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時候,單身與「有家庭」是完全兩樣情、完全不一樣的日子。不能群聚,所以不能出去找朋友,甚至不能出去,在家裡一個人,或一個人與幾個老人,或是一個人與幾個孩子,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日子。而我的世界是兩個大人帶著兩個孩子,你和我們被關在一起了,我們一天的每段時間都是滿滿滿;今天妹妹要錄她的音樂作業、體育作業,我或她哥哥拿手機架著錄了一次又一次,她很認真,我們唯一休息是在早上孩子們第三次線上上日文家教課,但此休息喘息時間大概也只足夠喝一杯二合一咖啡,在電腦前面待一下,上了一篇圖文,就這樣子。
我們家的防疫嚴格度每天都升高一級,到了今天,突然已不敢買任何外面的熟食,只敢買「生的」,叫外送送過來;還好Uber Eats還有一些在送,今天買到了全聯,送來金針菇、生雞肉、黑松沙士、運動飲料等,能選的不多,有什麼煮什麼;來了以後,我幾乎噴掉了十分之一罐的酒精,將以上所有的表面都擦過一次,國語日報的正反面都噴滿───妹妹最喜歡看我噴國語日報了,她覺得很好笑,我請她特別錄影下來這時代的特殊景象(連報紙都在噴酒精)。還好,那一天,去小學接妹妹放學的那個下午,也就是剛剛得道隔天放假在家上課的那個星期一,應該就是她走進小學的「最後一天」。那天我有猜到,因此特別錄影並特別說了。當時只是wild guess亂猜,五月中旬休息兩週到六月,不太可能再休息兩週吧?但現在已六月初,即便下週或下下週復課大概也沒人敢讓孩子去學校吧。
開出匿名的離婚群組,攪動起來就跟大鍋菜一樣,五味雜陳各種離婚者在如此大的容器裡面攪動,隨便攪就隨便怎麼香,是家裡的廚房永遠達不到的香氣,我現在做好這件事,在通往更大的路上,不過,今天洗完中餐第二次鍋碗然後開始洗曬衣服時,想到,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因為離婚而開始接觸離婚的族群,然後卻發現自己,在這種群組裡,寧願默默的在旁邊看、在旁邊聽,一句話都不說;甚至,把群組設定成「不主動通知」,偶爾才會去看,還不夠,看的時候,也只願意跳著看,隨便看看,為什麼呢?聽過朋友這樣形容:「不想捲入負面的情緒!」、「這個地方怨念好深!」,但背後的最重要原因可能是,「這讓我想起我是『那種人』嗎?」
哪一種人?離婚的怨念,把人性最激烈的一面都展現出來了,尤其在匿名的安全環境下,他們可以放心的發洩離婚之苦,有的人罵髒話,有的人說如何害對方,做法養小鬼,形容對方如何自殺而還如何與他冷冷的說:你就好走我不送了。說到男女之事亦毫不避諱,以致於我們突然間都忘記大家平常可能都是衣冠楚楚的人,都是我們身邊的同事與朋友,甚至是我的老朋友也說不定,但這時候,看到太激烈的言辭,就讓人不想與他們混在一起,以免自己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也就是說,現在有一個需求隱然出現了——一個高階的離婚社群。
新電腦的背景我設定成Big Sur,螢幕一亮,我就被那壯闊的1號海岸公路線給釘住,好像聞到了那時期的、那自由又豪闊的清新透明,那一片青春、盈滿希望的未來,最新、沒幾個人懂的網路踩在我腳下,我準備要高飛回故鄉了,做大事了,那異國風情的故鄉,我正等待著那一天。唉,哪知,現在啊!這張Big Sur風景,讓我更激發最近心心念念的────我一定要趕快回去,我一定要趕快回去。
除了全聯,今天家樓下突然還抵達了一箱冷凍食品,到底是什麼,我們也記不得,來了,打開就知道了───是20包花椰菜米!是爸媽網購給我們的。馬上一一的噴過酒精、再一一放進冷凍庫「歸檔」。悶了兩天,有管理員打電話上來,能下樓拿個東西,就聞到了空氣。
晚上有個特別體驗,弟弟邀請全家人在三個家一起「視訊共餐」,問我要吃中餐還是晚餐?他甚至可以用Uber Eats請大家吃一模一樣的東西,就有一起吃飯的感覺!但我們後來還是各自煮,不敢外賣;本想要到旁邊購物商城外買熟食,這個也放棄。一度亦不想一起吃,還要約時間,好麻煩,孩子會不會叫不動?它還是成真了,原本約6:00,到了6:15我們家餐桌已擺滿各自要吃的東西,現在都不是幾道「菜」,而是幾道「主食」,主食可能是白飯,哥哥就配麻辣湯,還另外煮了一個海菜湯,我也有花椰菜米……今天還為了視訊,孩子們還有蜂蜜蘋果醋,我們大人喝沙士。我們一家吃飯都吃太快,一下子就開始收盤子,我也開始洗碗今天第三次,妹妹很乖,我們大人忙的時候,妹妹一個人幫我和遠端的她的爺爺奶奶、弟弟叔叔繼續講話,無話不說,談到她的學校、她的作業……她拿著手機棒,手機夾在尖端,一邊轉圈圈,一邊講話。哥哥偶爾說幾句,然後又跑回去玩他的健身環;他最近健身非常認真,已這樣練三天了。
晚上你的電影院第二次放映,今天選「白日夢冒險王」,也就是「Walter Mitty」那部片。男主角對工作認真,對冒險憧憬,那眼神和表情和他的身處紐約、加州機場、格陵蘭、冰島、阿富汗山上……就已經跟著他一起在享受了。或許我已經把他的人生和我現在所羨慕的北美洲、有打了疫苗安全無比又準備進入美好夏天陽光日的日子給混合在一起了吧。女兒嚷說電影她看不太懂,兒子看得興趣盎然,最後一幕、最後一期的LIFE雜誌封面就是這個奮力工作的底片員,觀眾極受激勵,做事就要像這樣。
關在家裡兩天,我變得很害怕明天要來的週一,因為似乎一定得出門買東西了。網路購物不夠買,我們只剩冷凍食品,生鮮的肉品尤其是海鮮魚類根本太貴又不知何時才能配送到。然而是什麼讓我變這麼恐懼?疫情繼續嚴重,沒錯,還是死亡人數已變成一天近40人?或更有可能的奇異心理學是───因為「看到其他人打了疫苗」了,自己卻沒有,且排隊下來,我們連前11類都排不進去,而疫苗到八月底聽說只會有1000萬劑,大概只能打到第9類吧──是這種「遙遙無期的被排在最後順位」讓我無比恐慌嗎?不知道,不知道,只知道,今天的恐慌程度是這幾天來的最高點了。
今天其實是我的部落格紀念日,整整15年前的2006年6月6日,我開始寫Mr. 6的第一篇文章,它一舉改變了我當時怎麼寫都寫不出名的窘境,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脫離上班族的老鼠圈。但今天,完全沒有開心,也不確定是否要謝謝那一天──如果當時不是那樣,現在的我是不是會比較好?應該也不能這樣說,因為,我上班族職涯的終結,早就發生在我回台灣的那一刻,不再當工程師。或,不,可能早早就發生在,畢業後打算先混混當個工程師賺個生活費並要轉跑道,或我從大學時代做intern起就已經不再認真當工程師,當時其實就已經終結了我在職場的正向積極循環了?
今日,Throughout the day,只要遇見兇,遇見逆,我都跟我自己說:「之所以會造成現在這個這個那個那個,都是因為我『事業不好』。」換而言之,只要事業好了,一切都會變好。這仍是最有效的激勵法,相當程度上也是如此事實沒錯。其實我已經寫了一段「毛遂自薦」訊息,準備寄給一位老闆,問問他那邊有沒有工作做。我選這位老闆是因為以前曾在上班時代給他面試過,因此不會覺得怪怪的;我寫了一半,還沒寫完。提筆寫這個也是在心情最低落時,後來心情恢復,但仍留著這段寫了一半的,為什麼?擺在那邊,視覺上,彷彿就是我的一張「safety net」,我還想再衝一段(創業),若不成,就掉下去,讓這封毛遂自薦信「接著」我吧。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4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