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5月25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過去這週末,是Victoria Day的長假,你說你這長假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因為你終於找回了讀書的熱忱了,你「稍微看了一下各科的書」。然後,藉此氣勢,下星期你「打算每天抽空看一點英文報紙」希望能「養成習慣」、「讓英文程度有再進一步的突破」。你也想再「好了解世界大事」。
這一天你難得的「回顧」,你說你來溫哥華已經「將近兩年」,你是在1991年的8月29日抵達溫哥華,你很懊悔的回顧,你剛來時還曾經笑一些人來了兩年但「英文爛」,但現在你自己也來了兩年才發現「自己也不怎麼樣」。你和其他也來到溫哥華的台灣同學相比,的確比他們強了不少,你列出「表達能力、發音、文化融入程度」都「好一滴滴」,而你需要加強的部份則包括「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寫得非常清楚。我要把這些給30年後我家兩個孩子參考一下,哦,不,不要,因為我若給他們看,他們頂多變成跟我一樣;有我的前例,雖然他們和我同期來,但有機會比我還棒的。
你懊悔的另一點是,你認為從去年九月至今五月來到Richmond High這所公立高中,好像沒有學到太多,甚至「退化」。你以「沒有什麼斬獲」來形容這一年。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5月25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上學的路上看到一個白人孩子,個頭還很小,每次都一路捧著手機,橫的,過馬路、在人行道都不抬頭,還微微身體左右晃,非常投入的在雙手拇指按手機螢幕,無論這傢伙未來變怎麼樣,我相信,如果他父母有所觀察,應該是每天心中淌淚送他出門的。其實這個孩子,在溫哥華這麼美麗和平的小鎮風,只需要把這些固執己見、放肆態度放下來一點點,在學校,在路上,投入一點點,其實他的家庭生活就會非常的順暢了。但,這種事往往孩子是無法理解的。
不過我看我家,我倒感到清明。我已經有明確方向──「我菁英且我說得算」,這是我地方;相較30年前我剛來溫哥華,父母剛從台灣來,但我在此地是有proven的,因此我要可以站直的告訴孩子,我心中的對。
是我該固執己見、我該放肆,不是孩子矣。
昨天有個點子,攻「白領數位人才」,我可找來開課的版主當「校長」,招募講師,從一堂課,變成一間學校!是的,現在就可以來做這件事,不用再等,背後是我高超的課程的創意和文案技巧,有了武器(該技巧)也有通路(版),白領數位人才,看得起我們。
今天從沙洲城市往東,經過荒涼處,怎麼一直都有棉花飛在半空中,原來,是蒲公英的種子,大量的;有時候一大卡車過去後,一大堆的棉絮像旋風的往玻璃捲竄而來,一整條30分鐘的車程,都是這樣的輕白色的種子,連續遍布在草原上、大橋下,河邊、工地旁。
昨天是做課程頁最大收穫日。馬克的課程證書做了一些,頁面這塊,很專注的把「底」真的都做完了,再加上上面英文課的頁面,沒有百分之百完美,但昨晚就先寄出去給講師看了。
和好隊友說,我們家孩子差不多要飛出去了,這週末是第一次孩子居然安排了活動──是那個很會撂高中生來參加活動的VIVA公益組織,報名活動一定要「發微信朋友圈」,才算報名成功,哥哥也是這樣才看到的,原本只有妹妹與攝影課那位「你拍我、我拍你」的同學,現在哥哥也會去,然後妹妹發了朋友圈,所以另一個不太熟的台灣同學也吵著要跟著來。這是一場在前東奧會場Oval裡舉辦的武術大賽,孩子們大概是來當裁判或工作人員,可以拿到時數──現在只要可以拿時數的好像在同學間都是好東西。
我和好隊友說,現在開始到未來,會有一段時間是,孩子開始出門,但他們仍住在家,晚了仍會回家,但,和大人相處的日子驟然變少。以這週末為例,兩個孩子都是下午1點到7點去做志工,我們大人在這週末竟然自由了。
今天來到Surrey,搭著好陽光,以及漫天的蒲公英種子,在橋下,往橋底看,就會看到蒲公英種子像滿天飛雪,好隊友說像外星電影。
來到Bubble 88,黑胡椒醬吃太多,今天又換回蘑菇醬,今天特別好吃,沒加澱粉的鐵板吃了以後特別的輕盈,我們一起觀賞之前去北越玩的、我拍的每日影片。
影片這東西,的確上次有人說,照片比影片好,因為照片可以一次看很多張,可以快快看,但影片才真的讓我們回到當場,問題是,回到當場,「當場」卻因為記憶太久遠而看起來好「陌生」,好像不像我們去過的地方,反而我不太相信我們曾去過這些地方。那,這樣的「回到當場」又是意義何在?所以,或許錄影片,並不是要看周圍環境,而是看人,看自己。這也表示,我們自己腦袋裡的回憶,都添入了多少後來自己加的解釋,看照片可以透過那些解釋去合理化,但影片就太真實,讓我們不得不推翻原本以為的回憶,於是就變得很打擾了。
我們今天原本要去Surrey圖書館,但圖書館已坐過兩次,所以我們來嚐新,旁邊Surrey市政府,有點像台中市政府那種玻璃建築,只是更高、更大、陽光穿透玻璃也更媚。旁邊的Take Five咖啡,很幸運坐到它最窗邊的座位,第一次來,就覺得這個位子比遠比圖書館裡面好,落地大窗,不是90度而是大概60度,所以我左側、前方全是玻璃,透過玻璃看出去是大廣場,好像我坐在大廣場的玻璃櫃裡。來市政府辦公的市民,有印度老阿公,有看起來講話很嗆的華人……服務員是一位看起來像東南亞菲律賓來的、長得像男生的女生。
今晚是第二晚,好隊友煮特別多菜,我們擺盤在Family Room的bay window下的IKEA桌上吃,昨天我們就這樣讓我們四位集合在此吃飯,我也因此吃特別多,特別開心!今天哥哥說要先上英文家教,就skip一次。今天有教哥哥程式設計的Byte與Char與ASCII table。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