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5月9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你難得記錄下來和全家一起去吃飯的內容。其實印象中我們平常都在家裡吃,但週末應該會出去打牙祭,卻從來沒有寫在日記上。這一天,剛好呼應到30年後我和兩位朋友去「帝苑皇宴」和「御牛堂」聚餐,30年前這兩家本地知名餐館皆仍不存在,這一天是「全家去吃大餐大營,選上了麒麟川菜館」,這間也是赫赫有名,應是相當高級的餐廳,你記錄下來,那個時候的消費水平是低的,居然四菜一湯也要「一百零多元」,也就是每道菜大約$20加幣,果然是當時比較貴的,很多厲害的香港廚師聽說都為了當年「97大限」而早早移民到溫哥華,讓溫哥華港式餐廳技術大躍進,難怪「非常美味」。
這天你果然出門去「買了剪貼簿」(請見昨天日記),重要的是,你也買了一顆新的籃球,這個新籃球,我至今還記得,也是後來所記得的我們最常打的那顆籃球,原來,是在這一間買的,真的長得就像「水晶籃球」,白色的,容易分辨,在球場上不會和別人的球搞混。
這時候,你居然在為下個星期三的校外教學「煩惱」,煩惱什麼呢?注重朋友的你,居然煩惱的是:「很怕那時候落單」因為「那就不好看了」。唉,實在是浪費你的時間,擔心這種小事。然後你開始分析「誰跟誰在一起,常有很大的變動」,但是換來換去,自己落單的可能性不大,應該總是會有同學在旁邊!聽到你這樣分析我真的心中蠻悲哀的,又看到你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又不得不心裡發笑,然後,「過了(這個大挑戰)以後,暑假就在眼前」,意思是說,後面就沒有要擔心的事,可以安心放暑假了,你怎麼會這麼害羞呢?到底是怎麼回事?
過了30年後,已經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5月9日)發生的事情則如下:
原來30年前的那一天吃麒麟餐廳是為了慶祝母親節,而30年後,孩子們所準備的母親節卡片,也已在昨天或今天提早抵達了台灣,快遞原本說需要兩個星期的,沒想到才寄出四、五天就抵達,兩張卡片同時寄出去,各花2000元台幣,一張給孩子的媽媽,一張給孩子的奶奶。
我又回到一個概念,很有效,就是要將事情塞進我每天的時間中,這樣,它們就會跟著我每天的工作習慣(包括寫日記)會一直做一直做。昨晚很成功的一天完成兩支「今日頭條」,是我用新方法(訪談法)的第三支、第四支。目前仍是拿每週三的讀書會錄下的內容來剪,但未來我可以用這模式每天都來訪問一些人,以後這些「人」都是「老師」,這些都是以後他們開課的附上的影片了。
頭顱內抽痛,昨天發生了十幾次,頭沒有明顯的動過,可能只稍微偏一下,筋拉了一下,就刺痛,但願只是肌肉拉傷。我一生從年輕開始就一直擔心身體,從15歲擔心到46歲,還好,很幸運,目前為止,都還OK。不過昨天才剛和好隊友打趣今年我好像還沒有打噴嚏,怎沒有花粉症,不開玩笑,昨下午立刻開始打噴嚏。
明明這星期非常的忙碌,但今早仍約了兩場與朋友的聚會,是來加拿大第一次「一天趕兩場」。第一位是事業有成、移民回流回來的,這是我們第二次在此見面,依照先前他建議的,來吃個「早茶」吧。我就帶他去上週與好隊友去吃過的那間老店帝苑皇宴。
香港人吃早茶可能跟我們台灣人在咖啡簡餐店吃早餐類似,早茶又更輕鬆舒適自在。可以看得出來,來吃的很多是兩兩成對,一桌就兩位,沒有其他人,有一對朋友的,但大多是一男一女夫妻,他們好像來樓下坐著吃飯如此安然自在,都不是對坐,而是並肩坐,悠遊自在的,看同一個方向,欣賞其他客人;我特別將朋友的碗筷移到另外一邊,門口還是那位翻白眼很厭世的矮矮的櫃台女領班。
能夠在這裡港式餐廳,和這一位在台灣賣掉公司的老闆朋友天聊地北,幫助我rewire my brain。他分享兒時在香港早茶大多是和親戚朋友,固定每週末用早茶方式見面;周間的早茶則大多是退休老人,早茶就夫妻兩人攤開報紙是這裡的標誌風景,但現在沒報紙了,大家改滑手機。和他聊一些新創公司,他是經過大風大浪的,談這些產業如何在大陸還有日本流動,和日本大投資人打交道的眉角,大企業如何切入大市場卻用個人人際關係打通關,真的蠻過癮的,可是後面一段,就讓我們掉進了地獄,就是我們聊到了加拿大這裡簡單的生活中的小小事,比方說,買了房子,卻被前屋主的前房客告,沒道理的事情,卻可能要賠那個房客12個月的房租。然後,非常繁複雜亂的報稅,他有跟我講一些,我也才驚覺到,如果說財務是我現在最重要、掐住我喉嚨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大麻煩時刻,恐怕還沒有來!而我的加國會計師不夠強,寫信過去不理不睬,現在暫時不管它,在這邊享受陽光空氣與水,但可能只是暫時的假和平。
這就是所謂的「溫哥華稅」吧?好日子、好空氣、好風景,本來就不屬於我們的,所以是要「交稅」的!我有這樣子的漏洞,也只能想辦法告訴自己,「賺更多錢就沒事」?友人同意,我們的人生可以拿來做更大的事情,卻為了搬來這裡而擱在那些小事。我們家的孩子已青少年,留在這邊唸書絕對比台灣好,不過對這些孩子還小的大人來說,假如他們又不像我一樣過去17年有16年都是被回台灣家鄉的噩夢婚姻給籠罩,那麼,回來這裡,見到這麼多麻煩事,一定胡思亂想,還是台灣好,幹嘛留在這邊啊!
回來溫哥華探視病中爸爸的老朋友,則是第二次見面,原本想約另一位朋友但沒約到。到我們這年紀有的時候人生太過複雜,或單純忙碌,可以理解的,主要也是看透了為什麼一定非得出來不可?也是因為熟了,知道友情不會因為暫時不赴約而消退。這位朋友很想吃牛肉麵。御牛堂12點才開,搶到一個窗邊的桌位,老朋友在陽光下顯得比上次又更老又累,因為要照顧病中長輩。難得離開醫院,他已先訂好隔壁有一家也是2020年溫哥華croissant比賽第一名,買了六個,分我三個。牛肉麵我不吃的,給他一份完美的牛肉麵以後,我自己點台式小菜,吃不完的,整理起來又是一包,連同剛剛港點帶回去給孩子們(後來孩子們吃得好開心,我晚上則吃好隊友中午留下的螺絲粉再加上兩種青菜,我們全家都這樣吃得省省的)。朋友因為要照顧父母,準備進入留職停薪,但是留職停薪規定也最多只能12個星期,之後怎麼辦?他說,也只能看公司的看法了,就和病中的長輩一樣,一週看一週,一月看一月……。
他是唯一給我建設性的建議者──TT要讓他們開課,要他們(這些知識長們)從素人開始突然設計一套架構課程、簡報太難,所以應該他們可以像拍抖音影片,自由自在的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沒有時間限制比較好。沒錯,這就是我接下來的一個標準,這樣子做錄播課程就可以。不過這位朋友並不想做課程,單身的他,其實也沒有錢方面的困擾,沒有賺大錢的需求。
頂著溫哥華明媚的陽光回來,時間也才1點多一點,後面我的正職工作準備開始,今天從醒來到現在,頭部抽痛了大概四、五次,身邊都是看不懂我在做什麼、勉強認同我、或許價值觀還相左的,真的還感覺蠻不妥當的。不過我要記得,因為如此,所以我才能「不在意」不是嗎?我要保持那一種「不在意」,而不是讓這樣的變成「不開心」或者是「不滿足」。然後我去運動,今天意外看到夾腿機修好了,我踩車看外星人電影解說20分鐘後還使用了4個重訓機器。
當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工作者在做這些家務的粗重工作,心中不斷地想起這句話man’s life is expendable。呼應到今天朋友所說的,在這裡每一件小工作(家務)都變得很多,特別是他住獨立屋,什麼都自己弄,台灣比起來簡直太方便───真的是溫哥華稅。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