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心力極弱,還和一位朋友有電話之約,這電話已拖了幾天,關於做義工,我自己都幫不了自己,更沒心力幫別人;只覺得那電話好重,拿不起,我寫:「最近心力弱,整天忙著孩子事、專欄稿子也被追著跑,創造新的收入同時糾纏,家人間的情緒只能往肚子吞,每天只能用超多的咖啡因勉強維持每天運作,沒有心力上線。沒想到現在已經是七月了,每次我都以為隔天就會好一點,但現在發現仍是一點力氣也擠不出來,也沒人可以幫忙。」

幾乎是一口氣的抱怨,在約的時間的最後一分鐘寄出,到時間了,電話也拿起來了,開始講,一切就好一點了。誰說自己無法自助時就無法助人,助人本身也是在自助。緣份真的很特別,和這位以前的客戶這樣子的說話,她的建議很好,為求心力穩定,應先確定自己財務。

今天進行到後來,發現不小心刪掉了今天寫好的所有日記,用晨起的美好時光擠出的一些人生感想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全部都不見了,不見以後,就只剩已貧瘠的每一分鐘。

是一個很恍的週日,早上下午你有兩堂Triple P課,下午是我們辦的免費的何老師課程第二堂,我整天拚命想辦法找時間寫《國語日報》這篇專刊文,很難寫。他們希望我負責寫數學邏輯,不過此事難得重要性在於,這是「八大技能」的其中一項,而這八大包括了音樂、體育、人際、自然、語文……然後還有這個數學與邏輯,我認為這八大分類肯定不是科學家或理科者分的(事實上是一位心理學家分的),不然怎會分得這麼「不實際」──若每個孩子都照這八大技能教,全球的人真的分這八類,那人類目前所有的文明與更美好的未來就要垮了,所以我個人認為我所「掌門」的數學邏輯至為重要,不只是最有未來性,而且是唯一還在合理學科內的。

而且我更想好好的寫一篇,因為主編給我「真相只有一個」的主題,非常好,讓我想起,亞洲社會我一直認為很不邏輯。我在歐美覺得有種族歧視,回到亞洲沒了種族歧視,但更嚴重的是邏輯散漫。於是我先用一篇研究開場,麻省理工學院知名認知神經科學學者藍德博士(David G. Rand)研究大人之所以常相信一些莫名其妙的「假新聞」,被它們耍得團團轉,還乖乖的轉寄又轉寄,並不是因為他們容易被騙,而是因為他們「懶得想」(inattention)就接受並又再傳了出去給自己的朋友。學者說,「懶得想」其實是現代人最大的危機之一。

然後我文章開始形容一個「阿嬤」,跑到馬路上大叫。「我受不了了!看!滿街的人都戴著口罩,每天都還有幾百人確診,這個病,反正最後大家都會得,口罩戴不戴應該也沒差,戴口罩實在熱死我了……」、「量什麼體溫?很多確診者都沒有發燒啊,量有什麼用?」、「不要再對我噴酒精了,還沒染疫就先酒精中毒!」、「不要再用微波爐加熱我的外帶食物,還沒染疫就先輻射過量得癌症?」

然後我再安排一個角色「小寶」,告訴這個阿嬤:「雙北有700萬人口,確診者足跡遍佈各處,接觸這麼多人卻只有1萬多人確診,可見口罩是有效的!還有,發燒是唯一可以測量的症狀,只要有一部份染疫者發燒隔離也可以有效隔絕部份病毒在外不進來。而且,酒精是消毒用的,研究說每十分鐘噴一次也只有每公升1.8毫克的酒精含量,酒駕要到每公升550毫克才超標。還有啊,微波爐是非游離式幅射,根本不會像X光一樣治癌……。」

然後我開始講,從小我就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大人說什麼,我都相信也遵從,不過,我數學沒有很好。印象最深的是「植樹問題」,頭尾種、頭尾不種,計算的方式不一樣,一直不了解為什麼要計算樹與樹之間的距離,看到題目,我就會怕。我的小學老師說,我的腦筋太死板了,應該要活一點、活一點!所以,從小我就有一個印象──數學邏輯是屬於頭腦「活一點」的才能學,它是屬於「聰明人」的。直到後來我努力的練習數學、邏輯,經過練習,我的數學突飛猛進,考上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大考中,我GRE的數學與邏輯考試都輕鬆拿下800分(滿分)。這時候我才知道數學邏輯的秘密,原來,數學並不是很難的題目,它其實是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這個世界,很多人說自己是真相,但,「真相只有一個」,當我們抱著真的想「徹底懂了」這個世界來學它,想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頭腦去挖出真相,數學就不會差了。

晚上我又再和小朋友們玩了一次「盲人遊戲」,然後,晚上近十點和女兒開始看完剩下的「未聞花名」日本動畫影集,我是從十一集中的第九集中開始看的,覺得它最好看的大概就到放煙火後,然後編劇的設計突然間(我認為)不再這麼好,以致最後兩集有一點拖時間。我家女兒最後一集在芽芽要離開時終於爆哭了,我竟沒淚,也好,也因為如此,最後沒有留下太大的悵然。其實昨天看到九集,我兩天都在那情境裡,它設計的幾個場景,男主角的家和芽芽的家(都有家人年輕過世),悲傷一直揮不去,反而那間孩子童年相聚的山上小屋沒特感。

影集的ending不怎樣,我就覺得追上了這位與我同年紀的女性編劇的腳印與背影,先前會覺得,自己怎寫都寫不出這種劇情,但一看到它後面不知怎麼結束的窘境,我就對自己有點信心了。不過,我的信心每次化為小說時好像就一直沒辦法展現出文學上的美好,可能是我寫作都太速成,沒時間細雕。

不過到晚上與女兒睡前聊天,她說其實小說裡面不太一樣,我馬上去翻了一下小說,嗯,天,原來,小說裡,煙火與捉迷藏是相反的順序,在小說裡,先捉迷藏,然後芽芽就消失了,放煙火的時候已沒有芽芽。嗯,這是比較合理且惆悵的收尾,問題是,為何拍成影集,卻要將它無意義的對調、倒過來?我猜是因為影集製作者自有自團隊,可能是大咖製作人,沒讀清楚原著、不懂它的深味,妄下決定,包括作者在內,沒人敢置喙,於是,就這樣拍了。不過,我仍認為最後不需要讓芽芽讓每個人都看得見,有點多此一舉,但妹妹也提出她看法:這樣才能讓芽芽正式的消失不見啊………。

這劇寫到轉世,寫到成佛,說到下一世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貓,或一朵花。說著說著,畫面有一隻昆蟲倒下來死掉。芽芽說她不想當一隻大家看不到的鬼,希望能和大家互動所以想轉世,這或許也是一個真正的轉世動機?總之,在我國語日報文章這樣寫到最後,我也寫道:「阿嬤笑咪咪的說,我相信李桑,因為世界上還有太多很神秘的、你不了解的事,小寶,你以後就會知道了。而小寶也笑了,他沒和阿嬤說他在笑什麼,他說,是的,世界上還有很多神秘的事,而真相,只有一個。未來還會看到更多更多不知道的事,不過,世界上像小寶一樣思考的人,很多、很多,他們會在某個研究所、某個團隊、某間公司相見,找到一群朋友,更了解世界運作,然後,在各行各業找到那唯一的真相,一起改變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事實,我們不知道。

但我這裡有個美麗的事實,我有一個女兒,一起分享了這部「未聞花名」動畫,如果我人生有天也突然停留不走了,女兒讓我人生沒有白走過這一回了,但現在我應該更積極花點時間來做的就是如何讓我的兒女,萬一有這一天,他們還來不及長大,我就消失,不要像電影裡這麼悲傷,要能開心的歡喜的笑,有希望,這要怎麼做得到呢?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