懂、很快進入狀況。我寫了四篇「啟事」上去,自己都很有感覺了。我這種「一邊做一邊找路」的走法果然有用,分類廣告出來了,我就覺得好像這是比較好的獲利模式了。
調整完,你也幫我寄出了配對信。照理說,這次先處理付費者,所以寄出了八封信,配對了八對,讓付費者先行動。
晚上再次出現可怕的情緒雲宵飛車,兒子在畫LINE貼圖,很棒,那個「消」字的橡皮擦,他畫到了第二張了,且第一張與第二張都是「動畫」,他上網查教學也依他們推薦下載了應用程式,做出了apng檔,第一張有四個影格,第二章竟高達十幾至二十張影格,我仍一直提醒他,先求有再求好,不必這麼完美啦。而妹妹則在房間努力的聽補習班的數學教學影片,聽一下就必須暫停一下,她脾氣上來,極激動的發洩,哥哥妹妹吵了一陣子,不用說,這樣吵吵鬧鬧一陣子,接下來就輪到大人了……。
又陷入了有一點陌生的痛苦。一邊是不可控的孩子,一邊是要拿孩子的狀況(完全不可控)來要我這個爸爸負責的。並非不合理,但,晚上十二點,我覺得我的大腿在發抖,當然不是怕,怕什麼。但不是怕,又是什麼?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