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學生來說,六年等於過了目前人生的一半時間,今天是我家女兒小學六年的畢業典禮。只要想到並不是每一位進這學校的孩子都可以畢業,我知道至少有個小男生,五年級時診斷出腦瘤,開學了無法來上六年級,也在六年級不久過世了;六年級畢業生,小男生小女生的臉龐都仍是如此稚氣,這時候畢業的其實仍不需要去承擔成人世界裡的灰暗一面,而她們的確沒有,今天其實是疫情嚴峻才必須在家參加畢業典禮,但,在YouTube上面設定直播的學校主辦單位,完全沒有要妥協隨便辦的意思,竟然還設計了漂亮的倒數鐘、倒數音樂,看著倒數,心臟噗通噗通,一開始,就是一段感人的校園巡禮影片,讓孩子們看看久而未見、空無一人的校園(已一個月),長達四分多鐘,孩子看得很鎮靜,一語不說,家長一定是哭的。
這場典禮完全沒有「打折」,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直播,接下來是長官發言,台北市長柯P竟也來發言了。第一次看這樣直播致詞,無聊的致詞都變得很有意思;接下來就是畢業生唱名,每個老師負責自己的班,一班一班的展出每班代表影片,不是自己的班也已經非常精彩;現在的電腦動畫排版,風格多變,照片一張張跳出,每個老師風格不同,我們的老師很認真照顧每個孩子,看完影片我馬上寫了封短信給老師:「(前略)……一個好的小學老師,改變了孩子的一生──老師每兩年就可以改變了20幾個孩子的一生啊!我們家妹妹可以在您這邊度過兩年,真的非常幸運,祝福老師可以繼續堅守這個辛苦崗位,繼續的影響更多孩子,您的了不起,成就了他們未來的了不起!」
後面一段唱畢業歌,現在已不唱驪歌,而唱「明天會更好」,那是我們那年代的歌;看著畢業紀念冊照片一張張翻出,配上字幕,有些小朋友我在他們小一小二曾講過故事,現在都長大了,有些小朋友因為沒和我家妹妹同班就沒有再繼續交流,但與他們的互動都猶如昨天的事──那時我還住在舊家、經營廣告公司、婚姻內而脫逃不了──—和現在自由空氣,彷若兩個人生哪,此時,有其他人來電,我直說正在參加女兒的線上畢典,她連忙說真是非常不好意思,看完之後,是我這個大人覺得意猶未盡,網路上從沒看過這麼好看的影片啊。
影片後,我坐電腦前面一陣子,覺得難過且沮喪──覺得自己是家裡重要的,卻被排在最後一順位,做事沒人關心,心理到了很不平衡的狀態;我「嗨」著女兒的畢業典禮,其他人都冷冷的,兒子給我較糟糕的回應;今天天熱,這樣吃不下飯,還沒有吃飯就先開始洗大家的碗;我故意來洗碗,才能把心靜下。一邊洗,一邊仍摒出冷汗了──我們家孩子這世代從小受母系媽媽那裡的影響,習慣於與我這樣的「仇男」模式,浸在陰柔的關係霸凌,在關係中找到生存的平衡;在這模式下,世界上沒有什麼絕對剛正的東西,只有各種的「平衡」,在非常小的空間與非常小的事情上面皆想辦法拉夥結盟、踢別人一腳,於是什麼事情做起來都卡卡的、沒辦法大步伐的往前走。一個小小的空間全都是這種氣氛──每天的學習只符合最基本低標,然後尚未開化,被逼去做一些以後一輩子不可能養成興趣的事,這樣的人生無法啟動。
但我忘了一件事,我曾經是個年輕人,沒錯,但別忘了現在我是44幾歲的中年男子,這樣一個人看起來就很討厭──只要聲音稍微大一點、囉唆了一點,感覺就是「令人不舒服」;如匿名群組裡說的,稍微臭屁點的男生,看了就討厭。今天樓下來收二氧化碳罐子的男人也粗里粗氣的說,盒子過去、盒子回,就一句話,我覺得非常煩,討厭,那他,看到我這個男人,不也是一樣的感覺?做什麼動作都是笨拙,也是討厭!我曾是個年輕的男子,當哥哥與我衝突的時候我就想起我以前如何看我爸爸那年紀,那我,也就會看到這個秘密──這就是,男人自覺沒辦法被公平對待的濫觴。
下午馬上又發生一件事,妹妹被她的媽媽送了畢業禮物,這禮物真的由媽媽送到樓下,就在這畢業典禮這天,我覺得意義重大,是一份貴重的禮物:一台電腦!我們要求哥哥一起下樓,其實疫情前,孩子們已不見媽媽好幾個月,加上疫情的一個月,上次見到他們母親是何時已不可考;這段時間哥哥長高至少五公分,今天他們媽媽看到這兩個孩子應該感觸很多;我們也送了他們媽媽一些洋餅乾。妹妹很可愛的打開電腦,開始照步驟設定,其中一步要選密碼,她竟說要選一個「有質感的密碼」,比方說「1234」,多有質感啊!我說密碼的功能不是這樣子的、小妹妹,她說那上網找找看有沒有人在「推薦如何設密碼」,還真的有這種教學文章,我看了昏倒;但此時,事情發生了──哥哥看到妹妹的新電腦,人性大起,開始廬自己也要買新的。
我沒有反對他,只是柔柔的勸著──我告訴他這是正常的反應,爸爸我也曾有這種經驗,然後我告訴他為何這樣子不好,要怎麼轉念,讓自己往正面的方向去,而達成我們夢想願望。
晚上,原本只想送幾顆芒果過去遠在淡水的爸媽那邊,我說「看一下」,媽媽點出「一下?」,我二話不說,就趕快過去了,但因為急,只能帶著妹妹,哥哥就留在家裡,但路上我就後悔,怎麼可以如此不理性──我們這麼小心的不染疫,最近你一個女同學因為家裡外傭買菜染疫,全家都中獎,六個人中四個,其中兩位是九十幾歲的爺爺奶奶。你建議,就不要過去就好,但是我做不到,但我又發現去是不妥的,決定就不脫口罩,飯也拿到很遠的地方吃。
妹妹留在淡水,我先回家,在一條平順的路上我大聲的播放出麥可霍普Jude’s Theme的小提琴的所有細節,這首曲子,我已聽過包括韓國樂團的共四、五個版本,就這個The Sands of Time專輯所收錄的版本最好聽。好聽的地方在於小提琴的技術極精湛,有些音甚至拉到超過、造成非常自然的走音,沒在音軌上面的更是精彩,在高速公路聽這首,曲聲變成風,載我回家。
我推出了這週連續第五堂迷你課、第四堂離婚課,課編刻意做成「105」而不是104以免這個爭議話題影響到104──「如何提高孩子與你同住的機會?50分鐘分享10個成功策略」。
「眾人總是勸退你、要你放下,沒人教你怎麼抓住機會爭取成為孩子的主要照顧方──對某些離婚者來說,孩子不在身邊,沒差,甚至偏好自由自在,孩子是拖油瓶!但,有些人卻非常非常希望孩子能在身邊、繼續住在一起,親手照顧因父母離異而辛苦的單親孩子。我可以理解,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一位家長,為了確保孩子在身邊,寧可拖著不離婚,直至最後。」我這樣寫:「一生只需要成功這麼一件事。離婚後,孩子在身邊,有子(女)萬事足。到底怎樣讓孩子在離婚後可以選擇你、或爭取到孩子在身邊,是有技巧的。外面從來不會教你,但其實大家早就知道一些可能的方法,若你有興趣,可在短短50分鐘內與您徹底的、無私心的分享。」
我做了研究還蠻沮喪,在過去一週五堂課中,報名的人幾乎都集中在其中一堂課也就是「錢事」,而這堂課的頁面點擊數是裡面最少的,比101號課程還少了一半,難道,是因為「錢」的關係所以容易有人來報名嗎?但我看了一下,也覺得是此文案寫得比較有格局、有質感,所以我下週繼續「拼離婚拼圖」也──目前幾個方向:一、心理學相關。二、匿名報名的離婚後交往學。三、在家賺錢相關。四、履歷表相關。
昨天那個歪樓的群組,裡面有120人左右,為了抗議那個42人夫一直訕笑離婚者,就竟共有近50人出去開了一個新群組叫做「沒有人夫」,我仍舊在旁邊靜靜的觀察,但已發現,在這些群組,我感到一種「不適」───當我一直沉默,他們不認識我,對我的用詞(即便我沒有對他們差)就是很粗魯的,我不能說這不友善,而是「我沒有被友善」,畢竟我一直都是以作家、講者、專家等身份在江湖上走跳,卻被這些人當「你是誰?你憑什麼當版主?」或甚至像是「版主就是要被批鬥的村長」那種感覺,因此我一邊觀察,一邊卻一直得遮住自己的傷口以免再碰到他們口氣中的辣鹽。我試著在戒它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58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