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3月3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30年前的這一天,你寫到你開始將你目前已寫了大約8個月的日記,作要點的標註,你希望「每逢重要的日子」或「關鍵性大的日子」加上「VT」字樣,這個「VT」表示「Very特別」,你特別提到,會寫「VT」而不是「Very Special」是因為「以前小時候亂寫日記起即用過」,所以「歷史性」很足。那時候不知道特別的英文怎麼講,所以就以「T」代之。
重要的是,此時你顯然覺得會繼續使用「心情程度」,也就是自從單戀那個同樣是台灣來的、與你同班的女生以來,每天皆標註「A」至「E」不等的心情,A是最好心情,E是最差心情,你還特別提醒,是否「VT」與心情無關,意思是有可能心情很好的時候,此日子不特別,心情很差的時候,此日子反而是特別的。這句話很重要,寫於16歲的自己,意思是你知道這一生要追求寫成一本精彩的日記,必定經過一些心情E的VT日,譬如大失戀,譬如離婚……對於16歲的你,或許交友方面你像個白癡,但在人生方面,你有一些領悟,且此領悟被帶著一直是這一生的指導方針。
只是,為什麼你的日記後來就不再標註A、B、C、D、E的心情了呢?我不記得為什麼,也不記得何時開始停止。或許是因為每天都像今天一樣是「C」,所以覺得有記等於沒記?
你仍在日記的「星期幾」欄位採用了你在高中正在學的日文寫法,那個「水」,寫得美美的,我這才想起,那時候的日文老師「上田洋子」其實字寫得超漂亮,就像小時候李芳美老師的字一樣,且寫到日文的平假名還柔軟似絲,你也跟著仿傚,那時候寫得還蠻過癮的。
過了整整30年後的今天,我已經46歲了,在同一個日子(2023年3月3日)發生的事情如下:
進入了今年的第三個月,也表示今年已過了六分之一,只剩下六分之五可以努力了。我昨晚忍不住再次用不太爽的語氣寫給我這裡的會計師,請他趕快讓我可以拜訪他、報稅。一個客戶必須如此,也太辛苦,對溫哥華這地方的服務業或對同鄉如此態度,也莫可奈何了。但我依然提醒自己,事業有要事要做,沒時間給情緒,只想getting things done。
昨晚第一次和與女兒一起練習「文法加作文課」,原本是文法課,我跟她說,最好方式是她寫文章給我看,我就知道文法哪裡有問題,她就以「小鱷魚」(爸比在南港的GlobalMall的生活市集買給她的)為題,寫了三、五句。我教她,寫不長、寫太慢的原因是「點子不夠好」,於是我帶著她將小鱷魚這個點子加強成來寫小鱷魚的眼神,很誠懇,第一段先不知道此事,第二段發現了就開始一直形容此眼神,第三段再說想起了這禮物是來自台灣的朋友,用這眼神伴著她來加拿大讀書……。我還拿出Tiffany Poon彈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坐上椅子還呼吸得老半天才開始彈,來表示不必這麼急躁,想到好點子再一口氣寫完,就可以一口氣擊敗所有人。
討論的期間我發現女兒的文法其實已經很好,且單字進步得神速,我寫的字她幾乎都會、都聽得懂。女兒比較內斂,她懂了但都不張揚,但這也表示她可能有些地方不懂,由於她都不說,我們也無從得知。
有趣的是妹妹說,哥哥超強,十五分鐘就可以寫四頁,比起來我這個爸比寫得都比哥哥還慢!我心中很開心,和妹妹說,多請教哥哥!
昨天看到原來幫我們送報紙的是一個開了黑色的小轎車的看起來胖胖的白人女子,她可能送了整個沙洲城市就送到寥寥幾個家庭仍在讀這種實體的英文報紙吧?訂Vancouver Sun是我的童年的回憶,偶爾看;這位女子一定想,很難得在這個地方還有人在讀這樣的報紙,沒想到今天終於與這位訂戶(我)巧遇,打了照面,四目相接,或許她嚇一跳,身為此區唯一訂戶,竟是土土華人(我)。
昨天弟弟給我建議,應該要「想像」自己已經成功的樣子,深深相信自己可以賺這麼多錢,那麼想,可能會不太一樣。今天早上試過了,好像真的不太一樣,思緒變得簡單,不會想鄉村包圍城市,不再認為多一些東西防守到最後我就變得世界強國,而可以直接攻擊,拍一支小隊衝鋒,直街打敗對方,也是變成世界強國。
今天晴天,我們再次經過這森林大道,這次,多了一組幫忙的人,是本地的IT專家,我們一起來到這裡,看起來是一棟相當新的公寓,走廊很深,左右兩邊的單位比旅館還多,都是一房的單位。
坦言來這個地方壓力很大,沒有這樣子的體驗過,此家人非常體貼的趕快把窗門打開,房裡也已有房東來善後過一股濃厚香水味,主要書桌上面的電腦仍是打開的──是的,昨晚我想過了,為何一個很懂電腦者,竟會將電腦的休眠模式關掉,讓它永夜的開著,電腦開著,螢幕也都開著?其實對電腦很不好,可能是因為年輕人在病重,預防萬一,要留給家人。或許沒寫什麼密碼下來,只能把電腦開著。這成為他最後一個極正確、聰明的決定,因為如此,請妹妹搜尋了裡面的密碼檔案,找到了Chrome裡面的密碼,當然全部都要自己的電腦密碼才能登錄。
怎麼辦?這位IT高手很厲害,他在Windows裡創造另外一個帳號,設成管理員,回頭就可以改掉了原本我們不知道的密碼,並且因為我們已有新的密碼,也可取得所有儲存在Chrome瀏覽器密碼帳號,除此之外,我想到,趁這時候還可以登入至臉書,應該趕快設定「紀念帳號」,眼前是一個很揪心感人的畫面:親人妹妹,進去主角的臉書,設定紀念帳號,其實主角本人已過世了,設定帳號並且設為自己,也同時按下按鈕,向臉書申報他已過世。原來,紀念帳號並不能再貼文,但可將貼文置頂,可換上自己做的紀念頭貼及封面照片,可回覆朋友訊息。
在電腦關上前,還有什麼要趁著做呢?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如果登入至Gmail的話可以將以後的email全部都轉寄到妹妹的帳號裡,於是她也設定完成了。可是,如果我們今天沒有在這邊,就不可能做這樣的設定,所以就說,許多人突然過世時,因為沒準備,都沒辦法做這樣的保存,事實上在這過程中,家人也會認為「就這樣子了,不需要保存了」,「保存也沒有用」,其實人過世後,親人處理的事項實在太多,處理到好幾十天都處理不完,所以這些需要電腦知識的,基本上都沒人會處理、也會不見。再說一次,基本上,全部,都會、不見。
我大概可以感受,那會是什麼樣的感受,我聽到的,是很貼切的形容,類似:不是傷心,而是不捨。可能是因為一直以來父母仍是孩子的照顧者的角色,也因為上述角色,在兒子已活至成年人,這個年紀抵銷了照顧的角色照顧不周的罪惡感,而也因為這個照顧角色,或許就覺得已然足夠了。
這個家庭很溫馨的請我們吃飯作為感謝,我們特別去走一段路,這是我第一次在此區大馬路邊走這麼長的路,也剛好這家人對此處熟,李嘉誠新建的大樓旁應有盡有包括銀行,然後再走到對面的Holland Park,沒想到極大片的城市公園,他們說,這個King George站在以前沒有人敢下車,因為治安最差,如今看來儼然已成全新的住宅區,我們也跟著這一家人,感覺到一步一步完成這麼艱難處理後事之事之後的釋放感。
回到家,看到我們家亦相差2歲半的哥哥妹妹,我們分享此行感想,兩人都專心的聽但有點排拒。我想也是,年輕,就是正面的夢想遠遠大過負面的危險,我要修正自己,別再他們面前講這些人世無常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2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