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6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25日)當時16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耶誕節,就算在30年前,沒有LINE、FB Messenger、WhatsApp、Signal…傳來的訊息,也沒有簡訊,應該也是充滿愛與關懷與祝福的節日,但你並沒有寫下這一天你如何與家人過的,你只寫了四行字,算是被愛情淹沒前的求救嗎?你說,你現在心裡都是情、愛,腦袋裡也只容得下情、愛。你形容你「被一層網包住,幾乎與世隔絕」,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現在,在我家兒子、女兒的年紀的同學們,有多少人與當年的我一樣,正在這樣的階段,每天塞在耳機卻心裡一直在上演羅蜜歐與茱麗葉的相思劇情呢?(笑)你在日記裡算是「吶喊」了,你說,你只要她,因為她好美!這還是你第一次說她好美。

至少確定的是,這一天你「沒有出去玩」,看來不是因為天氣,你記錄的天氣是陰天,是積雪嗎?不確定。總之,你也寫著,雖沒出去玩,但「不重要」。

過了30年以後,46歲的我在同一個日子(12月25日)所寫的最新日記如下:

好隊友趁聖誕節將「今日頭條知識」剪成一個特輯,繼昨天剪的在家後方森林被蜂鳥襲擊的「蜂鳥特輯」後,又來了一支大概7分鐘的超有趣的各種NG鏡頭,除了心中溫暖,也感嘆像這樣子的「固定產出」,每天必做一支,久了果然就是巨量累積,「多樣化」是天然結果,因為每天的天氣不同、心情不同、長相不同、髮長都不同,每天都來一次,也會發生一些意外小插曲,在鏡頭前面全部「累積」了。其實我也只從6月6號開始,錄了差不多六個多月、將近七個月而已,如果有一天沒辦法再錄今日頭條知識,我相信還會找到另外的東西來錄,因為它對於人生的保留、知識與智慧的保留,效益實在太好。

昨天耶誕夜,今天聖誕節,晚上外國人都在線上互道Merry Christmas,台灣的朋友早一天都寄來了,今天兒子希望能夠出門走走,外頭氣溫度回到了七度,只要衣服穿夠,感覺像夏天一樣的溫暖,不過下雨,雨傘都留在壞掉的車上,家裡傘不多,其實我也很希望能夠待在家裡呀,但又想說特別日子,給孩子留回憶,查了一下408公車時刻表,出發。這條路線是孩子們跟著他們爺爺奶奶搭過好幾次的路線,小時候搭過,這個暑假也搭過幾次,我請孩子們當「嚮導」,因為我還沒有搭過啊。這是我第一次搭溫哥華新的地鐵,有點錯亂,聽聲音和月台風景都像台北的「淡水線」的戶外月台。

回想起來,「阿凡達二」因為主角非地球人,所以他們可以大剌剌的其實從頭到尾都在講「家庭」,從來沒有離題過;寫劇本的這位,我認為是高超的,懂得將重心極大化的押在家庭上,對夥伴極少描述,在美國電影並不多見,當然,不用說,讓大家看完電影最難忘的一點──反派以及反派的兒子以及寄養家庭和他們的「養子」,那些畫面,是看完電影之後,還會一想再想的。這樣的劇本其實有成功刻在人們心中,在角色刻畫與角色成長上是一高著。

今年聖誕節,早上便被急促門鈴聲嚇到,哪一個送貨店員呢?衝下樓發現門口地上擺了一個小小的、包裝好的耶誕禮物,我用腳踢一下,上面寫的訊息是來自於隔壁單位的鄰居,趕快回一篇訊息與他全家謝謝,對方也非常誠懇跟我們說闔家聖誕節快樂。真的是好可愛呀。但是臨時找不到回禮,我說,那等中國新年再回禮。

今天出遊,從剛好趕上門口的公車開始,坐在後半段,面對我的是一個正在喝啤酒的外國人,突然轉向我問我身上這一條掛在脖上的手機吊帶很特別,後來,還有一個看起來像流浪漢的,也問我同樣問題,他將吊帶誤稱做「鑰匙圈」,我跟兒子說,看起來就是極致的好機會,有兩個外國人這樣講,就表示這個在亞洲常見的東西,在北美並不常見,由他來搞個kickstarter眾籌吧?但兒子說,他沒興趣。

這樣一路坐到北溫哥華,搭了Sea Bus,到對面卻發現市場全部都沒開!全年只關聖誕節這一天!上面寫道「有認證的狗才可以進來」,真是莞爾。看到了一位華裔老人家,後來就一直慢慢的走在我們前方,一路上坡、過馬路,還一度提不動而將紙袋布袋放在路邊。所有餐廳都沒開,我們只能走進了Tim Horton,這竟是整條熱鬧的海邊街與另一家Pizza店「唯二」營業者,我說,這也是很好的體驗喔。最漂亮的一段應是走出捷運,搭上船之前,這個海邊的車站,古典的味道,當我講述古典之美兒子說「與他喜歡的風格不同」,女兒則表示,最漂亮的還是(與她一起玩這裡的)爺爺奶奶。

我們在Tim Horton從操作他們門口平板開始點餐,結果bug處處,出現了兩個「加入購物車」按鈕。這個時候我們查了一下如果要直接這岸打車回家要多少錢,不行,台幣要2000元以上,所以我們再次搭船、同路線回去。搭溫哥華捷運很有趣,尤其愈靠近Richmond這個全華裔城市,車廂裡更清一色全是華人年輕人,就好像在自家國家的地鐵一樣,感覺非常安全。在過菲沙河候,因為已經確定此車只到華人群聚地(Richmond),整個車廂是一片的祥和。

回到Richmond沙洲城市,大統華還開著,但這裡人多的超誇張,排隊排到另一個入口,繞了好幾圈,但人們的表情也都是祥和的。我們看到此景只好將已經拿起來要買的兩包湯匙菜與生肉都放回原處,於是今天的聖誕節之旅,就變成了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完成,在天黑前回到了家。真的是難忘的了。回到家,我們再次走出來到旁邊的「成功超市」,看到這麼多琳瑯滿目的生鮮可以買真是幸福,但是兩個人、四隻手拿的東西有限,後面帶了8塊教堂炸雞回來給小朋友大快朵頤。

不過,兒子回來,又要去和家人吵一個iPad,各種話,我無法再回想、重述。這些相當刺激驚人的青少年話語之中,我希望我可以撐下去,我慢慢的在變強中──當我非常無助之時,正是我的家人更需要我站起來、保護他們的時候。

這個月兒子已相繼得到了他要的iPhone及M2的蘋果筆電以及無線耳機Airpod,馬上想再要一個市價兩萬台幣的iPad,是什麼讓他變成「物質狂」?我突然推敲到,重點或許是「朋友」,分析哥哥說的,除了之前R同學又買什麼,最近又提到H同學買Airpod Pro之類的,人家貼一張照片出來,哥哥就跟了──今天如果朋友是物質的,那他就會追求物質,我不敢想下去,如果朋友做壞事,那他是否也跟著朋友?

真的蠻可怕,情緒像走在青苔上,一個失神就直接滑落山谷,比原本想像的更慘的狀況,先發生了。能繼續走在青苔上,一定是因為這父母(我)想到了什麼對治自己心裡的方法。這個時代不易教孩子了吧,手機充斥,我們又是少數回流者,來這裡又都是從大陸對岸經濟之中的暴發戶的後代。

今天又多了一個理由相信:靠Google的確是很好的流量來源,做得對,就有成功。這可能是我2023年的重要任務──靠Google。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