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3年1月26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是第一天你上新的英文課Co 11,要知道你原本是已經考通過了、可以上正常的英文English 11,卻因為想和你單戀幾個月的台灣來的女同學Leonie同班,而自動降級來上英文比較差的他們上的Co 11,結果發生了什麼事呢?你說:「才第一天上Co 11,就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奇怪,你的英文實力遠超過那些同學,怎麼會有挫折?原來,還是「老問題」──這個Leonie竟然「根本就不理你」,而且她還上課遲到(第一天上課耶!)。
我此時看了這一段真的只有憤怒生氣,這個女生根本就不配你,說白了就是這樣,但,一個16歲的少年就是如此不珍惜自己,把自己搞成這樣,我當然不會罵我自己(你),我想罵的就是這個女孩,不好好的把握在國外求學的機會,成天只遲到和不來上課──這樣的女孩就算燦笑似花又怎樣?
「車是開去學校了,那又怎麼樣?」你卻寫道。是的,這天是你第一次開車上學,第一次,這麼值得紀念的日子,今天的心情又再次是「E」,最低點最低谷,因為雖然一天有四堂課與Leonie同班(以前估計只有兩堂課),「她也沒有和你講多少話」、「明明心愛的人和你同班,卻不得和她說話」、「我好累」、「我受不了」,真是狼狽至極了。
此時,你「興起了升回English 11的念頭」。嗯,非常好,趕快升回去,別在那個班,那四個班,和這個女生浪費時間了!我必須一天天的看這套日記,我也很累,我很想要趕快跳到後面,但我又不能跳日子,得一天一天的忠實的過。
30年以後,到了46歲的現在的你,在同樣一個日期(2023年1月26日)的日記如下:
我相信,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好幾次提到這個我今天才剛認識的新名字「張純如」(Iris Chang)。她的「南京大屠殺」並不是我感興趣的原因,原因是她的這幾本書以及她的掘起:她是讀資訊科系,大三才轉到新聞系,做所謂的獨立新聞人,她說她想轉系是希望「能寫作寫得更快」──也呼應到我們心裡。當然最重要還是她竟在36歲在車內自殺了。那個時候她享譽盛名,令人最羨慕的狀態,除了三本書,紐約時報暢銷榜,她的美國老公也說其實以她當時財產與出版社,她可以寫任何她想寫的題目,都會得到一些關注。這是所有作者最想要的,一定也是她最想得到的,但她卻不活了。
她的一句話講到我們心裡,1997年她寫給她母親的電子郵件曾說「文字是留住靈魂的唯一方式,文字是不朽的」、「出書是寫作者實踐永生的終極方式」。然而,為什麼她這麼快就讓她的一生如此結束?為什麼《傳記文學》又選在這個時候寫她?張純如大我八歲。她過世那年,居然是在我回台灣的同年(2004年),在我回台灣三個月後,當年的11月初,在我熟悉的聖荷西到Los Gatos的17號公路旁,用殘忍的左輪手槍對準自己的嘴巴,結束了她奮戰而來的偉大生命。
她說她寫南京大屠殺是因為「有道德的必要性」,我個人對於二戰的死亡不敢再看,沒有這麼大的仇恨感──因為那種仇恨感,不像現代的,但,現代的仇恨呢?我當然直接想起了我的志業,是不是,我忘記了寫書?
要自己牢牢記住讀了張純如的激動感,她從零到一本影響力如此深遠的著作只花了兩年時間。我此時,並沒有資源可以著這麼大的書,但我難得找回的心,必須要保存著,然後,謝謝張純如,或許我該應該前半段志業Help Dad、後半段嘗試提案書,在有空的時間……。
今天好隊友幫我們安排到Surrey,喬治國王道這裡的「Surrey Central」,我們很幸運在路邊找到車位,可以看得出,這裡有些皮膚比較黑的人,搖搖晃晃地走在路邊,果然是全溫哥華治安最差的衛星城市的市中心,但他們好像又沒對人有任何威脅;這裡建起了非常新潮的大樓,又高,又非常的寬,好像「斜體字」的玻璃的圖書館,還有這一間大概有兩三層挑高的Prado咖啡,我們坐在10公分厚的大窗邊,覺得安全,雖然排隊時有另一個帶著狗的毛衣人就這樣子直接插我們隊,我不敢吭,在他後面重新排隊,店員不知道在講什麼,去廁所的鑰匙只有一隻,美麗的硬體,但軟體顯然還是Surrey,但這裡可是有一間私立大學KPU和公立的SFU。
在這裡,我完成了不錯的進度,為H站加入了東西,光線實在太美了,就算外面是又陰又雨的,仍然光線灑得滿室。室內的文明人,亞裔幾乎沒有,印度人非常多,大部分都是鬍子,應該也有中東人,但我至今無法每一位都分出兩者差異,他們穿著新潮,坐在我旁邊,使用Beats耳機,外面停了Rad Power Bikes。我今天馬上擬稿開始辦這裡的活動,原本計劃號召移民者來做潛在的知識長,「Are you an II (Intellectual Immigrant)? An II is someone who followed his/her family to Canada but is forced to give up the intellectual profession in the hometown. We see often that doctors, accountants, professors and even engineers who stay at home all day with no job in the new country. This is a forum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bout being an II. Specially arranged job opportunities might be formed to help the II」。後來好隊友跟我說,加拿大這裡的高科技公司今天也宣佈裁員了幾萬人,或許號召被裁員者亦是一途。
我在這裡,穿著隨便,頭髮怎麼糟都沒關係,我所有的心力與我的形象和我的機會,都在我的網路內容裡,從我的電腦螢幕傳送出去。中午我離開電腦,來到這裡一家評價高的PHO越南河粉,我們很小心找了一張很大的圓桌子坐角落,雖然隔壁兩桌都是外國人,我們很小心的先觀察他們是不是在咳嗽,才拿下口罩。
妹妹哥哥今天回家很輕鬆,明天放四天假,學期轉換,今天是第一學期最後一天。妹妹帶回兩個木工課的作品,一隻手拿都有點重量的實心木頭做的糖果機,還有一個小小的金工作品,妹妹木工課拿到92分。科學也拿到88分。妹妹也傳來一顆好大眼睛照片,原來現在正在學眼睛構造的她,科學課竟然可做眼睛解剖,兩人一組,兩人就拿一顆眼睛,妹妹負責寫,她的好同學骨碎同學負責操作。將昨晚我們複習的那些英文字都看過一次,妹妹說,那個lens特別硬。我聽了看了只覺得牛隻好可憐,應該是屠宰場出來的,死於人類為了吃牠的肉。
今天才想起,若要下週一開始出「今日頭條知識」,今天就必須完成一支。於是我趕忙做完了,錄的時候卻沒有趕感,反倒錄得清脆有力,這就是休息的力量。休息了一週,我沒有浪費時間,在今日頭條知識這塊,我錄了總共四支「共學影片」,會慢慢的推出。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